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信息技术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结合教学中的几个案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带来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化资源;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它把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为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为设定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和技巧,提出了评估,反映任务的技能要求,与学生易于感知和真实的例子,说明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完成这一任务的演示步骤和要点,学生在理解所讲解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该任务,掌握所要求的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首先适用于学习操作性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工科专业的教学。例如,它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现有资源的限制,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通过传统和过时的操作演示设备,对新设备的现代发展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技术、新产品,缺乏了解,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对新技术的引进
[1]。同时,在教师的一般演示中,由于视觉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实现学生全部的观察和教学,从而影响到实际教学的效果。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引入信息教学手段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信息化教学法概念及特点
信息化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理念,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化需求的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思想、组织、内容、模式、技术、环境等方面的评价。在信息教育中,信息网络技术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技术和资源应用是目标。从技术角度看,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具有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教学;从教学过程、教学个性化、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活动、管理自动化、资源全球化、信息表征多元化是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教学方法。它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支持了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说明教学设计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同時,课堂教学技术的应用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如现在普遍采用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应用软件+仿真模拟软件+数字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2]。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化资源特点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是充分获取相应的多向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客观事物和各种一般的信息和知识的反思,是指教学活动和学习材料、学习工具、通讯工具和其他资源进一步加工生产或加工后的数字,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可以发现教学内容材料的相关知识,包括各种数字环境材料、课件、教材、网络课程和各种认知和情感处理和通信工具,具有数字化、网络传输的特点、快速检索、呈现多媒体化、组织超链接化等可共享且可互动的特点[3]。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基于多媒体教室的教学。主要教学资源包含计算机、投影仪、课件、视频、教学仿真软件、电子白板。在资源准备中,除必要的硬件条件外,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专业应用软件。多媒体教室教学模式有:(1)“讲解—演示—评价”模式。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主要过程,通过图片、视频等信息的呈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评价一般是通过课堂过程按课堂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的规则。(2)“演示—举例—归纳”模式。主要的过程是示范教师前一阶段的内容,并简要解释,然后通过案例加以说明,例如:典型电子应用产品等,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3)“预习—讨论—讲解”模式。主要过程是通过电脑显示的背景材料和预览相关的指导材料,并提出了教师和学生的一些问题,讨论彼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如线性集成电路的应用,最后总结出结论的老师。(4)“提问—求解—评价”模式。主要的过程是第一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最后用专业的软件工具解决问题。(5)“演示—模拟—验证式”模式。过程主要是老师介绍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程序作了简要介绍,并演示实验过程在投影屏上,然后模拟操作,通过专业软件模拟实现全面掌握工作原理,如各种应用电路PCB板设计制作等。最后进行原理性理论验证[4]。
2、基于网络教室的教学。主要教学资源包括计算机、投影仪、英特网、局域网、广播教学系统、课程信息教学系统。其中,课程信息教学系统包括备课库、学习资源库、教具等。它主要由图片、文字、声音、等丰富的教学资源组成。通过广播教学,教师将被发送到所有的实时多媒体学习资源,该群主赢得了学生个体,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多媒体信息监控,动态地选择和学生的指导和评价。网络教室教学模式有:(1)授课模式。主要过程为教师进行授课,学生听课,教师通过屏幕广播,边讲座、边操作,学生通过观看,观察教师的操作步骤。然后由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相关内容。(2)自学模式。学生通过网络调出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自己观看。教师通过监控软件,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动态。(3)练习模式。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4)讨论模式。在该模式下,师生之间可以交流信息,通过自由讨论学生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5]。
四、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主流,带来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机遇和学习在时间、数量、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信息,使课堂教学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这促使我们去适应时代的发展从教学理念、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教师必须充分掌握方法现在使用的信息技术,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全面实施,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场所的整合,做好教学工作,努力信息资源平台、资源建设,借助信息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自主研究、协作学习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与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刚.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任务驱动教学法效益[J].科技资讯,2014,(24):184+186.
[2] 周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教学方法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
[3] 白林.基于时效管控的广西电信精确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
[4] 栾东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5] 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07):57-59.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化资源;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它把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为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为设定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和技巧,提出了评估,反映任务的技能要求,与学生易于感知和真实的例子,说明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完成这一任务的演示步骤和要点,学生在理解所讲解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该任务,掌握所要求的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首先适用于学习操作性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工科专业的教学。例如,它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现有资源的限制,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通过传统和过时的操作演示设备,对新设备的现代发展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技术、新产品,缺乏了解,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对新技术的引进
[1]。同时,在教师的一般演示中,由于视觉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实现学生全部的观察和教学,从而影响到实际教学的效果。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引入信息教学手段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信息化教学法概念及特点
信息化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理念,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化需求的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思想、组织、内容、模式、技术、环境等方面的评价。在信息教育中,信息网络技术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技术和资源应用是目标。从技术角度看,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具有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教学;从教学过程、教学个性化、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活动、管理自动化、资源全球化、信息表征多元化是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教学方法。它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支持了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说明教学设计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同時,课堂教学技术的应用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如现在普遍采用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应用软件+仿真模拟软件+数字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2]。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化资源特点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是充分获取相应的多向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客观事物和各种一般的信息和知识的反思,是指教学活动和学习材料、学习工具、通讯工具和其他资源进一步加工生产或加工后的数字,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可以发现教学内容材料的相关知识,包括各种数字环境材料、课件、教材、网络课程和各种认知和情感处理和通信工具,具有数字化、网络传输的特点、快速检索、呈现多媒体化、组织超链接化等可共享且可互动的特点[3]。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基于多媒体教室的教学。主要教学资源包含计算机、投影仪、课件、视频、教学仿真软件、电子白板。在资源准备中,除必要的硬件条件外,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专业应用软件。多媒体教室教学模式有:(1)“讲解—演示—评价”模式。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主要过程,通过图片、视频等信息的呈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评价一般是通过课堂过程按课堂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的规则。(2)“演示—举例—归纳”模式。主要的过程是示范教师前一阶段的内容,并简要解释,然后通过案例加以说明,例如:典型电子应用产品等,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3)“预习—讨论—讲解”模式。主要过程是通过电脑显示的背景材料和预览相关的指导材料,并提出了教师和学生的一些问题,讨论彼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如线性集成电路的应用,最后总结出结论的老师。(4)“提问—求解—评价”模式。主要的过程是第一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最后用专业的软件工具解决问题。(5)“演示—模拟—验证式”模式。过程主要是老师介绍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程序作了简要介绍,并演示实验过程在投影屏上,然后模拟操作,通过专业软件模拟实现全面掌握工作原理,如各种应用电路PCB板设计制作等。最后进行原理性理论验证[4]。
2、基于网络教室的教学。主要教学资源包括计算机、投影仪、英特网、局域网、广播教学系统、课程信息教学系统。其中,课程信息教学系统包括备课库、学习资源库、教具等。它主要由图片、文字、声音、等丰富的教学资源组成。通过广播教学,教师将被发送到所有的实时多媒体学习资源,该群主赢得了学生个体,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多媒体信息监控,动态地选择和学生的指导和评价。网络教室教学模式有:(1)授课模式。主要过程为教师进行授课,学生听课,教师通过屏幕广播,边讲座、边操作,学生通过观看,观察教师的操作步骤。然后由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相关内容。(2)自学模式。学生通过网络调出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自己观看。教师通过监控软件,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动态。(3)练习模式。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4)讨论模式。在该模式下,师生之间可以交流信息,通过自由讨论学生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5]。
四、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主流,带来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机遇和学习在时间、数量、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信息,使课堂教学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这促使我们去适应时代的发展从教学理念、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教师必须充分掌握方法现在使用的信息技术,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全面实施,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场所的整合,做好教学工作,努力信息资源平台、资源建设,借助信息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自主研究、协作学习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与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刚.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任务驱动教学法效益[J].科技资讯,2014,(24):184+186.
[2] 周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教学方法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
[3] 白林.基于时效管控的广西电信精确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
[4] 栾东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5] 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0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