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维特根斯坦r——一个中西汇通的视角

来源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_o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特根斯坦思想中,关于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的思想能够对我们当前的文化再造有何借鉴呢?从本体论上来说,事物是否可以无限分割的不同回答,决定了中西在本体论上的不同路向,可表述为事物的形而上学与事实的形而上学的不同.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描述恰恰体现了这两种形而上学的对立,后期他对无限的讨论更是揭示此对立的关键所在.维特根斯坦关于面相的认识论研究,可为我们当下的文化转型提供一个可能的理论解释框架.主张伦理的沉默进而转向内在世界的体验,这很可能是维特根斯坦思想与中国传统对接的最直接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首先以广西道地中药材两面针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产地两面针药材红外光谱图的差异及建立产地鉴别模型;比较分析生长周期中的两面针药材红外光谱的差异并研究其动态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致病因素作用于肝脏引起ECM过量沉积的创伤愈合过程,激活的HSC是产生ECM的主要来源细胞。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因此针对HSC的抗肝纤维化治疗
杨硕先生,名宗贤,字硕父,1926年生于济南。20世纪70年代,被中国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收为门生,并得到刘海粟老先生的重视和提携。他坚持“师法造化,法自我立”的原则,追古习今、博采众长、融汇贯通,终形成自己极具个性特点的山水画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