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十一)》若干要点解析r——从预防刑法观的立场出发

来源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o3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修正案(十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遵循问题导向,通过降低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年龄、增设新犯罪等弥补刑法处罚上的空白、调高相关犯罪的法定刑、加大对相关利益方的保护力度的方式,对近年来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当前的焦点议题进行积极回应,体现了刑法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要“与时俱进”这一积极一般预防的理念,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通过“犯罪化”“重罚化”来体现积极的一般预防理念所具有的边界值得关注,作为一般人行为指南的行为规范和作为司法人员工作指南的裁判规范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吕梁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的殷切嘱托,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控煤增气、降碳减污、协同增效、转型发展”工作思路,勇蹚转型发展新路,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稳步推进.rn一、稳住经济“基本盘”,低碳绿色转型发展扎实推进rn2021年1-11月,全市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由年初全省第9位上升至第4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均排名全省第2.
期刊
干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是大国间开展外空安全博弈的手段之一.国际社会关于干扰GNSS行为违法性的讨论刚刚开始,尚存较大争议.技术领先的国家,其对于GNSS干扰的防御、取证、核查能力都较强,就会倾向于一个认定干扰GNSS违法性的低门槛,从而为采取反措施或开展舆论战提供借口,这并不利于维系外空战略均衡.国际法并没有明文禁止干扰GNSS的行为,国际电信法、国际空间法的相关规定对界定其违法性虽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能得出干扰GNSS行为必然违法的结论.判断一个干扰GNSS的行为是否违反国际法,应当综合考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为做好新时代黄河流域保护治理指明了根本方向.坚持系统思维,就是要运用集成理念,增强一盘棋意识,坚持黄河流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本地治理与区域协同的统一,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全方位推进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今年是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100年前,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根据地创建人民政权,为建立新型政治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
期刊
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是省委站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太原市委、市政府对接“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战略、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头号工程.迎泽区作为省会中心城区和服务业大区,要按照省委、市委的战略部署,抢抓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抓项目、拓空间、强引领、优功能,做强“核心区、承载区、集聚区、引领区、休闲区”,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期刊
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正式投入运行.空间站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成功运行,除了需要航天科技的支撑,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相关法律的配合和支持.由于中国迄今为止尚未制定高位阶的外空立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中国空间站运行所涉及各项基本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应对建议,以保障未来空间站的运行能够更加顺畅.在围绕空间站的管辖权、宇航员及机组人员的行为守则,以及营救制度、责任制度等具体问题建构未来有关空间站运行的法律框架时,应当充分考虑维护中国自身的外空利益,同时确保空间站能够有序开放给世界其他国家开展国际合作,从而向国
近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9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期刊
“法学是不是科学”是个法学自我认知的知识学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科学与法学这两个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它的答案与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密不可分.这一论辩的问题意识最早发生在大陆法系的德国,论辩从现代开始一直沿续至今,成为推动法学进步的内生力量.对这一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有5位德国法学家,他们在不同的时代各以独特的方式推进了法学的进步.基尔希曼的贡献是摧毁了法学是纯科学的旧认知,耶林、施塔姆勒、拉伦茨、考夫曼则分别定义了不同的“科学的法学”:精神科学、正义论、法教义学和诠释学法学.历代法学家在坚持科学普适性与独立性的前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坚
期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要会议,也是指导我们以史为鉴、开拓创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新的动员令.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吹响了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提出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明确要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不可替代,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更加凸显,哲学社会科学的力量愈益强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社科界的桥梁和纽带,省社科联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