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科凯恩综合征家系ERCC8基因突变位点的鉴定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c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一例科凯恩综合征(CS)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

方法

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并抽提基因组DNA,对先证者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家系分析,鉴定其致病基因突变,并利用Sanger测序技术对致病基因突变位点进行验证。

结果

先证者为ERCC8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400-2A>G和c.394_398delATGTA(p.L132fs),这2个突变均为新发现的突变。其中c.400-2A>G为剪切位点突变,来源于表型正常的父亲;c.394_398del ATGTA(p.L132fs)突变来自于表型正常的母亲,与先证者有类似表型的姐姐也为这两个位点的复合杂合突变。

结论

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了该CS家系中的ERCC8致病基因及其c.400-2A>G和c.394_398delATGTA(p.L132fs)两个杂合突变位点。(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366-369)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背景和目的我们实验室最近的报告显示大鼠缺血后各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情况以及MMP-12在卒中后脑损伤中的有害作用。我们假设卒中后MMPs调节功能障碍在不同物种间类似存在,而且MMP-12基因敲除不会影响卒中后其他MMPs的表达。我们通过检测野生型和MMP-12基因敲除小鼠在缺血前和缺血后的MMPs表达情况来验证我们的假说。方法我们用单纤维缝合线插入闭塞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造野生型和MM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检测成都地区人型支原体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探索拓扑异构酶基因gyrA、gyrB、parC和parE突变与耐药性产生的相关机制,提供本地区耐药支原体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支原体进行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耐药基因的扩增采用PCR方法,序列比对采用DNAMAN软件和BLAST进行分析。结果人型支原体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的耐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