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找到一个用iPhone4的男人,就赶紧嫁了吧,他从不夜不归宿,因为得回家充电。”一个冷笑话,说出了大量苹果设备用户的心声。智能机费电就算了,充电也是个麻烦事,谁愿意没事老把充电器插头带在身上呢?不过,在主板厂商们的改良设计帮助下,苹果设备的充电环境将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没有充电的假象
无论是iPhone4还是iPad/iPad2,它们的一生都只有一块电池相伴,无法更换电池。因此苹果对这些设备的锂电池提供了非常严密的保护。这种保护反映在充电环境中就更为具体了。
iPhone4的电池容量为3.7V/5.25Wh(约1420mAh),而iPad和iPad2则为3.8V/25Wh(约6600mAh)。前者的充电器规格为5V 1A(1000mA),而后者的充电规格为5.1V 2.1A(2100mA)。
目前USB2.0和USB3.0接口的标准电量分别为0.5A和0.9A,也就是说,它们是无法达到iPhone4和iPad/iPad2的充电环境标准的。
不过苹果也为iPhone4和iPad/iPad2设计了慢速和快速两种充电模式。iPhone4的快速充电需要获得0.7A(700mA),而iPad/iPad2则需要获得1A(1000mA)。这也就是为什么使用iPhone4充电器为iPad/iPad2充电时,也能看到“正在充电”提示的原因。同样,用iPad/iPad2的充电器为iPhone4充电也行,而且速度还会更快。如果电源输出端的电流无法达到快速充电标准,那么就只能使用慢速充电模式,顾名思义速度极慢,而且设备上会显示“没有充电”。
虽然现在的USB2.0接口大都是超标准设计,能够提供0.8A(800mA)甚至更高的电流量,但为什么iPhone4/iPad/iPad2插在上边仍然显示“没有充电”呢?原因在于iPhone4或是iPad/iPad2连接到电脑时,都会自动侦测扫描电源类型,苹果设备非常聪明而且也非常固执,知道现在连接的是USB接口,所以决定显示“没有充电”,并且减缓充电速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苹果设备插在电脑上很长一段时间后,电量会有些许增加的原因。
PC快充的原理
苹果设备实际上是在隐瞒充电的事实,而且故意减缓充电时间。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只有反过来隐瞒一下苹果设备了。
于是主板厂商们通过搭配一款软件透过特殊的通讯协议与苹果设备沟通,并且告诉它:您目前连接的不是USB接口而是充电器设备,而且可以获得0.7A(700mA)甚至更多的电流量。这下,苹果设备就乖乖进入快速充电模式,并在设备上显示正在充电。
这样的原理看上去蛮简单,而且还有点搞笑。不过对于主板厂商来说,却需要做较大幅度的产品改良。因为要想获得快充状态的电流量,主板的USB接口(USB2.0)实际上是工作在“过流”状态下,因此电路端需要有相应的改动,而且在目前支持快充的主板上,会发现主板的USB供电接口附近都会加载更多的保险丝。至于目前比较流行的关机充电功能,则对关机后唯一工作的+5VSB供电电路做了修改,让它能够从+5V取电,继而获得足够的电流(+5VSB仅能提供0.1A电量),而且用户也必须在关机前就接上苹果设备,才能获得关机后充电的效果。
各色充电技术对比
好吧,既然要深挖充电的秘密,我们也不妨对目前各家主板厂商旗下的充电技术进行对比分析。虽然技术原理和我们之前介绍的大同小异,但仍然存在一些差异。
其中华硕的AiCharger是目前可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不仅支持所有的USB接口,而且不同品牌的主板甚至是笔记本、台式机电脑上均可安装使用。
同时技嘉旗下的On/Off Charge也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它不仅有快充技术,而且目前技嘉大量型号的主板都采用了“USB三倍力”设计,将USB2.0接口的最大供电量由0.5A(500mA)提升至1.5A(1500mA),USB3.0也由0.9A(900mA)提升至2.7A(2700mA),能够给苹果设备提供更高的电流量,进一步加快产品的充电速度。
同样我们也能看到来自微星、映泰、华擎、精英等厂商旗下的快速充电技术。它们也都无一例外地支持关机充电。只是一些品牌限制了特定的USB接口或者仅能在自家主板上使用而已。随着苹果设备的日益普及,相信还会有更多主板厂商引入快速充电技术。
快速充电亦有技巧
上述各家厂商的快速充电技术无疑给广大苹果饭们提供了便捷快速同时又非常人性化的充电解决方案(关机充电)。不过苹果设备的充电,仍然是有很多技巧和注意事项的。
在此简单提醒,由于苹果设备的锂电池在低电量下使用时会影响寿命,因此建议用户在20%电量时就开始充电,避免设备长时间在低电量状态下工作。很多用户习惯了将电池用尽后再充电,但这对于苹果设备而言却会带来不小的损害。
同时,用户在充电时最好也不要同时运行负载较大的软件,如游戏等,因为这样会加重电池负担,使电池工作温度升高,进而发烫。高温同样也是电池寿命杀手,因此在充电时最好别玩游戏,也别打电话。
全新的快充技术虽然还是无法让用户彻底甩掉充电器,但至少也能让我们在充电时不用四处找插座,也不用过分担心电量问题而无法尽情受用iPhone/iPad游戏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没有充电的假象
无论是iPhone4还是iPad/iPad2,它们的一生都只有一块电池相伴,无法更换电池。因此苹果对这些设备的锂电池提供了非常严密的保护。这种保护反映在充电环境中就更为具体了。
iPhone4的电池容量为3.7V/5.25Wh(约1420mAh),而iPad和iPad2则为3.8V/25Wh(约6600mAh)。前者的充电器规格为5V 1A(1000mA),而后者的充电规格为5.1V 2.1A(2100mA)。
目前USB2.0和USB3.0接口的标准电量分别为0.5A和0.9A,也就是说,它们是无法达到iPhone4和iPad/iPad2的充电环境标准的。
不过苹果也为iPhone4和iPad/iPad2设计了慢速和快速两种充电模式。iPhone4的快速充电需要获得0.7A(700mA),而iPad/iPad2则需要获得1A(1000mA)。这也就是为什么使用iPhone4充电器为iPad/iPad2充电时,也能看到“正在充电”提示的原因。同样,用iPad/iPad2的充电器为iPhone4充电也行,而且速度还会更快。如果电源输出端的电流无法达到快速充电标准,那么就只能使用慢速充电模式,顾名思义速度极慢,而且设备上会显示“没有充电”。
虽然现在的USB2.0接口大都是超标准设计,能够提供0.8A(800mA)甚至更高的电流量,但为什么iPhone4/iPad/iPad2插在上边仍然显示“没有充电”呢?原因在于iPhone4或是iPad/iPad2连接到电脑时,都会自动侦测扫描电源类型,苹果设备非常聪明而且也非常固执,知道现在连接的是USB接口,所以决定显示“没有充电”,并且减缓充电速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苹果设备插在电脑上很长一段时间后,电量会有些许增加的原因。
PC快充的原理
苹果设备实际上是在隐瞒充电的事实,而且故意减缓充电时间。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只有反过来隐瞒一下苹果设备了。
于是主板厂商们通过搭配一款软件透过特殊的通讯协议与苹果设备沟通,并且告诉它:您目前连接的不是USB接口而是充电器设备,而且可以获得0.7A(700mA)甚至更多的电流量。这下,苹果设备就乖乖进入快速充电模式,并在设备上显示正在充电。
这样的原理看上去蛮简单,而且还有点搞笑。不过对于主板厂商来说,却需要做较大幅度的产品改良。因为要想获得快充状态的电流量,主板的USB接口(USB2.0)实际上是工作在“过流”状态下,因此电路端需要有相应的改动,而且在目前支持快充的主板上,会发现主板的USB供电接口附近都会加载更多的保险丝。至于目前比较流行的关机充电功能,则对关机后唯一工作的+5VSB供电电路做了修改,让它能够从+5V取电,继而获得足够的电流(+5VSB仅能提供0.1A电量),而且用户也必须在关机前就接上苹果设备,才能获得关机后充电的效果。
各色充电技术对比
好吧,既然要深挖充电的秘密,我们也不妨对目前各家主板厂商旗下的充电技术进行对比分析。虽然技术原理和我们之前介绍的大同小异,但仍然存在一些差异。
其中华硕的AiCharger是目前可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不仅支持所有的USB接口,而且不同品牌的主板甚至是笔记本、台式机电脑上均可安装使用。
同时技嘉旗下的On/Off Charge也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它不仅有快充技术,而且目前技嘉大量型号的主板都采用了“USB三倍力”设计,将USB2.0接口的最大供电量由0.5A(500mA)提升至1.5A(1500mA),USB3.0也由0.9A(900mA)提升至2.7A(2700mA),能够给苹果设备提供更高的电流量,进一步加快产品的充电速度。
同样我们也能看到来自微星、映泰、华擎、精英等厂商旗下的快速充电技术。它们也都无一例外地支持关机充电。只是一些品牌限制了特定的USB接口或者仅能在自家主板上使用而已。随着苹果设备的日益普及,相信还会有更多主板厂商引入快速充电技术。
快速充电亦有技巧
上述各家厂商的快速充电技术无疑给广大苹果饭们提供了便捷快速同时又非常人性化的充电解决方案(关机充电)。不过苹果设备的充电,仍然是有很多技巧和注意事项的。
在此简单提醒,由于苹果设备的锂电池在低电量下使用时会影响寿命,因此建议用户在20%电量时就开始充电,避免设备长时间在低电量状态下工作。很多用户习惯了将电池用尽后再充电,但这对于苹果设备而言却会带来不小的损害。
同时,用户在充电时最好也不要同时运行负载较大的软件,如游戏等,因为这样会加重电池负担,使电池工作温度升高,进而发烫。高温同样也是电池寿命杀手,因此在充电时最好别玩游戏,也别打电话。
全新的快充技术虽然还是无法让用户彻底甩掉充电器,但至少也能让我们在充电时不用四处找插座,也不用过分担心电量问题而无法尽情受用iPhone/iPad游戏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