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救的姜卓君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ilsw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起:《八分钟的温暖》《新笑傲江湖》《出走人生电台》剧照
从小到大她的心里一直装着悲伤的记忆,肩上一直扛着沉重的担子。

  在《演员的品格》的一次采访中,姜卓君直言,自己是个不快乐的人,她觉得快乐很难,但是也正因如此,她希望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
  表演老师李雅菂曾经和她说:“你身上萦绕着一股悲伤的气息。”听了这话,姜卓君愣愣地点点头,紧接着眼泪就掉下来了。从小到大她的心里一直装着悲伤的记忆,肩上一直扛着沉重的担子。
  这些,来自她的家庭。
  姜卓君的爸爸思想非常传统,他固执地认为女孩是无用的。自姜卓君记事儿以来,爸爸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强横的态度,就仿佛是弥漫在这个家里的雾霾,遮蔽了阳光,还呛得她喘不过气来。
  从小到大都会被爸爸打骂,大概小学六年级开始,姜卓君就被爸爸要求每天早起做饭。“我六年级以前头发一直很短,因为我爸经常会在打骂完我以后,把我拉去理发店,让理发师用推子把我的头发剃掉。”
  透露这些情节,对姜卓君来说很难,但她叙述时的语气却没有很大的波澜。听者反而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这些事在她心底被反反复复地洗刷过无数次。
  在姜卓君16岁的时候,家里迎来了妹妹。姜爸爸终究没能如愿,但不知为何,他却把妹妹当成儿子一样疼爱,不打不骂,竟还会和姜卓君提起这一点。
  强大的反差让姜卓君感到无所适从,以至于有时会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大学毕业以后,姜卓君很少回老家,她不喜欢那种“多余”的感觉,明明那也是她的家。“我爸妈总会跟我说要努力挣钱养妹妹,那是我妹妹没有错,可我还是想问一句:凭什么?”
  年纪尚小的时候,压抑的生活让姜卓君产生过轻生的念头,而且不止一次。“就是覺得活着没劲啊。”她轻叹了一口气,“所以我说,表演这东西它救了我。”
  在学表演之前,姜卓君完全不能接受爸爸的态度和做法,也很难承受自己所经历的人生。对这所有的一切,她都特别恨。后来,她通过表演了解了一些有关人性的知识,她学会了反逻辑地思考问题,然后开始能够想明白一些事情,也能够和过去的经历和解了。
  虽然性格和想法不再那么偏激,但姜卓君还是憋着一股劲儿想要证明自己,向所有人,尤其是她的爸爸。可爸爸却对她说:“你不用证明,你不懂!”
  “他这句话说的,好像我们家有皇位需要继承。”姜卓君无奈地干笑了两声。不管怎样,她还是想要证明自己,证明女孩也是有用的。

阳光洒落


  大概是因为一直生活在家庭的重压之下,高二以前的姜卓君从来没有好好想过自己将来要做什么。直到高二下学期,一位学姐带她去听了一节针对艺考生的表演课,她两眼放光,觉得太有意思了,仿佛在灰暗人生中找到了一扇可以透进阳光的窗子。
  听完那节课以后,姜卓君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满是激情地跟她妈妈说,终于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了,终于找到目标了。她大声宣布:“我要学表演!”
  说到这里,她停了停。我问她,然后呢?她憋着笑说,“然后,我被打了。我妈说我不好好学习,净想些乱七八糟的。”   不过,与生俱来的倔强和青春期的叛逆,让姜卓君打赢了这场关于高考志愿的“战役”。她作闹了很久,最后哄骗她爸妈说,学表演能让她考一所更好的学校,等开学以后她可以申请转系。进了大学,自是继续地哄骗和拖延,总算熬到了从表演系顺利毕业。
“我爸妈总会跟我说要努力挣钱养妹妹,那是我妹妹没有错,可我还是想问一句:凭什么?”

  读本科时,姜卓君很用功,几乎每一部专业大戏的女主都是她,还是班里的班长。“大一的时候,我们表演系两个班特别团结,学风也特别好,大家经常一起熬夜拍戏、做道具,我到现在都特别怀念那段斗志满满的日子。”但是在大二被换了专业课老师以后,同学们的凝聚力不在了,好的学风也不在了。
  有很多同学本身也就是为了拿个文凭才学的表演,毕业后根本不会从事这个行业。但姜卓君不同,她喜欢表演,也需要表演,她不想胡乱地混日子。
  大三下学期,姜卓君去北京面试了孟京辉工作室,但是落选了。回去以后就有很多同学嘲讽地表示,外面的世界可没那么简单。听了这话,姜卓君的斗志更满了,“我特别倔,他们越是这样说我就越不想低头,我必须要做好。”于是,大三课程一结束,她就开始了北漂生活。
  姜卓君的爸妈本就反对她当演员,更不支持她只身一人跑去北京。但她还是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兜里揣着仅有的2000元。后来,妈妈还是心软了,给了财力支持。
  “我到现在都记得我拖着两个超大的箱子,在通往站台的楼梯上,看着马上要开走的火车,却不知道要怎么把行李搬下去,特别无助,眼泪就止不住地掉。”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回忆起来,姜卓君还会觉得鼻子一酸。
  等好心的叔叔们帮她搬了行李并在车上安顿好,她又想哭又想笑。出发成功的开心、即将开始追梦的激动、对未知的恐惧,所有这些情感,那一刻都在她心里交织着。
  到了北京,人生地不熟的,不经意间租了个很破旧的房子,也只好硬着头皮住了。好在姜卓君碰上了好机会,只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她就面试上了《新笑傲江湖》里的仪琳,签了光线传媒。“从那时开始,我才真切的感觉到自己真的有可能实现梦想。”
  拍了戏,签了公司,还为角色“献身”剃了光头,姜卓君回学校排毕业大戏的时候,不免又招来了几分嫉妒。闲话的内容都差不多,但这次,她没有那么生气了。“其实他们本质并不坏,只是缺少开始追梦的勇气,因为害怕去面对外面的世界。”毕业以后,姜卓君和同学们都能互相理解了,也都成熟了,关系便好了起来。
  “前阵子,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和我说,一定要加油,我代表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想,而是我们那两个班所有人的梦想。”现在,姜卓君是她们学校2017届表演系毕业生中,唯一在做演员的人。

还不是演员


  起步还不错,可往后的路并没有很顺。上一部戏杀青是2018年5月份,从《演员的品格》回来也快三个月了,到目前也还没敲定下一个角色。
  空窗期很磨人,姜卓君心里还是挺着急的。“其实,钱包更着急。”她很直爽,但说完以后,又因自己的直爽而露出一丝尴尬。
  “但至少我现在头发长了,哈哈。”姜卓君说这是她当下最满意的一件事了,说完她仰着头笑出了声,刚及肩的头发散了一些在脸上。她笑起来很明媚,但却笑得很克制,笑个两三声便收住。
  事实上,在面对面采访的2个小时里,她整个人都很拘谨。沙发只坐了二分之一,除了喝水便很少有其余的动作,两只手经常握在一起,眼光总是垂着。
  姜卓君接的第一个角色是饰演一位小尼姑,为此她剃光了头发。当时没觉得什么,剃就剃了,可是那部戏拍完以后,她开始犯愁,能有几个角色适合一个留着板寸的女演员呢?
  “和那时候比,现在试戏顺利多了,我就挺开心的。”着急归着急,姜卓君很懂得安慰自己。所以她说,她是一个“哭唧唧的乐观主义者”。
  演员是个很特别的职业,对演员来说,经历过的所有事情和所有情绪,在日后都会转化为创作角色的靈感来源。姜卓君懂得,所以在她看来,那些伤心难过的经历,包括成长的伤痛,追梦的坎坷,都是她宝贵的精神财富。她也从来没想过放弃,因为她不知道自己除了当演员还能做什么。
  “但我总觉得‘演员’这两个字很难说出口。”她抿着嘴,很努力地想了想,然后认真的说:“我觉得我还不是一名演员,我觉得我现在的能力和水平还配不上‘演员’这两个字。”
表演给了她最足够的存在感。当角色需要她,当镜头对着她,她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现在的演艺圈,几乎可以说是“人人都能当演员”。姜卓君抱着这样想法,完全在反其道而行。很有态度,也很有勇气。而这样的想法既源于她对表演艺术有着很强的敬畏之心,又源于她想要证明自己,所以对自己有着很高的要求。
  “我真的非常热爱表演,我很想留下好的作品,为我热爱的这份事业做点什么。”采访中,姜卓君把这话说了很多遍。但她总是说得很小心,因为在年轻人普遍缺少梦想的当下,这话听起来有些做作,也有些矫情。可是这才是正轨,不是吗?
  在《演员的品格》姜卓君被甄别的那期,节目组为将要离开的她配上了一行字:用生命热爱表演。“这句话把我抬得太高了,我不是特别认同。但我确实是只有在工作时,才觉得自己是活着的。”
  受家庭的影响,姜卓君很渴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她都很喜欢别人来“麻烦”自己,她需要那种“被需要”的感觉。
  恰好,表演给了她最足够的存在感。当角色需要她,当镜头对着她,她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可是对于新人演员来说,能够获得的角色和镜头,真的很少。
  在制度的管控下,在行业的反思中,流量已不再受人疯狂追捧,大环境也在日日向好。但是尚未出头的新人演员,依旧是被动的。再怎么紧握双手,还是难以掌控到自己的命运。
  原本,姜卓君不喜欢流量的束缚,她认为是流量淹没了许许多多拼命努力的新人演员。参加完《演员的品格》以后,她没那么固执了。
  “我当时被淘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流量不好,网友投的票数不多,直接拉低了我的整体分数。”起初她不太能接受,后来也慢慢释怀了。光有流量不行,但光有实力也不行,毕竟流量与实力并存的人也有很多。想通了这一点,姜卓君便明白了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行文至此,我想到了面对面采访中的一个小插曲:我帮她拧开了一瓶矿泉水。当时我只稍微一用力便拧开了,因为在那之前她已经用力拧了很久,只差那最后的一下。
  我感觉到,她其实可以的。
其他文献
【甲】  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霽天欲晓未明间,  满目奇峰总可观①。  却有一峰忽然长,  方知不动是真山!  【乙】  披仙阁上观荼蘼②  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仰架③遥看时见些,  登楼下瞰脱然④佳。  荼蘼蝴蝶浑无辨,  飞去方知不是花。  【注释】①可观:壮观。②荼蘼(tú mí):花名。③仰架:仰望花架。④脱然:舒畅喜悦的样子。  【丙】  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少善
2006年,作为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的一员,日本福冈幼稚园的教师林身江子来到我们幼儿园。林身江子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在南坪实验幼儿园工作的两年时间中,我们一直称她为林林老师。林林老师主要承担大班幼儿的美术和手工教学活动。尽管她在我们幼儿园仅仅工作了两年,可因为她的谦恭与智慧,使她成为了我们终身难忘的益师与挚友。感谢她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教育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与教育更深处的风景…… 
到加拿大观光,自然要到蒙特利尔市,到了蒙特利尔市,少不了要到闻名于世的“幽默博物馆”里幽默一把  蒙特利尔的幽默博物馆位于圣劳朗大街,由19世纪的啤酒酿造所改建而成它之所以闻名,得益于视幽默为人生精华的创办人洛松他让人领教幽默不止于听和看,还是体验一种过程分别以古今东西的文学艺术映像戏剧喜剧等为主题的16个展厅以及一间幽默课堂一间幽默名人堂一间幽默表演剧场,加上导游附带的生动表演,足可以让人感到自
【摘 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和其他孩子发生大大小小的矛盾。很多班主任在处理孩子之间矛盾的时候,很少去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经常会采用批评以及说教的方式快速地去处理问题,这样的处理方式会拉开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会让孩子学会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本文从一个教育案例出发,意在通过剖析平时班主任不合理处理孩子矛盾的问题,探讨如何运用倾听去处理孩子之间矛盾的方法策略,既让孩子把内心的情绪处理好,又能
【摘要】调研人员以对浙江省杭、甬、湖地区的调研为例,对发达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发达地区学前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状况相对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事业发展不够均衡、经费保障制度仍不健全、师资队伍水平差异显著、部分现有法规政策还难以得到有效落实等。基于此,调研人员就如何通过地方立法促进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地方立法;调研;
湖北老太郭梅兰到深圳给儿子带娃,但儿子家太小,与儿媳也常有摩擦,她做梦都想搬出去住。2017年5月,她偶然得知隔壁小区住户急寻住家保姆照顾瘫痪老人,决定揽下这活,白天带娃,晚上借住别人家,以避自家纷争,还能赚钱给儿子补贴家用。那么,这貌似可行却心酸的選择会发生什么变故呢?乡下奶奶进城带娃:拥挤的小家战火连连  2017年5月,程光明加完班回到家,母亲郭梅兰犹豫再三,对他说:“儿子,隔壁小区有个瘫痪
陈家云一家  王佳,湖南师范大学硕士。11岁时,父亲遭遇车祸身亡,半年后,母亲闪电再婚不久又因病去世,寄养在姨妈家的她,被讥笑是克父克母的灾星,屡遭欺负。还未长大,她已无处栖身。亲情断链时,那个与她相处不足百日的临时继父将带她回家。此后,父爱倔强泼洒:她读书,他供;她被骗,他拼命;她自暴自弃,他陪她走出命运阴霾……  等她收获完美人生时,蓦然回首,继父已经霜染两鬓。原来,父爱的付出最大的莫过于孤独
近日,一些城市的公办幼儿园采用公开电脑摇号的方式招生,以解决报名人数过多带来的公平问题。幼儿摇号入园,公平吗?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说公平。公平体现在哪里?机会——每一个幼儿进入公办幼儿园的机会均等,不存在入园歧视。公办幼儿园不再是公职人员的“后花园”,孩子进公办幼儿园也不再是公职人员的福利。从这个意义上讲,摇号入园也是一种进步,毕竟公平已经上路,且看得见,摸得着。  在摇号现场,可以看到很多复杂的表情
【摘要】选取武汉市8所幼儿园112名大班幼儿作为被试,对幼儿加减运算能力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幼儿笔算、口算、解答应用题和自编应用题四种能力之间均显著相关,解答应用题和自编应用题的能力低于笔算和口算能力。(2)幼儿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发展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孩的能力优于女孩。(3)省示范园和市示范园幼儿的加减运算能力发展优于私立园幼儿。  【关键词】大班幼儿;加减运算能力;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我很喜欢吃鱼,尤其是鲫鱼和鲈鱼。  但鲫鱼有很多鱼骨,吃起来很容易呛喉咙,相比之下,鲈鱼肉多,鱼骨少,一般来说,吃鲈鱼很难呛着鱼骨的。然而,在我的身上,却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每次呛鱼骨时,都是因为吃鲈鱼,这是为什么呢?  这让我自然联想到我数学考试时的情形。我是个有点粗心的人,似乎每次考试总要犯错才甘心,可我每次都错在顶极简单的题目上,在艰涩难解的数学题上却很少犯错。  这两件事看似毫不相干,实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