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蛋白基因突变致格斯特曼综合征家系临床表型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wy2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例以共济失调起病的格斯特曼综合征(GSS)家系患者的临床表型、影像学特征和致病基因突变。

方法

采用二代测序外显子捕获方法对2014年以来中日友好医院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研究中心收集的137个已排除脊髓小脑共济失调1、2、3、6、7、8、12、17和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致病基因重复扩展突变的拟诊共济失调家系先证者进行检测,对于阳性病例进行Sanger测序和家系共分离验证,分析先证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

结果

基因检测发现3个GSS家系先证者携带朊蛋白基因(PRNP)杂合错义突变c.305C>T(p.P102L),均为成年起病。3例先证者临床均表现为行走不稳、构音障碍,同时家系1先证者还表现为帕金森病样症状,家系2先证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家系2、3先证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小脑萎缩,家系1先证者还表现为苍白球对称高信号。

结论

GSS作为朊蛋白病的一种罕见亚型,临床可表现为共济失调,易被误诊漏诊。对于临床表现为共济失调的家系患者,在基因检测时需要关注GSS致病基因突变,及时诊断,有助于对家系成员开展遗传咨询和出生缺陷干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骨髓细胞增殖、多药耐药和凋亡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细胞增殖性抗原(PCNA)、多药耐药糖蛋白(Pgp)和凋亡基因蛋白(Apol)在ALL骨髓细胞的表达率,分析其在FAB、免疫分型和临床分型等各组之间的表达情况并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PCNA、Pgp和Apol的表达在FAB、免疫分型和临床分型等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一年无病生存患儿的PCNA、A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AL)细胞的遗传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遗传学技术对87例小儿AL进行染色体检查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87例AL细胞核型异常检出率为62%(54/87),结构异常与白血病类型有特殊的对应关系;;核型正常组缓解率高于核型异常组(P <0.05),核型正常、超二倍体及t(15;17)易位者疗效较好,而伴t(9;22)、t(4;11)及t(8;21)易位者疗效较差;;缓解期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病史摘要患者,男,29岁,因CO中毒后被炭火烧伤全身多处。伤后2 d并发气胸、急性肾功能衰竭,予以胸腔穿刺引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症状体征入院体格检查:烧伤创面分布于右侧前后躯干、双侧臀部、双下肢及右上肢,总面积约17%。大部分烧伤创面为坚硬的黑色焦痂覆盖,触痛消失,焦痂与下层组织分离,可见深部坏死筋膜及肌肉组织坏死。四肢肢端血运可,皮温温暖。诊断方法行实验室检查及胸腹部CT及MRI检查,显示:
期刊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我国学者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对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治疗理念的更新以及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于2006、2009年和2014年制定了第一、二、三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6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