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肝损伤大鼠体内的分布及其治疗作用

来源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后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及其对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2-乙酰氨基芴(2-AAF)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经门静脉注射进行同种异体骨髓MSCs移植后不同时间,通过4,6-二醚基-2-苯基吲哚盐酸化合物(DAPI)标记、免疫组化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RY)检测等方法观察移植细胞分布,并通过肝组织病理改变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观察MSC移植对肝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 2-AAF可导致大鼠肝组织弥漫性损伤,移植后1 w和3 w肝组织病变减轻。移植后1 w受体鼠肝、肺及脾脏中均可见DAPI阳性细胞,移植后3 w仅在肝损伤大鼠肝内发现DAPI阳性细胞组成的细胞簇,形态与肝实质细胞相近;SRY蛋白检测结果与之一致。干细胞移植后1 w,移植组大鼠血清ALT较移植前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血清AST较移植前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血清ALB较移植前增高,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干细胞移植后3 w,ALT、AST以及ALB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2-AAF可造成大鼠肝组织弥漫性损伤,肝损伤环境有助于经门静脉移植的骨髓MSCs的定植,MSCs移植对大鼠肝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