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态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la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态语言是一种无声语言。初中语文的意境最讲究的便是无声胜有声。体态语言作为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它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体态语言使师生的感情得到交流,提高了信息反馈的速度,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益。所以体态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恰当的运用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实现学生“乐学”、“善学”的目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体态语言研究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非常鲜明,对于日常事物的理解及分析尚显不足,但是长期形成的尊师、敬师的意识依然比较强烈,部分学生会有意识地模仿教师的动作及语言,让自己看起来比较成熟、懂事。此时,教师自身的体态语言需非常谨慎,否则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及日常的行为表现。言传身教,其讲述的就是语言与身体力行的重要性,教师体态语言集多种作用于一体,可以很好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除了上述的标杆作用之外,教师的体态语言可以很好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较为常见的有点头示意、竖起大拇指、眼神肯定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文章对主人翁动作描述的篇幅较大,学生通过语言理解无法感受到主人翁当时的处境,但是如果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动作表达出来,则可以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而针对部分上课走神、开小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体态语言警示学生,这样既维护了课堂秩序,同时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被伤害。通过上述的描述,我们可以非常客观地了解到教师体态语言研究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教学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予以重视,灵活地加以运用。
  二、初中语文教师体态语的运用原则
  教师课堂体态语的运用应该讲究技巧,注意方法。概括地说,运用体态语应该适度、自然、协调。
  1.适度。体态语为语言交际活动不可或缺,但并非任何一种体态语都可以引进课堂。要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恰如其分地运用体态语。体态语要服从有声语言的表达需要,为表达内容服务。对于教师课堂体态语,不可不用,更不可滥用。一般来讲,体态语大多出现在表达意义或情感过程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分,这样,就不能要求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要附之以体态语。
  2.自然。教师课堂体态语是教师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就要求体态语的运用不能故作姿态。无论是从审美的角度还是从表达的角度,体态语的运用都要自然得体,既要符合美的原则,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要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3.协调。教师课堂体态语必须服从教学内容表达的需要,并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切忌生搬硬套,矫揉造作。体态语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它应该与表达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体态语必须注意这一问题,否则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三、教师体态语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提高管理水平。
  教学需要组织管理,这对小学教学工作尤其必要。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的得力与否,常联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话语不多,却能把学生组织管理得井然有序,从而保证教學工作能有效进行,而有的教师管理学生时,尽管语多声大,学生却不予理会,课堂纪律不佳,势必影响教学。究其原因,自然涉及教师的管理方法、教学威信与师生感情等诸多因素,但有一个重要因素却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教师的体态语言在课堂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得力的体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往往能对学生的言行、纪律产生制约的作用。
  例如,当教师发现坐在后边的学生在交头接耳说话时,如果用直接的语言说:“后边的那个同学不要讲话!”就显得很外露,很严重?,还常常引得其他同学往后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如果不是这样处理,而是以警觉、温和的目光扫视一下说话的学生,这目光就是无声的命令,能起到阻止学生说话,使课堂平静下来的作用。在我的班级里,少部分学生课堂上经常“灵魂出窍,神游八荒”,个别调皮的学生公然在课堂上捣乱,一开始我也试图用高亢的声音压住他们,几节课下来嗓子就吃不消了,后来我改用了非语言行为,他们有声音,我就安静地注视着他们,一、二分钟后便安静下来,我便抓住这份安静进行短时间的的常规教育,效果还真不错。
  2.慎重选择服饰。
  教师的服饰是一种形象通俗的无声语言,直接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教师的服饰与他的个性和审美意识有关。服饰能显示人的个性,对服饰的不同式样、色调的选择,反映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理状态。教师的着装同样能显示出教师的个性,不同的服饰显示了教师的审美趋向、审美水平。这主要通过教师对服饰质地、款式及颜色的选择和搭配等方面表现出来,如果能根据体形、肤色、年龄恰当搭配,就能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课堂上,朴素、大方、整洁的衣着使学生赏心悦目。不修边幅,邋邋遢遢,学生定会厌恶,学习热情也会受到挫伤;浮华艳丽,奇装异服甚至环佩叮当,更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位体育教师课堂若西装革履,领带飘飘,则与教学环境格格不入;而根据课堂内容选择不同色彩衣着的音乐教师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得体的衣着,不仅显示一个教师良好的修养,而且在时装改革方兴未艾的社会,教师也起到了楷模作用,给学生正面影响。
  3.保持身体距离。
  人际间的距离也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间距离的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讲课应以站在讲桌后为主,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可以适当调节与学生的距离。例如,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进行辅导,检查和帮助;走近后排学生,使他们精力集中并感受到教师的关怀;貌似不经意的走向做小动作的学生,给以暗示性批评。但是,教师不能在教室内频繁走动,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脚步不宜过快,也不能过慢。同异性学生交谈时,距离不宜太近,更不要随便拍打学生,以免引起反感。
  体态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表情达意、烘托气氛、表示情态、增强气势、是辅助语言重要手段。它能增强语言形象性和直观性,能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那些不宜下定义或限于学生接受能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问题。总之,体态与语言配合能够增强教师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印象深刻。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诸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最糟糕的情况是学生没有弄清问题就开始演算和作图!”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是多么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审题能力;数学;兴趣;培养  一、培养审题能力的必要性  审题能力是观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审题能力是一项综
期刊
通过研究飞机的红外辐射特征,为干扰弹投放策略提供参考,采用光谱辐射计、中波热像仪、长波热像仪对飞机的静态红外辐射特性进行测试,选择迎头(0o)、正侧向(90o)、尾后(180o)共3个测试点,测试结果表明:迎头红外辐射强度和辐射面积均最小,尾后红外辐射强度最大,辐射面积较小,正侧向红外辐射面积最大,辐射强度较大。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飞机面临不同方向来袭导弹攻击时,红外干扰弹的投放使用策略。尾后攻击时,采用多点源和面源红外干扰弹;侧向攻击时,采用面源红外干扰弹;引头攻击时,采用多点源、面源红外干扰弹。
光学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器件,而焦距又是光学透镜最重要的特性参数,如何精确测量透镜的焦距一直以来都是研究重点,然而目前鲜有针对紫外透镜焦距测试的研究。本文结合紫外透镜的特点,对一种基于反射式平行光管的紫外透镜焦距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以此设计出了一套紫外镜头焦距测量系统,同时选用了不同焦距的紫外镜头进行了实验,最后对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可以对紫外镜头焦距进行高精度测量,25 mm镜头的测量误差为2.041%,100mm镜头的测量误差为0.934%,验证了测量系统的准确性。
【摘 要】孩子是否优秀,千百年来,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衡量标准—学习成绩的优劣。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曾经的唯一标准已经逐渐动摇了,因为在这个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靠“能学能考”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了。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个中华民族奋力崛起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不仅需要能学习的孩子,更需要能创新的孩子。本文主要研究创新能力作为重要因素,对教育的主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在于教育,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积极探索初中地理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下面就初中地理创新性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直接或间接观察地理事物现象的材料,让学生置身于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