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如赏花,每种花都有各自的妙处,如果只会走马观花而不会“鉴赏”,岂不遗憾?同理,如果读书时全无主张,既不会选择也不善于选择,精华糟粕都要,岂不太傻太累?
  一、运用导向性的目标,强化主动探究阅读意识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指示明确的导向性目标,有利于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的执行力。上课伊始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要以一种欣赏与发现的眼光去阅读文本,学会发现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值得我们欣赏与学习的地方,并以有效的激励措施去肯定学生在主动探究阅读发现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在内容上欣赏主要表现为:要用发现的眼光发现文章中好词好句及遣词用句上的精妙之处,学会快乐地积累。从形式上欣赏主要表现为: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文章如何开头与结尾,如何布局谋篇、使脉络清晰,如何运用生动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如何灵活运用标点符号,如何在文中巧妙与题目呼应等等。
  二、品读感悟,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一)据题猜想,从“大处着眼”。所谓大处着眼,这里指的是在有选择地进行鉴赏之前,必须先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如在执教《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时,上课伊始,我就开门见山,引导学生猜测文章内容。笔者以课题中的“侣”为突破口,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问学生:“课题的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周游世界,书是最好的伴侣。那么,从课题看,文章应抓住什么内容重点来写呢?如果请你根据这个题目写文章你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这种以学生为本位的审题猜想提问方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根据主题布局谋篇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立足于文本而不拘泥于文本。
  在学生热烈交流众说纷纭时笔者接着问学生:“那么这篇文章围绕着“与书为侣”这个话题写了哪些内容?哪些是和自己不谋而合的,重点写了什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吧!”这种问题的抛出方式可以更好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确保鉴赏阅读的有效落实。学生在阅读文本后很快地梳理出文章的行文思路:文章重点写了走遍天下与书为侣的原因及与书为侣的方法(即一遍又一遍读一本书的方法)。
  (二)删繁就简,品读感悟,从“小处着手”。1.紧扣文章的重点句段品读感悟启示。在《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中引导学生结合读书实例,体会作者介绍的反复读一本书的读书方法,感悟从不同角度去读一本书,才能寻找到文章的最强生命力和读书的那份细致入微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从中受到怎样的读书启示是个难点,难在如何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以本为本,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上体会读书的方法,并从中受到启示是品悟交流这一环节的主要目标。教师的点拨与引导重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触到:原来一本书可以这样一遍又一遍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啊!读书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通过联系比较策略,让学生将作者介绍的读书方法与自己的读书实际体验结合起来,对比畅谈自己的感受,从而真切感受到文章介绍的读书方法对自己读书实践过程当中的指导意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受用无穷!
  2.探“海”寻“珠”,抓住重点句赏读领悟。(1)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朋友”和“家”,人皆有之,“朋友”让人感觉亲切,“家”让人感觉温暖。多么贴切的比喻啊!短短的一句话,一个词却把作者对读书的那份热爱与依恋表达的如此淋漓尽致!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吗?
  (2)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的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朋友经常相见,家日日都回,但不会因此而生厌,因为每次都会有新鲜的感觉和新收获。对待喜爱的书就应该像对待朋友和家一样,一遍一遍地读,读出新的感悟与收获。
  3.紧扣文章的行文思路,领会布局谋篇的精妙。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将学生从读书实践中感悟到的读书方法灵活地运用于我们的阅读课堂中,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阅读的技巧,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而有效的课堂。
  师: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朴实,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文章的哪些部分描写“与书为侣”的原因?哪些部分介绍“一遍又一遍读一本书的方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地方?开头采用自问自答的假设引出观点,接着说明为什么与书为侣,然后介绍与书为侣的方法,结尾用形象的比喻总结观点,整篇文章环节紧凑,条理清晰。在此基础上感悟出说理性文章的行文特点:先引出观点,然后说明原因,接着说明怎样做,最后总结观点。有了这样的学习体验,学生在面对诸如此类的说理性文章还会不知所措吗?
  (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银城一小)
其他文献
按照教育部《干部教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二五”规划》有关精神,为完善初中学校校长队伍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初中校长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7月31日—8月5日,高安市文教局委托该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全体初中校长赴华东师大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封闭式学习研修。  本次学习研修主要围绕《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进行。华东师大共举办了《上海高考制度改革和学业评价解读》《课堂需要翻
期刊
“传球,射门!”近日,在江苏淮阴师院附小新区实验学校操场上,由各年级学生组建的班级足球队正在对抗训练,小运动员们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这是该校利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的课余时间,进行“每生一个足球、每天训练一个小时”活动时的情景。如今该校爱好足球的学生超过学生总数的80%,超过50%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足球技术。  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
期刊
通过“且学—且行—且思”(以下简称“三且”)的校本研训一体化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究,提高了校本研训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三且”研训一体化模式的主要内涵  “且学”—就是立足校本,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会;通过自学、集体学、向他人学等方式,推进教师掌握专业发展的师德理论和有效高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强化校本研训的正确性和理论基础。  
期刊
10月27日至30日,德兴市教体局组织相关股室、部分教研员、校长、艺术教师一行50人,赴江苏省南通市进行学习培训。笔者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活动中,我们观看了南通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参观了通州区石港中学、石港小学、南通市通州实验小学等艺术特色学校观看了学校专题片,聆听了校长及有关专家的介绍,那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特色的艺术活动,让笔者深深感受到江苏近几年教育的飞跃以及学校在艺术中的思索和追求。
期刊
目前,全国大部分制革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按照国家行业标准执行,但随着全国各地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特别是河北省针对制革及毛皮加工企业出台了相关公告,要求直排企业相关指标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排放,部分企业面临停产关门的境地。
  制革企业废水是较为典型的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具有污染物含量高、色度高、含盐量高、难生物降解等特点。目前水中污染物指标,除CODCr外的其它指标均能通过常规生物+物化处理工艺达到一级A标准。CODCr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可生物降解部分在生物处理池基本降解完,二
为提高全县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教学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南城县实施农村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薄弱学科教师专项培训计划。2014年暑假期间全县农村中小学61名音乐、信息技术兼职教师在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基本技能培训。  为进一步强化培训效果,今年暑假期间也继续开展了音乐、信息技术兼职教师提高培训。培训要求信息技术兼职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办公技能,并能够独立
期刊
随着《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引起了一番关于重建亲子关系、转变教育方式的讨论。作为有关方面的专家,林怡老师致力于亲子理论研究多年,帮诸多的父母拿掉了“心上的石头”,她说:“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不教”的境界?什么才是正确的早教理念?如何处理孩子成长中的棘手问题?就此些问题,林怡老师一一做了回答。  早教不只是教给孩子知识 三岁之前的记忆会伴随终生  记者:林老师您好,很多人都
期刊
繁峙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北依北岳恒山,南达五台山风景区腹地,东与河北省接壤,西接历史文化名城代县,滹沱河贯穿全境。总面积2368平方公里,辖3镇10乡1个居民办事处,402个行政村,总人口27万。繁峙县城是国家级卫生县城,繁峙县砂河镇是国家级卫生镇。全县有中小学、幼儿园153所,教师3270名,在校中小学生39733名。  2011年秋季,繁峙县委、县政府热切回应群众的呼声,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继
期刊
六价铬由于其不可降解性、长期的累积性、蓄积性、强毒性等特点,其进入水土生态环境中难以被自然降解,而且随着食物链的延长会造成蓄积和生物放大现象,进而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工业生产过程,如电镀、制革、金属冶炼、采矿活动等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六价铬离子,六价铬属于重金属中毒性很强的污染物,也是国内外许多国家规定的优先控制污染物。近年来,开发廉价经济、高效可靠、操作简便的六价铬高效吸附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研发廉价经济、高效处理的六价铬离子新型吸附材料成为目前环境工程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生物炭由于多孔
《白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著名的漫画大师、文学作家丰子恺先生的一篇佳作。在作家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文章结构清晰,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统领全文,并从鹅的叫声,鹅的步声、鹅的吃相三方面进行细致的刻画,向读者展示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形象。同时,作者运用拟人、对比、反语等方法表达出自己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上周二下午,笔者聆听了年轻睿智的谢林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