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型甘薯品种高产栽培因子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湖南省甘薯的种植密度、栽插期、施氮量、施磷量及施钾量与产量的关系,以徐薯22为试验材料,采用5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DPS:分析方法,对淀粉型甘薯品种高产栽培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徐薯22目标产量在2243.42kg/667m。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为:施N量9.63-10.37kg/667mz,栽插期5月23日~5月/27日,密度3965-4035kg/667m2,施K量19.31-20.69kg/667m2,旎P量28.36~31.64kg/667m。。
其他文献
活动背景    中华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是最富人情味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亮点。然而随着西方文明的渗透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传统的节日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外来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等日益抬头,传统节日正在被不断淡化。  前不久,韩国人抢先申请“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无疑给中国人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忘记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我们既然能够欢度西方人的传统节日,那么对于自己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上海申办世博会和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成功,我国酒店业进入一个新的黄金期,酒店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酒店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酒店专业人才,职业教育是提供高素质酒店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体系下存在着培养目标与饭店需求相脱节的情况,而“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提出,无疑缩短了校企双方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上的差距,使得学校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在传统单元分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仿真方法解决瓶颈机床的分组问题。采用着色Petri网,对生产系统建模。以BEA算法作为分组基础,经过仿真试验得到最终的单元分组结果。试验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学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正确定位的缺乏,对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定位信息技术课程的前提下,提出了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字】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教学     一、前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正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