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地音乐“和”之美学精神初探

来源 :管子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jyi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是古代中国美学思想史上一个基本并很早就出现的音乐审美范畴,从先秦的《左传》、《国语》到魏晋的《声无哀乐论》,各个时期的美学史料都对“和”的美学内涵有多种辩论,它是民族音乐美学核心范畴之一。先秦齐地是诸子百家学术活动频繁的地区,诸子将“和”作为重要音乐美学观层层论述,管子、晏子等人在“和”的音乐观基础上,树立“五声为和”、“心平德和”的美学观,总结出齐乐论之“音声之和”、“乐与人和”的至纯境界,为后世学者各抒己见、百花齐放开拓一片广阔的天空。
其他文献
顾福棠以文人身份注解《孙子》,专注于旧注是否契合孙子"经旨"的评判标准,基本上秉持前代"我注六经"的孙子研究理路,使《孙子集解》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前代《孙子》研究传统。顾
我在火车上哭到睡着。回想起小时候,每次生病,爷爷都会叮嘱爸爸去给我买一碗热馄饨。  我小时候家里并没有外出吃饭的习惯,绝大部分食物都自己做,只有几样从外面买的,我至今印象深刻:其一是万年青饼干,不像现在,饼干的花样繁多,那时候只有万年青,是专门为爷爷准备的,但我早餐时喝热牛奶,他总会递过来两块儿给我。其二是酒酿,那时候卖酒酿的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我们买的时候拿搪瓷杯盛,主要用来做酒酿圆子羹,但爷爷
在不同质文化互释语境下,存有一种凸显的悖论和义理:两种完全不同质的文化符号,其形态、结构全然不一,却反映着同质性精神。此精神折射的正是人类生存伦理之道抑或对美好生活
目的:研究地诺前列酮栓用于低宫颈评分足月胎膜早破引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120例宫颈Bishop评分小于5分并出现胎膜早破的孕
目的观察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30只和对照组20只。观察组大
目的观察宫颈癌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及病变组织中Brn-3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的19例宫颈癌、55例CIN(CINⅠ级20例、CINⅡ级16例和CINⅢ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