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8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3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最高检自主创立的一项外部监督措施,对于预防、纠正检察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的违法违纪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的具体程序是其发挥职...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14
针对废除刑事审限制度改采集中审理原则的建议,现有的回应主要从保留审限制度必要性的角度展开论述,缺乏对集中审理原则的正面检视。考察域外司法实践可知,集中审理原则并无...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9
经过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我国刑事二审审判期限制度取得了重大进步,长期困扰司法实践的审限紧张等问题得到纾解,但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仍然存在。就二审整体审判期限而言,...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5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刑事诉讼审判期限制度并非移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前苏联法制的结果,而是继承我国古代刑事审限制度精华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针对设立死刑复核期限的主张,反对者从公正、人权、死刑民意、程序拖延利益等角度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批判,但这些观点本身并不成立,死刑复核期限具有坚实的制度基础。遵循充分、适......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1
相比于现有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两高三部"共同出台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在非法言词证据排除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不仅明确了非法言词证据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设置了具体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19
以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为契机,刑事羁押信息告知制度引起了学界关注,并就其中的告知情形、告知内容、告知方式等作了初步探讨,但关于告知对象和告知制度的价值取向仍基本处...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1
从理论视角分析,承认测谎结论的证据资格具有"法理合理性",但囿于条件制约,我国测谎结论的正确性不能保证且会导致一系列问题,鉴于此种制度语境,测谎结论不能作为刑事诉讼证...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2019
基于刑事程序的惩罚性、诉讼认识的回溯性、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刑事诉讼效率获得了充分正当性,被视为司法公正的保障路径重要内容之一。为确保公安司法机关高效行使职权、防范...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1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建构起了中国式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其中的许多规定堪称中国刑事证据立法的重大突破,被官方寄予厚望。但考虑到规则自身的不完善、配套制度建构的困难...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3
摘要: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作为一项新的法律创制,统一认识是保证其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对一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1
人民陪审员制的存废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对此应当从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因为任何一项制度的产生都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追求。人民陪审员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元价值”、内生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2013
学界及实务部门对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的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类案件"上,缺乏对"五种情形"及"一项补充"的合理性探讨。对"五种情形"的监督虽初衷良好,但应警惕其异化为检察机关执法合......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3
人民监督员的选任范围存在“司法人员化”、“社会精英化”(或日“官员化”)、“平民化”三种模式。人民监督员的“司法人员化”并不可取,而试点阶段各地检察机关普遍采行的“社......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年份:2011
检察权的配置要以司法规律为圭臬,以权力制约、程序实体相统一等原则为指导,从具体制度上适当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针对检察官的不起诉裁量权,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海峡法学 年份:2022
侦查不公开是我国台湾地区刑事司法领域的一项重要原则.为落实“刑事诉讼法”的侦查不公开规定,台湾地区“司法院”和“行政院”于2012年联合订定了“侦查不公开作业办法”,作为指导侦查不公开实践的基本规范.惟自该“办法”颁行以来,实务上违反侦查不公开原则......
[期刊论文] 作者:于增尊, 来源:公共治理研究 年份:2022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个人信息泄露通知制度的国家,但由于两党制掣肘、联邦和州两套法律体系并行等体制性困境,时至今日在联邦层面仍然缺乏综合性的个人信息泄露通知法,仅在公共部门管理、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领域颁布较为完善的单行立法。我国应当重视个人信息泄......
[期刊论文] 作者:汪海燕,于增尊,,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3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在三类特殊案件中可以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但内容比较原则。在适用范围上,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要从案件范围和"有碍侦查"的认定两个方面严格把...
[期刊论文] 作者:汪海燕,于增尊,,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年份:2016
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内核在于通过庭审认定案件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定罪量刑,法官对案件事实的全部认知以及裁判心证应当且只能来源于庭审过程。围绕审判程序运行,现行立法中存在诸...
[期刊论文] 作者:徐磊, 于增尊,, 来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8
际体育仲裁是世界各国运动员维护个人权利、追求竞赛公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根据当事人辩论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辩论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可以将辩论分为违规辩论、处罚辩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