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合理利已主义的理论模糊性及其根源

来源 :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6259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控工合理利已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利已与利群经常处于一种仿佛互为手段,是为目的的双向互动的模糊关系中,具有表现为近代思想家们一方面高举利已主义的旗帜,另一方面又极为推崇利群的重要性,甚至使之具有了合目的性。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
其他文献
所谓"天德王洪大泉",是太平天国史上一大公案,曾经争论多年的问题。在一九二二年出版的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便以洪大泉问题作为"事迹纯属虚构,然已公然取得第一等史料之资格,几令后人无从反证"的典型例子。当梁启超写该书时确实如此。但其后太平天国史料陆续发现,我们已得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太平天国没有一个"天德王洪大泉",天地会(即三合会)不可能有一个领导全会的最高领袖,当时天地会也没有派一个代表全会的人物到广西永安州去与天王洪秀全并肩为王,同称万岁。这都是可以完全作出结论
中央红军紧接着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之后,又粉碎了蒋介石手下第一员"大将"何应钦"步步为营"的二十万大军,横扫七百里,打得蒋军全线崩溃,写下了战争史上"内线作战"、"各个击破"的空前光辉的范例。蒋介石痛心疾首,把红军看成他的心腹之患。于是,他抓住军阀战争暂告结束,处于暂时"休战"状态的时机,又调动其嫡系部队十万人入赣,
《元一统志》载:开元城"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①"鲸川之海",《寰宇通志》、《满洲源流考》皆作"鲸州之海"②。川为河流,州为陆地,鲸为水中动物,"鲸川"即鲸鱼之川,"鲸州"殊不可解,"鲸州"当为"鲸川"之误。 "鲸川之海"仅见于《元一统志》。根据这一简略记载,很难确定"鲸川之海"的具体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是否召开过全国农民代表大会?何干之同志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写道:"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日,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民代表大会",而且中共中央给这次大会发出贺信。李新同志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初稿),把一九二六年召开全国农民代表大会的情况,说得更详细更具体了。该书不仅写道:"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日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民代表大会",并且注明会议地点是在广州,还摘引了"中国共产党致第一次全国农民大会信"的主要内容,同时记叙了"全国农民代表大会召开期
一般人往往认为,佛典只是讲一些宗教教条,没有多少历史资料。事实并不是这样。佛典不但能够提供宗教、哲学、语言、文学、艺术、伦理等等方面的资料,而且还能够提供古代印度人民日常生活栩栩如生的图景以及生产和科技的资料。下面我就利用佛典,特别是律藏,来探讨一下古代印度甘蔗种植以及沙糖和石蜜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我在别的地方曾说到过,这些东西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我这篇论文的目的不仅在于探讨印度科技的发展,而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中印文化的交流。此外,我还想借这个机会提倡一下对古代印度史料要广开眼界,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