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爱忠,,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年份:2015
目的 :观察抗生素球注配合鱼腥草超声雾化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氟康唑球结膜下注射及静脉滴注,治疗组40...
[学位论文] 作者:于爱忠,, 来源: 年份:2013
本研究针对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水热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围绕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缺乏系统性、对基于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多而对阶段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不足,进而造成农艺节水......
[期刊论文] 作者:于爱忠,,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14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视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40眼)和对照组28例(37眼)。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
[期刊论文] 作者:于爱忠,, 来源:海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6
目的:研究熊果酸通过调节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转运、血管新生、炎症反应来预防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方法:选择雄性C57BL/6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模型组(...
[学位论文] 作者:于爱忠, 来源: 年份:2006
土壤风蚀是指松散的土壤物质被风吹起、搬运和堆积的过程以及地表物质受到风吹起的颗粒的磨蚀过程,其实质是在风力的作用下,表层土壤中的细颗粒和营养物质的吹蚀、搬运与沉积的过程。我国受土壤风蚀及土地沙漠化影响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2以上,主要分布于北方......
[期刊论文] 作者:于爱忠,, 来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4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96例(121只眼)随机分成对照组46例(59只眼)和观...
[期刊论文] 作者:于爱忠,黄高宝,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06
通过室内风洞试验研究了甘肃省河西地区在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对土壤表层(0~5cm)不可蚀性颗粒(粒径≥1mm的团聚体及粗砂砾)含最的影响及不可蚀性颗粒含量与风蚀量、起动风速的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于爱忠,柴强,,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15
研究限量供水与地膜覆盖对玉米产量的耦合效应,对于充实干旱内陆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甘肃河西石羊河流域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覆膜方式(全膜覆盖、半膜......
[期刊论文] 作者:陈桂平,于爱忠,,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2014
通过大田试验,在高、中、低供水水平和根系部分分隔(尼龙网隔根)、完全分隔(塑料布隔根)、不分隔条件下,探讨玉米间作豌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特征,以期为通过调控根间作用提高间作......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荣,黄高宝,于爱忠,, 来源: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2006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固定道结合垄面不同覆盖处理土壤水分分布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道内的机械压实增加了土壤表层0~15cm紧实度,对15cm以下土层影响较小,从而在固定道表......
[期刊论文] 作者:燕永新,黄高宝,于爱忠,,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1
在5 a田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以传统耕作(T)为对照,研究了秸秆翻压(TIS)、免耕不覆盖(NT)、免耕立茬(NTSS)、免耕秸秆覆盖(NTS))处理对冬小麦田土壤含水量、土壤质量密度、土壤紧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个生育时期内,在同等外界水分的条件下NTSS和NTS处理均较T......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海亮,柴强,于爱忠,,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供水水平下单作小麦(SW)、单作玉米(SC)、高留茬收割覆盖小麦间作玉米(WCM)和不留茬小麦间作玉米(WC)的耗水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耗水总量由大到小依次......
[期刊论文] 作者:于爱忠,黄高宝,柴强,, 来源:草业学报 年份:2012
在西北绿洲灌区多年田间定位试验基础上,研究了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不覆盖(NT)和传统耕作(T)3种耕作措施下冬小麦农田土壤呼吸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温湿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3种......
[会议论文] 作者:于爱忠,柴强,赵财, 来源: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rbon,SOC)的含量及其动态平衡不仅是反映土壤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性及土壤肥力状况.因此,作为受人为干扰强烈的农田生态系统而言,明确土壤有机碳对土壤管理措施的响应,对于评价农田尺......
[期刊论文] 作者:吕汉强,于爱忠,柴强,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年份:2020
针对绿洲灌区小麦-玉米长期连作,麦后休闲期长、光热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研究麦后复种绿肥对轮作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在石羊河流域,于2017-2019...
[期刊论文] 作者:石多琴,柴强,于爱忠,,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针对水氮互作提高限量灌溉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理论依据薄弱问题,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不同水氮处理,研究了绿洲灌区不同灌水量和施氮组合对玉米光合特性及叶水势日变化的影响,以...
[期刊论文] 作者:于爱忠,黄高宝,冯福学,,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9
在多年田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内陆河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措施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返青至成熟,0~15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免耕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平均含水量较免耕和传统耕作处理高0.21%和0.23%,免耕对土壤含水量影响不明显;冬小麦......
[期刊论文] 作者:齐万海,柴强,于爱忠,,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0
采用隔根试验,研究了间作与单作小麦边行效应的差异及其与根系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作、不隔根间作、塑料薄膜隔根间作、尼龙网隔根间作小麦边1行产量较边2行分别高13.7...
[期刊论文] 作者:柴强,于爱忠,陈桂平,黄鹏,,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11
在甘肃河西走廊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供水水平下小麦间作玉米与单作小麦、单作玉米的耗水量和棵间蒸发量差异,探讨了影响作物棵间蒸发量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小麦间作玉米......
[期刊论文] 作者:于爱忠,黄高宝,柴强,燕永新,,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11
在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研究传统耕作(T)、免耕不覆盖(NT)和免耕秸秆覆盖(NTS)3种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耕作措施连续实施5年后,使耕层土壤容重显著增加,免耕秸秆覆盖显著增加了表层土壤有机质。NTS处理>0.25mm团聚体含量(R0.2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