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致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123456789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致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并结合全身疾病诊断为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致CSC 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双眼发病.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后极部均有神经上皮脱离,伴有色素上皮脱离者6眼,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多发性萎缩2眼,伴有黄色纤维素样渗出14眼,伴有大泡性视网膜脱离4眼.FFA后极部见单个渗漏点4眼,多个渗漏点20眼;伴有色素上皮萎缩条带2眼,伴有视网膜下大量积液4眼.OCT检查提示24眼存在单发或多发的神经上皮脱离伴/不伴有色素上皮脱离,其中6例患者有神经上皮脱离伴下方高反射信号.12例患者中,肾脏移植术后2例,多发性硬化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肾病综合征2例,脱髓鞘疾病1例,另外2例患者因发热或者其他原因在当地输注过大剂量激素.结论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致CSC对患者视力的损害极大,其典型的眼底特征可帮助诊断,对此类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便于早期发现,避免出现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Hb)水平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入院3 d内Hb、血浆白蛋白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依据患者入院3 d内Hb水平,将124例患者分为Hb <90 g/L组、Hb 90~ 99 g/L组、Hb 100~ 110 g/L组、Hb >110 g/L组;再按患者入院3 d内白蛋白
近年来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作为新的临床疾病概念被提出,受到广泛的研究与关注。由于胰腺为该病受累器官,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受损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AIP合并糖尿病的相关研究较少,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病理和治疗仍尚未明确。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评估、治疗监测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师识别和区分AIP继发的糖尿病并进行相应治疗。
目的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硅油取出术前后应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黄斑部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RRD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手术视网膜完全复位者29例(29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3.84±1.71)个月。男16眼,女13眼。平均年龄(47.62±13.25)岁。硅油取出术后平均BCVA (logMAR)为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