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的症候式解读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angel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方法来解读《呼兰河传》,找出了小说中的一些矛盾、沉默处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空白、沉默的原因。
  关键词:呼兰河传;症候式阅读
  症候式阅读即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努力发现和说明作品所隐含的多种悖逆、含混、反常、疑难现象,即发现作品的“症候”,如文本看似要表达的东西和实际表达出来的东西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包括叙说意指和实际表达内容的矛盾,还包括小说内容的一些空白、沉默处即应该表达而没有说出来的部分。
  一、民众的生活态度和实际情感间的矛盾
  谈到大街上的民众时,说这些人对生老病死没有表示,对自己生活的苦痛毫无知觉的人,一天一天稀里糊涂地活着,对待死的态度集中体现了对生活的态度,这些人在“埋了(亲属)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穿衣”,他们就这样自然的活着。
  但这些对生死都看得淡泊的民众却突然会在听到“送神回山”鼓声时,产生悲凉的感觉,使人听了起着一种悲凉的情绪,而且是“越听就越悲凉”,他们为这鼓声感慨兴叹,有的终夜不能已。遇到下雨天,更是“寡妇落泪,鳏夫彷徨”, 有了“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的无限怅然,这跟前面描述的民众对生活淡漠态度显然是矛盾的。
  二、人物本身和文本评价之间的矛盾
  磨倌冯歪嘴子的女人死了以后,大家都以为这次他可算完了,就在村里的民众准备要看他好看时候,他并没有绝望,心里想的是“自己一定要在这世界上生根”,他承担起了作为一个父亲该尽的责任,生活的艰辛虽然让他“常常满满含着泪水”,但他并没有放弃。按说这是一个坚强的男人,有着与众不同的优良品格,应该受到赞美,可文本中却说“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暗示他也是一个麻木的人,文本对他的赞美是沉默的。
  这些都是这篇小说中的矛盾、空白、沉默的地方,那么这些症候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萧红的文学创作观是引起这些矛盾的原因之一,作为我国“三十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鲁迅的文学观念对萧红的创作有巨大的影响。早在中学时代,萧红就读了不少鲁迅的作品,之后又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的第一部小说《生死场》出版,鲁迅亲为之作序,并在生活上给了她很大帮助。鲁迅很喜欢萧红的作品,他“认为在写作上看起来,萧红先生是更有希望的”。正是在鲁迅的指导和鼓励下,萧红的创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因此,应用鲁迅的文学创作观似乎更有理由说明产生上述症候的原因。
  鲁迅在在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观念时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要“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也就是说通过小说创作,揭示国民的灵魂,让民众摆脱愚昧,改变落后的思想。这种“改造国民性”文学启蒙思想极大的影响了萧红的小说创作,1938年4月在《七月》座谈会上萧红这样说“作家不是属于某个阶级的,作家是属于人类的。现在或是过去,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出萧红自觉认同鲁迅的文学启蒙思想在小说,反对当时只讲阶级对抗的革命文学,她要反映的国民的精神弱点,批判这种文化的劣根性,《呼兰河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萧红这种鲁迅式的对国民性的批判。
  如小说第六章的主人公有二伯,这位性情古怪的老光棍没有财产,他的行李“一掀动,从被角往外流着棉花”,在家里的地位也极其低下,老厨子经常取笑他,甚至连孩子们也对他毫无敬意,就是这样一位可怜人却有着极强的尊卑观念,他不允许别人叫他的乳名,除了祖父,他的理由是:“向皇上说话,还称自己是奴才呢,总也得有个大小。宰相大不大,可是他见了皇上也得跪下,在万人之上,在一人之下”。每次老厨子骂他是个绝后时,有二伯的反应是“比见阎王更坏”,每次哭了起来,他对“无后为大”很是认同。
  在被父亲打了以后,为了找回面子,他总在制造自杀的假象,最后被人识破后终于沦为别人的笑柄。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阿Q的影子,他们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同样的麻木愚昧。
  这种对国民性的批判成为统摄这本小说的总观念,正是在这种批判的精神主导下,她审视那熟悉的东北大地,力图反映那里的国民性,并加以批判,了解了这些,就有助于我们解开前面提到的种种症候产生的原因。
  之所以会产生民众的生活态度和实际情感间的矛盾,是因为萧红是以“批判国民性的眼光”来俯瞰这片乡土上的人民时,这些人自然就是“麻木的看客、无聊的谈话者”。他们对待生死这样的大事尚且是淡漠的,一天一天过着枯燥的生活,从来没什么感情。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却是血肉丰满的,对生活有自己的感受,对生命也有一种深深敬畏。
  至于人物本身和文本评价之间的矛盾,例如对冯歪嘴子的评价和冯歪嘴子实际行为之间的矛盾,更能体现这一“对国民性的批判”的创作观念,冯歪嘴子本来是乐观向上的,他懂得生活的艰辛,却勇敢的承担起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坚强地领着自己的两个孩子生活,文本却以一句“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暗示他生活原来也是麻木的,矛盾也说冯歪嘴子“身上找不出什么特别的东西”,说他的生命力是“原始性的顽强”,正是在这种批判的目光下,萧红对人物的优点保持了沉默。
  总之,我们通过症候式阅读可以从《呼兰河传》中发现一些悖逆、含混、反常地方,有利于我们多角度的理解文本。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萧红.呼兰河传[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会泽县大桥乡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5年.保护区水域面积13.5平方公里,沼泽面积3500余亩,海拔2500米,水草茂盛,沼泽生态保持完好,是黑颈鹤及其它越冬水禽理想的栖息环
给爱情一面镜子,既要照着自己模样,也要照着爱人的模样;给爱情一面镜子,既要照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要照着爱人的喜怒哀乐;给爱情一面镜子,既要照出自己的思想矛盾,也要照出爱人的思想斗争;给爱情一面镜子,既要让自己表现的真实,也要让爱人真实的表现。  给爱情一面镜子,我们随时随地观察着我们自己的容颜,不用担心有什么东西把我们的脸蛋弄脏。但是,在我们拿着镜子的时候,不要忘记脚下的路们。不能时刻将镜子放置我
本文探讨了CBI教学理论对于英语专业课堂的实际意义,尤其是针对专业听力课程的主要特点,应用CBI主题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期真正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提高课堂教学
例1男,47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1个月于2007年7月16日入院。既往反复泌尿系感染20年。20年前“膀胱异物”史。查体:下腹膀胱区压痛,前列腺上方触及硬物,边界不清。CT示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不同物理疗法在颈肩腰腿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20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进行分组,50例A组患者采用中频电疗法;50例
期刊
盆腔肿瘤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的出现,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保留灌肠在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药物保留灌肠防
震撼人心的《呼啸山庄》是由英国女作家爱米莉·勃朗特所著。它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奇怪而又独特的小说。小说主要描述了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展现了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