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晒出的温情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起女人丰腴的体态、体面的穿着和举手投足间的凌厉,再看看眼下的老人,衣着破旧肮脏,眼睛深陷,眼窝像黑洞般空涩,仅包着骨头的皮肤如橡皮筋一般,被不经意拨弄的老人掂的老高。我怎么也想不到,如此不孝的中年妇女并非老人的儿媳,竟是她亲生女儿!
  一
  家里添了个婴儿,需要晾晒的东西便多了起来。比起楼下的阔地,那么个小小的阳台,确实少了阳光的关爱。于是我让老公在小区楼下扯了根晾衣绳。
  次日一大早,推开窗户,我看见刚刚拧好的晾衣绳上搭了条褥子。看着旁边还有空余的位置,我便抱着宝宝的小被子褥子下了楼。
  那是条分不清本色的褥子,我不小心碰了一下,竟湿漉漉的,在阳光下散发着难闻的恶臭味。我掩着鼻绕到绳子背面,哎呀,背面中间靠下方,被挖去一个大大的洞,露出褐色的棉絮。真想象不出,在这个还算清爽的小区里,会有人用这样的褥子。
  一早的好心情就此消殆。我无法接受宝宝的被褥和这样的褥子在阳光下并列毗邻,于是,怏怏地抱回了被褥上楼。
  一连好几天也没能用上晾衣绳。那条脏兮兮的褥子不仅没有下架,而且又多了两条叫不上名来的铺盖物。
  晚上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清梦被楼下的嘈切声搅扰。我扯开窗帘,发现晾衣绳断了,被子掉了一地,一个戴着塑料手套的中年女子正掩鼻捻指的拨拉。
  搬来这个小区大半年,和邻居们虽然很少交流,但相互之间还算面熟,但这个女人,我却没怎么见过,估计是刚搬来的住户。随即便示意老公下楼修复晾衣绳。这是拒绝污物上架的绝好机会,我抱着刚被吵醒的孩子也下了楼。
  女人正费力的把泡胀的被褥往绿化带上拖。我故意对正拧花篮螺丝的老公大声说,“咱扯这个晾衣绳是用来晒宝宝衣物的,却没轮上用一下;谁呀,这么脏的东西也好意思拿出来晒;回头把绳子消消毒咱再用哦。”
  女人头也不抬,爱答不理:“绳子绑在公共场所,谁都有权利使用。”
  这女人还真不是善茬。我也有些生气:“绑个晾衣绳也是为了方便左邻右舍,但人都要有些公德心,干净的东西随便晒,这等污物,就不必拿出来现眼了吧?”
  女人气得脸红脖子粗,双手叉着腰刚想和我理论,楼道的地下室里传来苍老的声音:“人老了,总是要拖累别人。”接着,我看见一个枯瘦的老人从黑暗的地下室里爬了出来。
  我呆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啊。枯瘦的像片废纸,眼睛浑浊,头发脱落,浑身长满了枝枝桠桠的纹路,干柴般的胳膊支着身体在地上慢慢挪动。
  心突然被钝刀割来锯去。我闭上了嘴。
  女人“哎呦”一声:“祖宗,你咋出来了?快回去躺着。”
  二
  想不通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于是我开始关注她们。
  渐渐地,我发现这户人家只有两个人住在这里。不,严格来说,其实只有老太太一个人住在租来的地下室。老人由于腿脚不方便而深居简出,女人呢,只是在一天三餐的固定时晌提着饭盒行色匆匆地出现。
  那日的太阳极好,金子般洒下,煦暖又柔和,还有朗利的风儿吹着。我抱着宝宝下楼晒太阳,一侧身,突然看见楼梯口横陈着两条细白的东西,像义肢又像真腿。我一声尖叫,浑身竖起了鸡皮疙瘩。宝宝也被我的惊叫声吓得哇哇大哭。
  就有沙哑无力的声音传来:“谁呀?”
  我这才算找回魂儿,壮着胆子下楼,便看见前日见到的那个老人只穿了个白布背心大裤衩靠着墙半躺在地上。
  见老人看我,我出于礼貌才硬挤出一丝笑容:“出来透气啦?要不我帮你拿个凳子吧?”
  其实只是句客套话而已,没想到老人却当起真来,忸怩着说,“要的,最好能躺人的椅子。”
  我有些尴尬,但看着老人可怜巴巴又充满期待的眼神,心里便有些不忍。想起搬家时还有个弃置不用的老式藤椅存放在车库,便许诺老人:“好的没问题,就是躺椅太大,我抱着宝宝不方便拿,等我爱人回来一定拿给你。”
  老人听了,咧开嘴,露出稀稀落落的牙齿,嘴里嘟嘟噜噜的唠叨着笑了。
  见她像是自说自话又像是和我聊天,我没好意思走开,就和她多说了几句话。看她年纪偌大,我便称呼她为奶奶:“奶奶,天天给你送饭的是您儿媳妇吧?”
  老人答非所问:“嗯,我住在闺女家。”
  想起女人丰腴的体态、体面的穿着和举手投足间的凌厉,再看看眼下的老人,衣着破旧肮脏,眼睛深陷,眼窝像黑洞般空涩,仅包着骨头的皮肤如橡皮筋一般,被不经意拨弄的老人掂的老高。我怎么也想不到,如此不孝的中年妇女并非老人的儿媳,竟是她亲生女儿!
  唉!人心不古啊。我感慨。
  老公一下班,我便把宝宝塞给他,急忙把那件藤椅拖了出来,擦洗干净后搬到了老人的地下室。
  吃下午饭时门铃响了,透过猫眼,我看见那个凌厉丰腴的女人叉着腰站在门口,旁边靠着那个行动不便的老人。
  以为女人是因为藤椅的事情登门道谢,我轻快地过去打开房门。不想女人肩膀一耸,把我蹭到一边,拖着老人,张牙舞爪挤了进来。不问事由,把老人往沙发上一搀说,“怪不得老婆子说有个孙女在这个小区住呢!原来就是你呀。为啥只敢偶尔偷偷接济下老婆子装模作样做好事,却不想长期赡养呢!”
  说罢,不由分说把老人撇在了我这里,自己却拂袖离去。
  呆了一会儿,我才明白,一个好心的善举,却让自己被讹上了。
  三
  我自然不干。
  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宝宝就搞得我晕头转向,再不明不白添个毫无关系的病残老人要我赡养,我哪堪重负!
  我也是气急,一咬牙一跺脚一狠心,把宝宝放到婴儿床任其哭闹,招呼老公,俩人把老奶奶又架回了她原先租住的地下室。
  女人还未来得及走,正在翻晒老人的被褥。竟然理直气壮的把晾衣架上我搭晒的宝宝褥垫挤到一边,把老人臭烘烘的被褥搭了上去。见我把老人送了下来,她生气的叫嚷起来。我和老公也气愤的和她理论,几个人在楼下纠缠到一起。
  正值吃饭时间,吵闹声引来了围观的邻居。女人吵着说我抛弃自己的亲奶奶,我呢,则告诉邻居们她虐待她亲妈,就因为我可怜老人送给老人一个藤椅就讹上了我。   老人则躺在藤椅上有气无力的嘟噜:“别吵了,别吵了。”
  虽然邻居之间走动不多,到底还是有那么几家知根知底的熟人。四号楼的小李过来帮我澄清,我和我爱人的奶奶,都已经过世了。
  如此,人们纷纷指责女人不孝。女人被大家数落的满面羞赧,讷讷的向我道歉说,“是老人告诉我她是老人的亲孙女的。可能是人老了,脑子不好使吧。”
  切!满口胡言,谁信!老人的孙女是谁,她心里不比谁清楚!
  我越想越气。揪下晾衣架上的被褥踩在了地上。下午小区的保洁员来清理卫生时,我撺掇他把那些脏兮兮的被褥当垃圾拉走了。我想:这下,至少那女人也得给她老娘换一套干净些的被褥。可是次日一早我推开窗户,却发现晾衣绳被剪断成好几截。不用说,一定是那女人干的。
  心里就此更加怨怼,虽然很少遇见,但只要扫到对方的身影,眼神里便会跳出利刃。嘴里也夹枪带棒。
  直到那一天,我刚刚把宝宝哄睡,楼下便传来了喧哗声。打开窗户,竟然是一个胖胖的老太在骂那个女人。便有些幸灾乐祸。仔细听了听,大致听出了原委。
  胖老太是女人的婆婆。她把路上捡来的病残老人带回了家,婆婆容不下,要她把老人扔掉。可她没找到老人家属前不忍心,就瞒着婆婆把老人安置到我们小区暂住,一日三餐悄悄送来。婆婆在她鬼祟的行踪里看出些异常,便尾随至此,这才发现她还没把老人送走。婆婆大骂她脑子进水,败家,还不落好,遭人鄙夷。
  我汗颜。原来,她也是善举啊。是我一开始就误会了她。她把老人送来我家也是误会了我,以为我真的是老人的亲孙女,以为老人是被我们抛弃的。她只是想帮老人找到亲人,以为我就是她的家人,并没有想过要讹诈我们。她性子确是泼辣了些,有时显得有些蛮横,却没恶意,恰恰相反,她有一副极好的热心肠。
  之前于她的憎恶,顷刻间就蒸发了,心里有种暖暖的东西在缓缓升腾。
  我翻出两件压箱底的太空被送到了楼下。女人推着车正准备离开,看见我,眼皮夹了一下,说了句:“良心发现了?知道自己不该扔老人的被褥了?”
  这次我没有针锋相对,只是讪讪的笑。刚好三楼的小王下班回来,我赶紧笑着打招呼:“下班了?对了,我也是今天才知道,这位大姐不是老人的亲闺女,那老人啊,是大姐捡来的,暂时安置到咱这住,大姐啊,也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主,既然咱有缘住到一起了,也帮衬一下,替老人留心找找家……”
  小王连连点头。
  女人的脸逐渐冰释:“我也是精力有限,对老人照顾不周,让你们见笑了。”
  四
  如今,老人依然住在我们小区楼下的地下室里,只不过她的亲人一下子从一个变成了若干个。她坐上了改制的轮椅;衣物多了不少;假寐时手边还多了台收音机;只要不下雨,几乎每天都有人把她推出来透风;她虽然还是很瘦削,可一打扮清爽,人就精神许多。女人呢,也每天都来,不管她吃没吃过,依然一天三晌雷打不动地给老人送饭呢。
  (编辑 凤池)
其他文献
有调查反映,在开学前后两周时间内,大约80%以上的中小学生会出现心理波动。这主要是由暑假生活与开学后的学习环境反差太大造成的,学生们需要有一个主动适应的过程。事实证明,在假期里玩得越“疯”的学生,开学后心理不适的反应越强烈。  又要开学了。大部分学生是怀着欣喜与憧憬的心态期待那一天的临近,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他们带着焦虑,甚至恐惧的心情拒绝跨入新学年。  经历了一个漫长暑假之后,再次迈进校园,有
大部分家长认为,网络是造成孩子迷恋上网的最重要原因。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家庭不和谐、亲子关系不好,才是导致许多孩子染上网瘾的主要原因。参与调查的专家认为,家长只有从生活、心理和学习各方面给网瘾中学生提供更多的关怀与心理支持,才能帮助他们戒掉“网瘾”。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对中学生网络成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专家完成的《哈尔滨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
从前的林明畴,如今的林明畴;学习中的林明畴,球场上的林明畴;学校里的林明畴,寒假里的林明畴……  林明畴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父亲并鞭策自己……  一  开学已经一个星期了,可林明畴还没有来。角落里的那个位置空荡荡的。不过,除了老师以外,似乎没有一个人在意这个空缺的一席。林明畴太小,太弱不禁风了,简直不像是初二的男生。不仅如此,他其貌不扬,功课也颇为吃力。平庸的他,让人难以找到一丝亮点。甚至,他自己都
期刊
一  最近一段时间,张益益老师觉得很奇怪,因为,她经常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礼物。那天放学之后,她随着大伙一块儿,走过林荫道,走到外面的梧桐树下。那儿,有一个书摊,各种书都有,一本一本整齐地排列着。很多学生和老师在那儿,随意地翻着书。  她笑笑,也站了下来,到处翻翻,她很爱看书。最后,拿起一套《欧·亨利小说集》,问书摊老板,多少钱。对方竖起一根指头,一套一百元。她摩挲了一下书,轻轻放下,走了。  下
姐姐,回想着我们一路走来的故事,我真的很感谢你。这一路上,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竞争也有鼓励,因为有你相伴,我并不孤单。你的优秀时时激励着我,让我不敢有一点松懈。我始终不愿意输给你。你也是,对么?  一  我们是双胞胎,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小时候,就连爸爸也常会分不清我们,只有细心的妈妈知道,我的左耳边有一粒小小的红痣。渐渐长大后,性格迥异的我们即使再穿相同的衣服,父母还是很快就能区分出我们来。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