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教与学环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在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口腔工艺专业;教材;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它以技能操作为主要特点,而实验教学是该专业学习中最重要环节。本文就目前该专业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探讨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首先是教材,口腔工艺专业教材,每五年一次改编,不可否认向实训知识和技能训练方面有逐年倾斜趋势,但仍有追求统而全、重点突出不足的问题。如活动义齿部分,对弯制技术强调过多,无视其已经在临床应用中日趋减少的现实。
(二)教学方法的滞后 现在,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教学中,许多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是采取 “教师示教-学生操作”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这种方式的特色是简单明了,其缺陷是机械死板、不易观察仔细、妨碍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现在的义齿制作已大量出现数字化产品,而学校的实验课程开设存在与此严重脱节的情况。
(三)学生对学习目的与意义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该专业部分学生不仅进校前对专业有认识误区,而且对毕业后进入工厂更有抵触情绪,这种心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导致出现少部分学生进校后转专业或退学等情况。
(四)学习过程的枯燥。本专业的特点是学习中存在操作性强、实验课多、理论课枯燥。这些因素对部分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或多或少会导致其心理上存有畏难情绪。
二、建议和设想
(一)教材的改革。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工具,这种工具应及时反映出教师和学生的真正需求。统编教材的编写应向制作部分倾斜,反映该专业“技术性”这一特点;理论部分应具有针对性,重点围绕制作技术的需要,突出大的制作原则、制作方法和要求,减少原理和临床内容,做到真正服务于教与学。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法:教学环节的灵活细化,即分段式实验教学法。譬如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实验,其在实验环节上,每个制作步骤基本上都需要较多的时间。如支架弯制[1],教师的示教时间就需要约50分钟,学生的完成时间则需要200分钟。若一直持续示教,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倦感,并且大多数学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如此多的示教内容。此时,若将该步骤演变成几个较小的步骤来进行(如模型设计、支托弯制、卡环弯制、焊接),把同一堂大实验课,分成几个小实验段分别进行(即示教第一个小步骤-学生练习-再示教-再练习第二个小步骤—学生练习……,以此类推),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则学生更容易掌握实验内容,教师也更易达成本次试验的教学目的。
2.多媒体。由于口腔实验教学的特点,口腔仿头模型小而狭窄,导致教师示教的细节,学生较难准确观察到。若能在示教环节中,引入多媒体方法,课前可以通过图片、录像、动画等介绍本次实验的各个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环节时现场视频教师示教,并在屏幕上同步再现,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学生观察示教时视线位置不利以及教师重复操作等问题;还可以通过视频的特写、放大、重放等功能方式,将教师操作中的重要步骤和学生不易看到的细节再现,使其视线更为清楚直观、理解更为深刻[2]。这种传统示教方式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无疑能够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3.基础课程的开设 第一,建议在该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开设美术方面的课程;第二,报名时应了解其美术课成绩,有条件的话,甚至可安排基本的绘画或雕塑面试;第三,鼓励学生课外时间学习相关的辅助课程。
(三)学习兴趣的培养
1.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来自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是最大的动力。学生踏入校门开始,就应该让其明白专业的性质、前景,培养其对本专业的热爱,使之尽快进入专业的学习角色中。比如老生的介绍、请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等等,都是新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初步养成,也是很有好处的。
2.技能大赛。针对该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在专业实验课程的后期举行班级、年级、全校的口腔技能大赛,还可定期参加区域外的省内和全国性各级技能大赛,对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良好学习氛围、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方式;同时也可促进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开阔专业视野;对学校来说也可以检验教学质量、增加各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四)厂校合作 目前我国具有数量和技术优势的加工厂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内陆的各大城市,并有逐渐出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的趋势。口腔工艺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进入了各类口腔义齿制作单位,开办口腔工艺专业学校正好可以依靠本地的大型加工厂,探索横向校企联合办学的最佳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以达到厂校双赢的结果。如厂校高层之间定期信息沟通、请加工厂高级技师来学校进行实验环节的教学活动、学生进工厂实验和实习、学校教师到工厂对技师进行理论环节的定期培训等等,都是厂校合作好的方式。
关键词:口腔工艺专业;教材;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它以技能操作为主要特点,而实验教学是该专业学习中最重要环节。本文就目前该专业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探讨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首先是教材,口腔工艺专业教材,每五年一次改编,不可否认向实训知识和技能训练方面有逐年倾斜趋势,但仍有追求统而全、重点突出不足的问题。如活动义齿部分,对弯制技术强调过多,无视其已经在临床应用中日趋减少的现实。
(二)教学方法的滞后 现在,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教学中,许多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是采取 “教师示教-学生操作”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这种方式的特色是简单明了,其缺陷是机械死板、不易观察仔细、妨碍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现在的义齿制作已大量出现数字化产品,而学校的实验课程开设存在与此严重脱节的情况。
(三)学生对学习目的与意义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该专业部分学生不仅进校前对专业有认识误区,而且对毕业后进入工厂更有抵触情绪,这种心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导致出现少部分学生进校后转专业或退学等情况。
(四)学习过程的枯燥。本专业的特点是学习中存在操作性强、实验课多、理论课枯燥。这些因素对部分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或多或少会导致其心理上存有畏难情绪。
二、建议和设想
(一)教材的改革。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工具,这种工具应及时反映出教师和学生的真正需求。统编教材的编写应向制作部分倾斜,反映该专业“技术性”这一特点;理论部分应具有针对性,重点围绕制作技术的需要,突出大的制作原则、制作方法和要求,减少原理和临床内容,做到真正服务于教与学。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法:教学环节的灵活细化,即分段式实验教学法。譬如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实验,其在实验环节上,每个制作步骤基本上都需要较多的时间。如支架弯制[1],教师的示教时间就需要约50分钟,学生的完成时间则需要200分钟。若一直持续示教,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倦感,并且大多数学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如此多的示教内容。此时,若将该步骤演变成几个较小的步骤来进行(如模型设计、支托弯制、卡环弯制、焊接),把同一堂大实验课,分成几个小实验段分别进行(即示教第一个小步骤-学生练习-再示教-再练习第二个小步骤—学生练习……,以此类推),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则学生更容易掌握实验内容,教师也更易达成本次试验的教学目的。
2.多媒体。由于口腔实验教学的特点,口腔仿头模型小而狭窄,导致教师示教的细节,学生较难准确观察到。若能在示教环节中,引入多媒体方法,课前可以通过图片、录像、动画等介绍本次实验的各个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环节时现场视频教师示教,并在屏幕上同步再现,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学生观察示教时视线位置不利以及教师重复操作等问题;还可以通过视频的特写、放大、重放等功能方式,将教师操作中的重要步骤和学生不易看到的细节再现,使其视线更为清楚直观、理解更为深刻[2]。这种传统示教方式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无疑能够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3.基础课程的开设 第一,建议在该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开设美术方面的课程;第二,报名时应了解其美术课成绩,有条件的话,甚至可安排基本的绘画或雕塑面试;第三,鼓励学生课外时间学习相关的辅助课程。
(三)学习兴趣的培养
1.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来自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是最大的动力。学生踏入校门开始,就应该让其明白专业的性质、前景,培养其对本专业的热爱,使之尽快进入专业的学习角色中。比如老生的介绍、请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等等,都是新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初步养成,也是很有好处的。
2.技能大赛。针对该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在专业实验课程的后期举行班级、年级、全校的口腔技能大赛,还可定期参加区域外的省内和全国性各级技能大赛,对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良好学习氛围、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方式;同时也可促进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开阔专业视野;对学校来说也可以检验教学质量、增加各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四)厂校合作 目前我国具有数量和技术优势的加工厂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内陆的各大城市,并有逐渐出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的趋势。口腔工艺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进入了各类口腔义齿制作单位,开办口腔工艺专业学校正好可以依靠本地的大型加工厂,探索横向校企联合办学的最佳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以达到厂校双赢的结果。如厂校高层之间定期信息沟通、请加工厂高级技师来学校进行实验环节的教学活动、学生进工厂实验和实习、学校教师到工厂对技师进行理论环节的定期培训等等,都是厂校合作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