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生命时空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51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粒种子,从发芽到拔节、开花、结果,大自然赋予其无穷的生长力量。美国教育家杜威鲜明而深刻地指出:“教育即生长。”“生长”赋予了教育本原的意义和价值。
  由此断想,学生便是那一粒生长的种子!
  生物学常识告诉我们,种子的生长是有条件的。阳光、水、空气和土壤是种子生长的条件。那么学生这粒种子生长条件中所需的阳光、空气、水和土壤分别是什么呢?它的生长姿态又是什么呢?
  激励与欣赏,是学生生长需要的阳光。给点阳光,生命就灿烂;给点鼓励,童心就绽放。然而,生命的生长也会伴随着失误和挫折。我们要以阳光般宽大的胸怀照亮阴暗,驱除病害。我们不仅应该欣赏优秀,而且应该接纳平凡,宽容失误。激励和欣赏,将如阳光般带来生命的升腾。
  对话与交流,是学生生长需要的清新空气。对话与交流,不只是你说我听,我说你听,它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言语交流。真正的对话与交流,意味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和切磋是开放的,有共同生长的喜人景象。
  濡染和熏陶,是学生生长需要的水分。水以柔软的方式显示其深远的力量。教育若水,师者若水,水至则刚,“利万物而不争”。泰戈尔说:“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教师要像水那样“荡涤污垢,善施教化”。这是需要一种爱的濡染熏陶,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
  自由与天性,是学生生长需要的广袤土壤。土壤永远属于大自然,曲折蜿蜒,各具形态,有持久而永恒的生长力量。课堂呼唤自由与天性,正如生长离不开土壤,意味着每个生命诉求都应被尊重与宽容。
  引领与供养,是学生生长的姿态。自由不等于自流,放松不等于放纵,自我建构与价值引领是教育的两翼。有了价值引领,自我建构才能事半功倍、多元高效;有了价值引领,才能面向真善美。种子的生长离不开养分的供给。引领与供养,不仅只是当下的,更要引向历史,追问历史,从历史这个纵坐标上找到人生的景致,找到问题的源流,找到教育思想的演绎与履痕。引领与供养,其空间不只是物理的拓展,更是心理的重构,以体验文本和文化的方式塑造新的生命时空,让它走向开阔,走向高远。(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廖肇银
其他文献
城市街道犹如人体内的动脉,不但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也是市井生活的空间场所。本文先是从当下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出发,然后根据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几种
互联网时代“的席卷而来,改变了组织和社会的结构与形态,也令商业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期,很多在人们心中永远不会倒下的品牌巨头,柯达、诺基亚、索尼……在面对新技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