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瓦房店市是全国较大的涉农县。目前,大连市正处于一个“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时期,这为瓦房店市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并促使全市初步实现了区域教育公平。近日,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瓦房店市教育局局长徐德本。
记者: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结束以后,国务院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决定在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大连市被确定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部分项目试点地区,在大连市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背景下,贵市的学前教育将采取什么措施,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就近上普惠的、有质量的幼儿园?
徐德本:近年来,大连市的各级各类教育实现了科学发展新跨越,特别是包括瓦房店市在内的大连市学前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前不久,大连市还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了交流。目前,我市学前3年的入园率已经达到90.1%,受教育率达到91.8%,但学前教育的普惠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年,我们将在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上加大力度,积极参与国家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强化县、乡两级政府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职能,保障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近年来,“公办幼儿园进不去,民办幼儿园上不起”是全国性问题,而“普惠式”幼儿园恰好是解决入园难的问题。今年,我市按照大连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大连市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我们将采取四方面举措,加快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以此来助推学前教育发展。
一是新建一所8000平方米的公办幼儿园,增加公办幼儿园的入学率,这也是政府为人民办的实事之一;二是完成1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危房改造;三是理顺乡镇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实行“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争取每个乡镇都要办好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并落实农村幼儿教师待遇;四是将村级幼儿园(班、活动室)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进一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
另外,我们要在全面遏制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上做大量工作。施行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自2011年起,对城乡经济困难家庭幼儿人园免收托保费。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建立以村屯(社区)为依托,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为核心的遍布城乡的学前教育网络,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以此来进一步缓解学龄前孩子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同时,我们不仅要解决“入园难”的问题,还要解决“入好园”的问题,真正体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政策,实现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的均等和教育权益的公平。
记者:近年来,贵市义务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城乡孩子从“有书读”到“读好书”,从“上得起学”到“上得好学”已经逐步成为现实,下一步你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徐德本:我们将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发展,坚持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办好每一所学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优质的教育。要以建立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对口帮扶、联动考核机制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开展大连西岗区同瓦房店市教育对口帮扶机制为依托,全力提升瓦房店市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水平。到2012年底,我市要达到辽宁省“双高普九”的教育标准。另外,我们在内涵发展、质量提高上也要做到“高水平、高质量”,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做好质量监测工作,在小学“小班化”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初中“小班化”。
记者:瓦房店市的高中教育质量一直在辽宁省44个县当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瓦房店市的高中教育将怎样更好地完成为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
徐德本:我市的普通高中教育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课程改革成果都处于全省的领先地位。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推进优质特色教育。
一是扩大优质高中资源总量。通过增加教育投人、改善办学条件、注重教育内涵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建立学生发展评价制度,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促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三是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学校特色发展的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高中学校开发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课程资源,努力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记者:今年,瓦房店市除了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改革部分项目有新思路、新举措外,在县域教育的其他方面还有哪些规划?
徐德本:目前,我市正按照《大连市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全力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化。一是继续加大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根据瓦房店市农村实际情况,我们因地制宜,遵循“小学教育乡镇化、初中教育区域化、高中教育城市化”的原则,以“群众满意、布局合理”为目标,撤并不足百人农村村级小学。在此进程中,我们按照既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实际,又要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的原则,做到布局调整与行政村规划调整相结合,逐步实现农村小学教育乡镇化。同时,将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同危旧校舍改造、办学设施标准化建设以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结合起来并同步进行。到目前为止,农村小学由原来的184所减少到120所,目前已经有5个乡镇取消了村级小学建制,实现全乡(镇)一所小学。新建和改建4所寄宿制小学,解决了留守、流动儿童入学问题。通过加大布局调整力度,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盘活资源存量,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2011年,我仃J要大力提高教育投入水平,建立财政性教育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把新增的教育资金投向农村教育。到2012年,我们将撤并大部分百人学校;到2015年,基本撤并百人以下学校。
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没,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2010年,在大连市和我市两级政府投入20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再计划投资2000万元,实现“班班通”;专任教师师机比争取达到1:1,高中阶段数字化校园建设达到了辽宁省一流水平。
三是大力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们通过以“均衡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素质”为宗旨的“原野行动”、“绿洲行动”、“春风行动”,进一步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了农村中小学专业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努力做到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今年,我们要继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专以上毕业生150人充实到城乡中小学校。针对薄弱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通过“校本研训”、“教师轮岗移校”、“网络支撑”、“行动研究”、“校际联动”、“人文关怀”等措施,加大对教师培训力度,促进师资均衡。
总之,我市作为大连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部分项目试点地区的一部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肩负的任务更重了。所以,我市的教育还要继续本着关注民生、学有所教、促进均衡、维护公平这一出发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人手,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努力让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努力实现我市教育发展的新跨越。
(责任编辑 罗登廉)
记者: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结束以后,国务院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决定在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大连市被确定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部分项目试点地区,在大连市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背景下,贵市的学前教育将采取什么措施,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就近上普惠的、有质量的幼儿园?
徐德本:近年来,大连市的各级各类教育实现了科学发展新跨越,特别是包括瓦房店市在内的大连市学前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前不久,大连市还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了交流。目前,我市学前3年的入园率已经达到90.1%,受教育率达到91.8%,但学前教育的普惠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年,我们将在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上加大力度,积极参与国家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强化县、乡两级政府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职能,保障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近年来,“公办幼儿园进不去,民办幼儿园上不起”是全国性问题,而“普惠式”幼儿园恰好是解决入园难的问题。今年,我市按照大连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大连市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我们将采取四方面举措,加快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以此来助推学前教育发展。
一是新建一所8000平方米的公办幼儿园,增加公办幼儿园的入学率,这也是政府为人民办的实事之一;二是完成1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危房改造;三是理顺乡镇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实行“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争取每个乡镇都要办好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并落实农村幼儿教师待遇;四是将村级幼儿园(班、活动室)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进一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
另外,我们要在全面遏制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上做大量工作。施行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自2011年起,对城乡经济困难家庭幼儿人园免收托保费。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建立以村屯(社区)为依托,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为核心的遍布城乡的学前教育网络,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以此来进一步缓解学龄前孩子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同时,我们不仅要解决“入园难”的问题,还要解决“入好园”的问题,真正体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政策,实现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的均等和教育权益的公平。
记者:近年来,贵市义务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城乡孩子从“有书读”到“读好书”,从“上得起学”到“上得好学”已经逐步成为现实,下一步你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徐德本:我们将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发展,坚持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办好每一所学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优质的教育。要以建立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对口帮扶、联动考核机制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开展大连西岗区同瓦房店市教育对口帮扶机制为依托,全力提升瓦房店市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水平。到2012年底,我市要达到辽宁省“双高普九”的教育标准。另外,我们在内涵发展、质量提高上也要做到“高水平、高质量”,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做好质量监测工作,在小学“小班化”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初中“小班化”。
记者:瓦房店市的高中教育质量一直在辽宁省44个县当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瓦房店市的高中教育将怎样更好地完成为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
徐德本:我市的普通高中教育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课程改革成果都处于全省的领先地位。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推进优质特色教育。
一是扩大优质高中资源总量。通过增加教育投人、改善办学条件、注重教育内涵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建立学生发展评价制度,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促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三是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学校特色发展的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高中学校开发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课程资源,努力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记者:今年,瓦房店市除了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改革部分项目有新思路、新举措外,在县域教育的其他方面还有哪些规划?
徐德本:目前,我市正按照《大连市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全力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化。一是继续加大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根据瓦房店市农村实际情况,我们因地制宜,遵循“小学教育乡镇化、初中教育区域化、高中教育城市化”的原则,以“群众满意、布局合理”为目标,撤并不足百人农村村级小学。在此进程中,我们按照既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实际,又要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的原则,做到布局调整与行政村规划调整相结合,逐步实现农村小学教育乡镇化。同时,将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同危旧校舍改造、办学设施标准化建设以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结合起来并同步进行。到目前为止,农村小学由原来的184所减少到120所,目前已经有5个乡镇取消了村级小学建制,实现全乡(镇)一所小学。新建和改建4所寄宿制小学,解决了留守、流动儿童入学问题。通过加大布局调整力度,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盘活资源存量,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2011年,我仃J要大力提高教育投入水平,建立财政性教育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把新增的教育资金投向农村教育。到2012年,我们将撤并大部分百人学校;到2015年,基本撤并百人以下学校。
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没,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2010年,在大连市和我市两级政府投入20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再计划投资2000万元,实现“班班通”;专任教师师机比争取达到1:1,高中阶段数字化校园建设达到了辽宁省一流水平。
三是大力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们通过以“均衡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素质”为宗旨的“原野行动”、“绿洲行动”、“春风行动”,进一步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了农村中小学专业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努力做到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今年,我们要继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专以上毕业生150人充实到城乡中小学校。针对薄弱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通过“校本研训”、“教师轮岗移校”、“网络支撑”、“行动研究”、“校际联动”、“人文关怀”等措施,加大对教师培训力度,促进师资均衡。
总之,我市作为大连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部分项目试点地区的一部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肩负的任务更重了。所以,我市的教育还要继续本着关注民生、学有所教、促进均衡、维护公平这一出发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人手,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努力让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努力实现我市教育发展的新跨越。
(责任编辑 罗登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