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特色产业 谱写甘肃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

来源 :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稳,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壮大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价值链,促进第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从我国人口、土地、资源等国情出发,发展现代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是“四化”同步的客观要求,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路径,是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甘肃立足省情实际,依托资源禀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西北高原环境条件发展地域特色农业,建立甘肃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现代绿色有机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甘肃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按照农业品牌层级结构与信息化运营机制,统领地域特色农业发展,建立甘肃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农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甘肃地形地貌多样、气候类型多样、土地种类多样,有利于地域特色农业的差异化发展,造就了全省农业生产多样、农产品品种多样、农业经营方式多样的特点。打造了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三个国家级示范区,突出发展草食畜、苹果、蔬菜、马铃薯、中药材和玉米制种六大特色产业,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
  甘肃特色产业发展坚持从品种结构、生产結构和区域布局三个层面上进行调整,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合理确定主导产业,调整优化生产结构,推进特色布局、深度开发和专业化生产,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总量和整体规模明显提升,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酿造原料等一批位居全国前列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市场知名度不断增强,逐步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甘肃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原夏菜、“西菜东调”、优质苹果、中草药材生产基地。全省特色优势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一半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源于特色产业的收入明显提高,约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三分之二,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特色优势产业面积达到2919.84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5.76%,其中蔬菜820.5万亩,苹果441.35万亩,马铃薯1026.24万亩,中药材435.75万亩,制种196万亩,形成了天水市、甘州区、肃州区、安定区、凉州区等8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04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各示范区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及农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均有大幅增长,成效显著。比如甘州区构建的“一核、六园、多基地”发展模式;肃州区规划先行、高标准建设非耕地设施蔬菜产业园等“一区千园”的“肃州模式”;安定区的“小土豆、大产业”的发展模式,等等,以各自不同方式推动了地域特色农业的科技示范与推广。
  今后一定时期将是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和政策窗口期,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保障能力”,贯穿“三农”工作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融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地域特色明显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增进人民福祉,是当前各项工作中的基础性、底线性任务。
针对应用于深水环境的六自由度水下机械臂,首次基于迭代Newton-Euler矢量力学方法和Morison方程建立了静水条件下考虑流体阻力的六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各关节流体
夏日炎炎,激情高涨,扶贫攻坚战役正在陇原大地如火如茶地进行。2017年我省全年减贫6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6%,6个片区县、13个插花县申请摘帽。目前,全省还有189万贫困人
前些天,汽车业内人士几乎都在关心一个事——一季度销量。不是因为销量太差了,而是因为销量出人预料的好。这让很多人心里没底。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技术分析不同负载模式下上颌全牙列远移过程中各牙齿的运动趋势及生物力学原理。方法:建立鼻上颌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颧牙槽嵴区微种植钉,垂直
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化的转型,杂志成为一种出版文化现象。杂志发刊,常常通过撰写创刊词来表明其办刊思想。在杂志封面、版面等各方面的设计上也会根据其具体的内容,展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