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迪:昨日孤独成就今世网红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7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电视剧《延禧攻略》的走红带来了收视狂潮,剧中考究的服饰和布景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各人物角色一改往日宫廷剧里鲜艳明丽的造型,低饱和度晕染的朦胧反而凸显出大气雅致的平和之美。追根溯源,这种色调最早出自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 (Giorgio Morandi)之手,在影视剧里借用西方艺术的元素却产生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事实上,莫兰迪的红遍网络绝非一时,时尚圈、设计界早已将其冠以一种风格,也就是风靡至今的“莫兰迪风”。
  贯穿他一生的尽是花朵、风景以及瓶罐,他是如何几十年如一日保持着这种单调的画风并且自成一家的?在普通人看来,莫兰迪的作品无外乎一些微不足道的日常之物,乍看不免让人感到枯燥,甚至费解。然而批评家那里,莫兰迪不经意营造出的神秘感却别有意蕴在其中。法国当代伟大诗人、艺术批评散文作者菲利普·雅各泰在《朝圣者的碗钵——莫兰迪画作诗思录》里推敲到了那些暗哑格调背后隐藏的玄机,“莫兰迪深深意识到人类的悲哀,同样深深意识到万物可能的湮灭。便可以想象他画作惊人的平静,这惊人平静背后同等的激越——无此,他便不会背负着走这么远。”
  在张扬个性的艺术界,无数创作者使出浑身解数在画布上描绘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在颜色、线条、光线、布局上各出奇招。欣赏过那些新奇别致的再回顾莫兰迪的作品,对比鲜明反差极强。那些排列整齐的日常物件像极了肃穆的纪念碑,以超然的姿态、无言的缄默抵御生活的荒谬,尘沙与灰烬融合的色泽直指生活的碌碌无为、卑微隐忍,甚至是悲观失望,如同一个被世俗掩埋的平凡人的一生……若是仔细推敲莫兰迪创作背后的诸多情感渊源,就不难看出其作品传达出来的那份寂静、孤独绝非空穴来风。

风格,即人格


  18世纪法国作家布封曾提出过“风格即人”的观点,也就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性格性情塑造了作品的风格,也就是“画如其人”,这点从莫兰迪的经历中就得到了显而易见的印证。生活的起承转合如齿轮般啮合着他敏感的神经。兄弟姊妹的夭折、双亲的去世改变了一家人原本的生活轨迹,只有拿起画笔才能忘记现实中的创伤。在大学教授版画的日子,他保持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有空就把自己关在画室,正是在那个局促黯淡的空间里创造出了無法取代、高度个人化的艺术风格。
莫兰迪的画作中始终贯穿着花朵、风景以及瓶罐,画作惊人的平静,在不经意间营造出的神秘感别有意蕴。

  莫兰迪的一生就像他笔下的那些场景,平淡至极毫无波澜。他一生都没离开过故乡博洛尼亚,只有少数几次旅行;一生没有过爱情,唯有在艺术上倾其所有。在变幻莫测的20世纪画坛,越来越多有着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受到大众和业界的青睐。当同时代的画家奔向大都市,游走于酒吧、沙龙等名利场、交际圈,莫兰迪则与世隔绝,隐居在画室,过着低调简朴、清心寡欲的生活。戏谑的是,这位半个世纪前足不出户的资深宅男开创出的色系,却在今天成了时尚界的宠儿,无论是彩妆、服饰,还是室内设计、秀场,“莫兰迪风”业已成为潮流中有着高度识别力的符号。
  那么,如此冰冷的色系为何会闯入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这似乎是莫兰迪给都市人奉上的一剂解药——还原生活的本色,抚慰劳碌的疲乏,为浮躁的性情降温。在他一生厮守的博洛尼亚,缓慢悠闲的生活节奏能让他有机会细细品味城市的韵味,体会空间之美。看遍了街道与建筑里温柔优雅的色调,他就将目之所及铺到了画布的底色上,长期养成的城市印记也就此塑造了他的创作模式。撇去世间的纷繁复杂和花哨怪异的主题、技法,回归到最朴素的日常之用,在色调、光线的反复试验中探索出一种极简主义美学。
  艺术创作难免跟风,然而在无人之境另辟蹊径可谓困难重重,不仅在接受度上多少受到质疑,也会引发业界同行的哗然。几乎所有创作者入门皆从经典入手,莫兰迪也不例外,从保罗·塞尚、安德烈·德兰到毕加索,从古典派、印象主义再到后印象主义派和立体主义。对他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塞尚,从人生态度到观察方式,从狂欢的虚妄之中脱身,享受孤独,但从不寂寞;反思外物并将其融入思考,提炼出秩序和规律。
  比起那些一味追求“新奇特”的艺术家,莫兰迪的视角完全是大众化的,删繁就简的空间层次布局,从普通的场景中营造出了不平凡的审美效果,如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所说的,以某种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特定的形式和形式关系激发了我们的审美情感。他把线条和颜色的这些组合和关系,以及这些在审美上打动人的形式称作“有意味的形式”,就是所有视觉艺术作品所具有的那种共性。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即是莫兰迪终其一生所探寻的,一种能让大多数人产生共鸣的、无迹可寻、接近宗教的神秘气质。

西方技法,东方意蕴


  莫兰迪从未留下任何创作笔记,通过这种简约风究竟想要传达什么也不得而知。这样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流,也曾令过往的评论家手足无措。雅各泰对莫兰迪禁欲式的作品留下了如此印象:“哪怕色彩淡化至极,哪怕形相消失殆尽,依旧是有气息在——仿佛我们在此能听到将死之人唇间嗫嚅着的临终遗言。”灰蒙蒙的色调令人窒息沉闷,静物组合之间的留白暗示着隔阂和距离感,含蓄内敛、克制谦卑的感觉酷似东方气质。
  有“20世纪最伟大画家”之称的巴尔蒂斯评价过莫兰迪的技艺:“他无疑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了,他把笔墨俭省到极点!他的绘画别有境界,在观念上同中国艺术一致。他不满足表现看到的世界,而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屏息凝神的自我修炼中,莫兰迪有意效仿中世纪的湿壁画,这门历经沧桑的古老艺术在他方寸画布上得以创新,厚重的颜料打磨出纹理质感,安静柔和、浑然天成毫无违和感,超凡脱俗的意境沉淀出诗意的遐想和永恒的意味。
  在平日数不清的光线试验中,与其说莫兰迪是个艺术家,不如说他是个沉湎于几何与数学的裁剪师,期待着在有限的画面上开创出无限的可能。不滿于画面的排布令他一蹶不振,有时却有意外之喜,大自然可谓最佳的拍档。他将静物放置在画面的中间,周遭留出大部分空间,他笔下所有作品都先铺上一层灰暗的底色,以此调和静物、布景、空白处的层次关系,在明暗与疏离之间,暗合了中国画中的“散点透视”,在平面上拓展纵深,增强了二维空间里的真实感,以西方的传统技法,意外呈现出了东方的意蕴。
  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在上个世纪中期提出了“零度写作”的概念,也就是在文中完全摒弃个人情感,通篇机械地陈述。“零度写作”并非对感情避而不谈,而是写作者的理性扑灭了炽烈的情感。如此静观的描摹也同样发生在莫兰迪身上,在他一生创作的千余幅作品中,除了静物和风景,再无其他主题,创作的对象颠来倒去始终是那些日常之物,在各种结构中探索光线和空间安排,画面却没有重复的时候,为静物画打开了全新的审美思路。
  网红风、高级灰、性冷淡……曾经被观众视为无聊至极的作品,如今被网友赋予了诸多富有想象力的代名词,所有物品无外乎纯粹的色彩以及被简化了的几何造型,比起给现实世界增添无限想象的那些画家,莫兰迪更擅长从复杂的形式中提纯,正如他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我们看到的现实更抽象,更不实在。我们知道,我们作为人类所能在物质世界里看到的,并不像我们理解的那样真正存在着。当然事物是存在着的,但是它没有其自身的内在意义,如我们所加诸其身上的那般意义。只有我们能知道杯子是杯子,树是树……”所有强加于静物的认知都来自观念的主观臆断和偏见,剥离了过往的经验,还原物质原本的样子,如此做减法的态度正是繁华喧嚣的今天复刻莫兰迪的原因。
  (责编:常凯)
其他文献
家住沙坪坝区土湾街道京华院社区的王长珍,今年9月主动退掉了每月535元的低保金,因为她在京华院10号附4号开起了米店,爱人到一物业公司当上了水电工,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市内一家报社实习这一切,都是在社区的帮助下完成的  在这之前,王家是典型的“零就业家庭”她1995年下岗,丈夫也于2000年6月下岗,没有了经济来源的一家人从2002年2月开始吃起了低保去年该区实施“乐业工程”,京华院社区把她家失业状况
对于“考试经济”,福建省的中小学教师叫苦不迭。原来,这些教师既要参加由该省教育厅组织的信息技术考试,又要参加省人事厅开展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前者列入继续教育的考核指标,后者与职称挂钩。问题在于,两次考试的内容大同小异,价格却不菲。“考试一次,一个月的工资就用得差不多了。”有人计算过,仅这两项考试,在福建省就能产生1亿多元的经济规模。  “考试经济”盛行,原因并不复杂,用时髦的话说叫做“权力寻租”
抑郁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疾病一样,本身并不会致使一个人选择放弃自己原本的生活、逃离家人和亲朋好友。社会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加剧他们的病情,甚至夺走他们的生命。抑郁症需要解放——需要我们开诚布公地谈论它的病理,撕下偏见和标签,让患者像治疗一场漫长的慢性胃炎一样,有勇气去寻求帮助。抑郁症污名化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曾经结识过一个非常优秀的意大利同学。和其他一到周末就买醉到深夜、一上课就死气沉沉的意大利大
英国作家茱莉亚·肖是《科学美国人》专栏主笔作者,在国际心理学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担任诸多军事和刑侦部门的犯罪心理顾问;她的这本书《记忆错觉》,被翻译成10多种不同语言的版本在各国出售。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是人类一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也是概念和价值观形成的基本元素。而
镇政府伙食团喂有一条狗。  它刚来的时候,还是一条饿得皮毛无光、走路打偏偏的小狗。伙食团的师傅看它可怜,舀了一瓢饭给它,它就留了下来。  俗话说:“猪来穷,狗来富。”伙食团的师傅图吉利没有撵它走,还给它取了个吉利的名字:“来宝。”  来宝一天天长大,金黄色的毛发,闪着油光。那皮毛,那身材,那体格,那神态……谁看了都觉得它是一条有来头的狗。  很多干部都喜欢它,没事的时候都爱摸摸它的毛、拍拍它的头。
一段时期,非公企业的党员有三怕,怕暴露党员身份业主有“看法”,怕参加党的活动影响本职工作丢掉饭碗,怕亮出身份变动工作时不自由。于是,他们甘当“口袋党员”。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党委对“口袋党员”真情关爱,使他们都变成了企业骨干。    “口袋党员”回到组织的怀抱    “如果你连党员的身份都不认,怎么会热爱工作的企业和岗位,这样的员工,我们不要!”唐德江在职工大会上要求公司“口袋党员”主动亮明身份
去年4月20日,渝中区法院以贪污罪一审判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某医院博士生导师周某有期徒刑5年。面对正义的判决,周某后悔不已。    商海遨游尽得意金钱蒙眼至沉沦    周某出生在重庆市彭水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高中毕业后,他下乡当知青,1978年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医科大学。4年后,他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工作后,他仍然抓紧学习,于1988年再次跨进重庆医科大学,攻读传染专业硕士学位。在以
从卖票到租船再到造船,在彭建虎创业“三级跳”中,南岸区政府可谓功不可没。这种政府作为,可能并不是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态,一句话,一个思路,一条信息,足矣。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点子、一个创意的背后,就是项目,就是商机,就是金钱。  什么是创意?创意实际上就是人的智慧,是人解决问题想出的好方法。由于来源于人们的大脑,常常表现为对事物具有超前性、高瞻性、新颖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认识,所以称之为创意。 
伴随着“嘀”的一声,智能钥匙房卡打开了这些百年酒店房门。透过窗格在拼花地板上的投影,伴着古董吊扇吹来的轻风,重又回到属于百年之前的某个花样年华的故事中。神威:環球旅行家,畅销书作家,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使者。旅游视频品牌《神会玩》《带路吧!神威》创始人与出品人。
石扬朋友:  你好!看完编辑部转来的信,我非常理解你的困惑和处境。你在信中将自己定义为“一个疲惫不堪的年轻人”,其实,在社会转型期,“疲惫不堪”的又何止你一个人,可以说,每个现代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疲惫”的问题。  社会进入转型时期,一个习惯了过旧式温情脉脉既定式“慢态生活”的人,当突然不得不面对一种全新的无法回避的“快态生活”时,内在的惶惑与不安是可想而知的。  当田园的清新恬静被膨胀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