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 来源:物理测试 年份:1994
在Backofen法基础上,阐述了速度突变瞬时载荷法的原理和方法,并测取了05Fz钢,08Al钢及P1钢的应变速率强化指数m值。通过对均匀塑性变形区的流动应力,应变,n值,m值的理论分析及对m值,n值,LBH值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 来源:辽宁冶金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 来源:辽宁冶金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 来源:鞍钢技术 年份:1990
仅用n值来反映金属薄板拉胀类成型性能,因忽视了成型过程中材料的应变速率强化效应,故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通过测试和分析,针对冲压板的类超塑特点,总结了单拉系统的另一拉胀...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 来源:汽车技术 年份:1989
阐述了薄钢板极限胀形高度法的测试原理和方法。指出用这种方法代替杯突试验法来评价薄钢板的成形性是合理的和可行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 来源:试验机与材料试验 年份:1986
用于冲压成形的冷轧薄板,多年来一直沿用杯突及单向拉力等传统检验项目,用以评定材料的塑性指标及强度指标。杯突试验是模拟现场生产冲压工艺而设计的一种试验方法,目前各国...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 来源:物理测试 年份:1988
采用双向拉伸方法,开展了成形极限图(FLD)的研究。测取了P_1钢五种冷轧形变量所对应的成形极限曲线图,采用70%左右的冷轧形变量,该钢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成形性能。还就FLD与值n...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 来源:物理测试 年份:1986
一、前言一般情况下,用C形试样测定金属材料的断裂韧性多指金属管材而言,环形截面的金属管材不仅截面形状与其它钢材不同,而且具有特殊的使用特征,即多在内压或外压很高的情...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 来源:鞍钢技术 年份:1989
试验研究表明,在评定材料成型性能时,用极限胀形高度(LDH)和胀形系数(R),比用拉胀类成型参数杯突值(IE)能更真实地反映材料的成型性能.这是因为:①杯突试验值(IE)受多种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 来源:鞍钢技术 年份:1986
壳体材料的断裂一般是由于表面裂纹所引起的。断口分析证明,表面裂纹作为裂纹源,多呈近似半椭圆状。因此,用半椭圆表面裂纹试样测定材料的断裂韧度,具有很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86
本文通过实验和分析,提出了采用漏油损耗应力速率曲线法来确定拉力试验中液压试验机的空负荷供油速度。利用该简便方法消除试验机柔度影响后,以代替目前拉力试验标准中控制试...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 来源:试验机与材料试验 年份:1985
本文通过试验和分析,提出了采用《漏油损耗应力速率曲线法》来测定并消除液压材料试验机柔度标定中漏油损耗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漏损耗应力速率曲线法的原理及应用方法。I...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李素梅,, 来源:试验技术与试验机 年份:1989
本文介绍了金属薄板在双向拉伸状态下,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测试技术和应用实践,全部试验过程采用微机自动控制,而且还采用新型结构的双引伸计系统,具备...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杨丽君,, 来源:试验技术与试验机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黄宗仁,, 来源:试验技术与试验机 年份:1993
本文阐述了用P-V曲线测定J积分的方法,给出了修正系数的简便换算形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误差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李凤勇,, 来源:钢铁研究 年份:1990
本文参照JISZ2249,国家薄板成型“七五”攻关组及IDDRG推荐的试验方法,开展了薄板拉——胀复合成型性能(CCV)的试验和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王明微,, 来源:鞍钢技术 年份:1992
采用高强度材料,减轻汽车车体重量,从而减少燃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是汽车制造厂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适应这一形势,鞍钢于“七五”期间开发出经冷轧罩式炉退火的双...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二钧,杨丽君, 来源:鞍钢技术 年份:1992
冲压实践表明,评定材料的拉深成型性能时,采用模拟方式测取的极限拉深比(LDR),比采用单拉方式测得的塑性应变比(r_m)更为可靠,叙述了逐级试验法测量LDR值的方法和原理,并对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