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的逐渐增大,高职的生源日趋多样化,个体的差异越来越大,在英语水平的体现上尤为明显,传统的授课方式也必须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做出改革,从根本上提高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本文旨在立足高职英语学习现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就分层教育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职英语 个体差异 分层教育模式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成因
1.学生英语水平差距大。高校扩招导致生源的复杂化,体现在英语上就是英语水平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吗。有调查显示,在随机抽样的1000名高职学生的英语成绩摸底中,最高分与最低分能够相差近90分,其差异显而易见。而在平均等级分布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成绩处于下游,这样的数据也告诉了我们绝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底子相当薄,为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课时数量少。高职院校现在流行的教学模式是2 1的工学结合。主要是为了缩短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增加实践经验,这样做的结果是有限的在校时间大部分的课时被专业课填满,像英语这样的和专业关联不大的课程就被缩减了课时。教材中规定的英语课时最严重的时候被砍掉近1/2。
3.师资力量与发展速度严重脱节。高职扩招的脚步并没有相匹配的师资力量,一职多岗、大班教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多的班级有时超过100人,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之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教师的培训与进修无法落到实处,对教学的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4.教学资源稀少。高职院校侧重于职业发展道路,因此对专业课的教学非常重视,相对来说英语教学的资源就非常的贫乏了,无论是什么专业,英语学习的教材都是一样的,图书馆可供参考的英语资料寥寥无几。这样的模式对于生活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学生是很难引起兴趣的。
5.社会和院领导院重视程度不够。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并不能带来显见的效益,因此在就业环境和校方培养上并不是非常重视,这也导致对英语教学的扶持和倾斜政策基本上是没有的,甚至有些院校有减少公共英语教学时数的趋势。
二、英语分层教学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提出,学生的能力差异不是其能否成功掌握学习内容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及为此愿意付出的时间,才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特点等因素将学生分为几组群体,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都达到最佳效果。
可以说,分层教学是对因材施教原则这一教学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将传统课堂上面向全体的局限变为把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兴趣的学生聚集在一起,采用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克服了一对一的教学成本高、教育资源少的情况。同时弥补了大班授课“一刀切”的弊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各取所需。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教师在实施学与教时要有所侧重,是学重于教还是教重于学,都要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为出发点。
三、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施要点
1.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职的学生相对于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似乎在社会的眼光和自我的评价中,就有些屈就。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信任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这种信任成为一种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做到精神饱满、乐观豁达、充满激情,使学生感到从容、乐观、自信,营造一种平等、自由、激励的学习氛围。再者,要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控制教学节奏,使学生首先爱上自己所学的专业,及时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最大程度上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2.在分层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心灵空间。兴趣永远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是学习效率的加速器,考试成绩在客观层面固然可以成为分层的依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们的心理造成压力。相信学生们的潜力,在选择前将各个层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细化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他们会有的放矢,同时在现实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指针,正确定位。作为大学生的他们不仅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分层教学对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
3.健全分层次教学的管理机制,将管理落到实处。英语分层教学是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脱胎而来的,它的模式是全新的,但理念是有迹可循的。因此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必须要有所实效,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
结语: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使学生的学习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这样一来,就使得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普通的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而分层教学中,教师所呈现出的尊重与期待,使学生的成绩提高有了动力和依据。真正达到了教师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张福勇.浅谈21世纪我国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外语教育.2004.
[2]吴瑞安.WTO与高职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J].职教论坛.2003.
[3]胡晓棠.影响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改善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
【基金项目】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2014SJD517)。
【关键词】高职英语 个体差异 分层教育模式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成因
1.学生英语水平差距大。高校扩招导致生源的复杂化,体现在英语上就是英语水平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吗。有调查显示,在随机抽样的1000名高职学生的英语成绩摸底中,最高分与最低分能够相差近90分,其差异显而易见。而在平均等级分布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成绩处于下游,这样的数据也告诉了我们绝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底子相当薄,为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课时数量少。高职院校现在流行的教学模式是2 1的工学结合。主要是为了缩短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增加实践经验,这样做的结果是有限的在校时间大部分的课时被专业课填满,像英语这样的和专业关联不大的课程就被缩减了课时。教材中规定的英语课时最严重的时候被砍掉近1/2。
3.师资力量与发展速度严重脱节。高职扩招的脚步并没有相匹配的师资力量,一职多岗、大班教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多的班级有时超过100人,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之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教师的培训与进修无法落到实处,对教学的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4.教学资源稀少。高职院校侧重于职业发展道路,因此对专业课的教学非常重视,相对来说英语教学的资源就非常的贫乏了,无论是什么专业,英语学习的教材都是一样的,图书馆可供参考的英语资料寥寥无几。这样的模式对于生活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学生是很难引起兴趣的。
5.社会和院领导院重视程度不够。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并不能带来显见的效益,因此在就业环境和校方培养上并不是非常重视,这也导致对英语教学的扶持和倾斜政策基本上是没有的,甚至有些院校有减少公共英语教学时数的趋势。
二、英语分层教学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提出,学生的能力差异不是其能否成功掌握学习内容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及为此愿意付出的时间,才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特点等因素将学生分为几组群体,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都达到最佳效果。
可以说,分层教学是对因材施教原则这一教学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将传统课堂上面向全体的局限变为把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兴趣的学生聚集在一起,采用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克服了一对一的教学成本高、教育资源少的情况。同时弥补了大班授课“一刀切”的弊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各取所需。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教师在实施学与教时要有所侧重,是学重于教还是教重于学,都要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为出发点。
三、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施要点
1.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职的学生相对于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似乎在社会的眼光和自我的评价中,就有些屈就。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信任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这种信任成为一种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做到精神饱满、乐观豁达、充满激情,使学生感到从容、乐观、自信,营造一种平等、自由、激励的学习氛围。再者,要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控制教学节奏,使学生首先爱上自己所学的专业,及时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最大程度上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2.在分层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心灵空间。兴趣永远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是学习效率的加速器,考试成绩在客观层面固然可以成为分层的依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们的心理造成压力。相信学生们的潜力,在选择前将各个层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细化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他们会有的放矢,同时在现实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指针,正确定位。作为大学生的他们不仅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分层教学对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
3.健全分层次教学的管理机制,将管理落到实处。英语分层教学是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脱胎而来的,它的模式是全新的,但理念是有迹可循的。因此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必须要有所实效,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
结语: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使学生的学习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这样一来,就使得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普通的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而分层教学中,教师所呈现出的尊重与期待,使学生的成绩提高有了动力和依据。真正达到了教师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张福勇.浅谈21世纪我国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外语教育.2004.
[2]吴瑞安.WTO与高职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J].职教论坛.2003.
[3]胡晓棠.影响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改善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
【基金项目】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2014SJD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