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旅游资源地图册》设计与创新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贵州省旅游资源地图册》以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为框架,通过对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加工,以全新的地图学语言展现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本文重点对地图册的总体框架设计,结构和内容设计以及艺术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并阐明了图册在内容结构、产品形式和艺术水平上的创新,为编制同类专题图册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旅游资源  地图册  设计  地图编制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3(a)-0018-03
  Design and Innov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tlas of Guizhou Province
  WU Fuying  YAO Xin
  (The Third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Guizhou Province,55000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basic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processing and processing of the census data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atlas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Guizhou Province shows the rich and colorful tourism resources and folk cul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in a new cartographic languag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verall framework design, structure and content design and art design of atlas, and expounds the innovation of atlas in content structure, product form and art level,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mpilation of similar Thematic Atlas.
  Key Words: Tourism resources; Atlas; Design; Map compilation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为全面挖掘、重新审视贵州旅游,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部署了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普查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充分展现贵州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更好地宣传贵州,利用该普查成果,编制出版《贵州省旅游资源地图册》(以下简称《地图册》)及拓展产品。《地图册》以地图为载体,全景式地展现全省旅游资源及特色,为政府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为专业部门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为社会公众提供富有地图文化和旅游知识的读本。
  1  《地图册》的总体设计
  1.1 《地图册》的思路设计
  《地图册》的设计具有开创性。迄今为止,贵州还未有一本能够全面反映全省旅游资源现状的地图册。《地图册》通过集中表现全省旅游资源单体、新发现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综合体、城区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资源等专题内容来展现贵州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独特性、民族性和原生态性等特点。《地图册》在表现手法上灵活运用常用的地图表示方法,同时充分汲取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理念,使符号设计、色彩运用、表现手法有所突破,务求使《地图册》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1-2]。
  1.2 《地图册》的规格设计
  《地图册》开本设计为16开、图幅展开为8开、成品规格260 mm ×185 mm。
  地图比例尺的设计是确保地图信息载负量和制图区域完整。中国政区图1∶1630万,全省图1∶210万。市(州)图幅比例尺根据成图范围按万位取整,特色旅游地图的图幅比例尺根据内容和版面确定。
  全省地图采用正轴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市(州)和城区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1.3 《地图册》表现形式的设计
  《地图册》在编制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制图表现方法[3]。结合贵州山地公园省的地势特征,利用1:1万和1:5万DEM数据按照高程设色制作单色晕渲,结合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直观展示贵州的地势地貌。专题要素中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级别采用定位符号法表示,特色旅游分区用范围法表示;全省9个市州6~8月的平均气温用质底法表示;中国工农红军的活动路线用动线法表示。
  1.4 《地图册》产品形式设计
  《地图册》的成果包括3种形式,精装版紙质图册,单页版AR地图(见图1)和移动端及互联网端电子旅游资源地图。精装版为16开,适合收藏或整本使用。单页版地图为对开,正反两面成图,其中正面为手绘旅游资源AR互动地图,读者只需用移动设备扫描地图上的二维码,即可下载APP,可立即获取主要旅游景点的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具体信息,反面为全省旅游资源分布图。电子旅游资源地图可对旅游景点进行信息查询及浏览、缩放等操作,满足用户快速获取及交互操作体验需求。   2  《地图册》的结构和内容设计
  内容表达设计是图册编制的核心任务,《地图册》紧紧围绕“旅游资源”这一主题,以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为框架,内容涉及自然景观、旅游文化、民俗风情、天象气候及旅游商品等。在内容的编排上按照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从贵州的地理区位、政区、卫星影像等整体的贵州印象,到地文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全省12类旅游资源,再到各区域的特色旅游资源展现。各部分内容前后呼应,相辅相成。
  “贵州印象”图组是《地图册》的基本索引和视觉窗口,对贵州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地势地貌、气候特征、交通条件、民族分布等情况进行总体概略展示,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贵州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及社会发展情况,从而对后续的旅游资源专题图有更加直观、全面、深刻的印象。
  “主题旅游”图组以贵安新区和9个市(州)旅游综合体及旅游普查四级以上优良资源为主线,从面到线到点,包括各区域的主要景点分布和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等,多方位、多角度展示各区域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便捷的旅游交通。图组以各区域的旅游主题,区域旅游资源简介和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图片作为开篇,包括旅游资源单体、新发现旅游资源单体、旅游资源综合体、城区旅游资源和各区域旅游特色资源等内容。图组中各图幅地图主要以晕渲和基础地理要素为底图,在底图上叠加生动的象形符号,并通过文字、图片和图表等直观性强的表现方法,既深入反映各区域的旅游主题,增强表现效果,又丰富了图册内容,使图面生动活泼。旅游特色资源图幅通过三维景观图(见图2)、羽化晕渲图、影像图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现该地区主要旅游资源特色。
  3  《地图册》的艺术设计
  3.1 色彩
  地图带给读者的第一感觉便是色彩效果,地图的色彩设计是一个基于知识的决策过程[4-6]。为给读者呈現“多彩贵州”的视觉感受,展现贵州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图册底色以灰色和浅色调为主,叠加由浅到深的绿色晕渲,各区域图框根据其展示的主题搭配相应的颜色,如“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的红色,“康养胜地·中国凉都(六盘水)”的蓝色,“苗疆福地·侗歌天堂(黔东南)”的靛蓝色,并辅以色彩丰富、活泼、鲜明的符号和较高明亮度的图片。在整体统一协调的基础上,用色彩表示不同的主题内容,增加图册的生动性与可读性。
  3.2 符号
  地图符号是地图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该图册设计了生动活泼的象形符号表示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并通过颜色、图案形状和大小的变化来体现一定的逻辑性。以颜色区分主类,图案区分亚类,形状和大小区分级别。例如,用蓝色表示主类水域风光,用黄果树瀑布的象形图案表示亚类瀑布,图案外轮廓用方形表示五级旅游资源,用圆形表示四级旅游资源。另外,旅游资源综合体统一采用绿色五花瓣和A级字样的符号表示,通过符号大小区分旅游资源级别高低,从而丰富地图层次感、数量感等艺术效果。
  3.3 图片和文字
  图片和文字是《地图册》的重要组成,1000余幅精美的旅游图片,通过细腻的艺术处理,直观展示了贵州的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让读者一目了然。文字设计与地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设计原则是用字体、字色区分注记类别,用字大区分注记等级。其中景点文字介绍基本上与图片结合在一起成段出现,需考虑其对整个篇幅视觉效果的影响,采用细等线。地图专题注记用突出字体如黑体字,并且为突出专题,对其他地图注记进行淡化处理。
  4  《地图册》的创新
  4.1 结构和内容设计突破传统
  《地图册》是贵州省第一部全面反映旅游资源状况的专题性地图册,在地图内容立意及表现形式上大为创新。结构和内容的设计并不拘泥于传统的完全按行政区划进行编排的方式,而是在主题旅游图组中大胆的根据各市(州)特色旅游资源线路或分区进行展开,这种设计的好处就在于读者能够快速直观、准确地了解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及特色。
  4.2 产品形式新颖
  《地图册》除纸质产品外,还开发了多种形式的拓展产品,旅游资源电子地图和AR互动地图通过链接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数据库,能够实现人与图册信息间的互动。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获取自己需要的旅游资源信息,还能通过景区VR全景展示,得到身临其境的完美体验。不仅丰富拓展了纸质地图的应用空间,使信息由单向传递转变为人与地图交互任意漫游模式,还实现了地图服务由传统单一的静态表达转为终端用户“按需索取”的动态模式,满足了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方式创新。
  4.3 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地图册》整体采用水墨风格,图幅两侧不设图廓,彰显活泼、开放特色。在整体装帧上,封面、扉页、目录、图组页的设计独具匠心,蜡染、苗族舞蹈等贵州元素的运用,既提高了《地图册》的文化品味,又突显了贵州的旅游特色。旅游符号的设计把牛角、吊脚楼、侗寨鼓楼等少数民族元素融入其中,形象生动,富于联想。区域主题各种颜色的设计,具有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效果。整本《图册》在表现形式、色彩搭配和符号设计上均有突破性创新,版式新颖,符号直观,色彩丰富,图片精致,印刷装帧精美,是一部艺术珍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5  结语
  《贵州旅游资源地图册》综合运用多种制图技术,以全新的地图学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山川俊秀、风情醉美、生态和谐、文化丰富的多彩画卷。《地图册》在内容、色彩、风格等方面均有突破性创新,达到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是省内第一部全面反映旅游资源状况的专题地图册。该图册的出版将会成为宣传贵州旅游的一张名片,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开发资源、旅游规划及行业管理提供全面、系统、翔实的基础地理信息和决策依据,也为外省游客来贵州旅游提供了重要工具,同时对编制同类专题图册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袁月欣,刘秀军,袁晓妍.浅谈专题地图符号系统的设计[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2):200-203.
  [2] 刘文.论《江苏省地图集》的专题信息视觉优化[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12):205-207.
  [3] 李小红,韦艳.《贵州省旅游资源地图册》主题旅游地图内容表示和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8(17):122-123.
  [4] 邬凌智,刘振全.《北极航海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J].海洋测绘,2016,36(2):65.
  [5] 姚苏芩,王静.地图色彩的表现力[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12):199-200,205.
  [6] 乔俊军,胡冯伟,高珊珊,等.专题地图集的版面整饰设计与色彩装帧研究—《地图礼赞—献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J].地理信息世界,2019(1):113-120.
其他文献
摘 要:密封是保证航天器发射、运行可靠性及寿命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月球及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在极高真空环境下设备的密封技术。本文介绍了航天飞行器中针对流体泄漏问题使用的管阀特高压密封技术的密封原理,针对现有管阀特高压密封关键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力求为航天管阀特高压密封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航天器 航天管阀 流体泄漏 特高压密封技术  中图分类号:TB
摘 要:我国智能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各行各业逐渐开始走智能化的发展道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也在逐渐的智能化,本文就针对城市集中供热的智能化构建进行几点思考。首先对当前我国在城市集中供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然后针对为什么构建智能热网进行简单的解答,对供热系统所涉及的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最后对智能热网的设计、运行与调节进行详细的论述并进行最后总结,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提供简单参考。  关键词:集中供热
摘 要:现阶段,传统传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汽车智能化发展的要求,智能化传感器为驾驶人员提供了人机交互的优势,使得驾驶人员能在较为安全、舒适和环保的状态下运行汽车,从而为汽车的智能化和科技化提供有效保障。本文将对智能传感器在汽车电子技术中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智能传感器 汽车 电子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内信息技术、智能技术飞速的发展。建筑行业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自己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的市民不满足于日常的建筑居住功能,要确保建筑有更高的舒适度,安全性。因而,建筑的智能化就成为了建设行业的新发展趋势,智能建筑内部包含了很多的电气设施设备,弱电工程也是建筑中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智能建筑 弱电系统 问题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摘 要:M701F燃气轮机停机后,由SFC带动机组升速至710r/min左右,维持该转速运行,此操作称为高速盘车。本文系统阐述了高速盘车的作用、高速盘车投入有哪些限制条件、机组停机后高速盘车冷却投入的原则以及SPIN与GT SPIN COOLING的区别和联系等,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表明,高速盘车是燃气轮机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我厂机组长期运行以来很少执行GT SPIN COOLING,而SPIN执行情况
摘 要:在路面基层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是整体工程的重要核心内容,其能直接影响道路路面的整体工程质量。因此本文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使用的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工作原理,并结合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中常见问题,对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展开了探究,以期能够为相关施工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水泥稳定 碎石路面 施工质量 基层 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
摘 要:某厂家的某台机械设备内部的发动机上有一块涡轮叶片零件损坏后无法继续正常运作。本文针对损坏的涡轮叶片进行分析,通过增材制造方式进行重新制造,解决传统加工方式存在的技术难点。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扫描仪对损坏的涡轮叶片零件进行扫描、逆向建模并将扫描空间三维点云数据进行优化,设计支撑,利用3D金属打印机将涡轮叶片模型进行打印,最后将打印好的涡轮叶片零件再进行处理之后投入使用。  關键词:破
摘 要:为研究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施工图预算的意义,本文以某卷烟厂“十三五”就地技改项目为例,从三方面分析了EPC模式下施工图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如招投标阶段投标报价错漏导致后期施工图预算编制时易出现的问题、施工图预算编制过程中EPC项目承包人易采用的策略及施工图预算对工程变更及竣工结算的参考作用,并着重分析了EPC模式下施工图预算编制的意义,以期为EPC项目工程款支付、工程变更、竣工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