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堂预习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x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前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释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注重课前的有效预习,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 课前预习 提高 效率
   “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是困扰中职语文教师的一大问题。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途径是多方面的,注重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之一。
   然而,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广泛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天天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但并没有具体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这样,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与习惯,而且使学生更加懒惰。没有有效的课前预习,没有学生对文本的前期准备,就没有高效的语文课堂。如何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内预习
   帮助学生学会预习,可安排在课内进行。教师要有具体的指导,并传授预习方法,细致地安排预习步骤。教师必须在学生预习前做到“三给”,即给时间、给要求、给方法。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完成“预习提纲”;然后,教师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模仿完成“预习提纲”。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教师就及时指出,并予以辅导;最后,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预习的要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完成“预习提纲”的编写和其相关的任务。反复训练以后,学生应当可以掌握预习的方法。
   二、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内容
   在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内容,体现出层次性、开放性,尤其要布置一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拓展性的预习作业。完成这一项要求的前提是教师必须首先走进文本、研读教材、精心设计预习作业,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途径去探究自主学习。
   三、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课前预习检查
   对于预习作业,教师往往有这样的想法:反正课堂上还会教,学生的预习作业有时间就看看,没时间就不看了。这样的想法会造成许多不利的影响。每位学生其实都有惰性,如果教师不重视学生的预习作业,学生的预习成绩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他们就会失去预习的热情,抱着反正老师不看,随便做做就行;反正课堂上老师还会讲的,我乱做也没关系的心态。这样的话,提高预习的实效性就成了一句空话。
   教师只有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学生才有认真做作业的动力。学生预习了新课的内容后,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教师如果能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语文预习的有效性。
   四、课外和课内相结合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预习作业都放在课余时间完成,即回家做预习作业。如果一直这样一成不变,学生就会产生倦怠感,而且也不能检验出学生真实的预习能力。因此,笔者除了布置课后的预习作业外,还会经常在课堂上或利用中午的时间,让学生当堂做预习作业,当堂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到预习当中去,才能在预习的训练中真正提高学生的预习水平。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也是学生交流学习的场所。充分的课前预习会让学生学习更从容,会让教师的课堂迸发出令人激动的精彩。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重视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并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大人说的话都是对的吗?爷爷说我抓来的蜘蛛有毒,是真的吗?多漂亮的小东西啊,好不容易从野外抓回来,真的要弄死它们吗?    张涛是我真正的铁哥们。星期天,爸爸带我俩去郊游,我们抓回来两只虎皮蜘蛛,一大一小。我俩都特喜欢,说好轮流养。  晚上,我高兴地给爷爷打电话:“爷爷,我太开心了,今天我们抓到了虎皮蜘蛛,我把它们养在小笼子里,可漂亮啦。”谁知爷爷说:“那可不行,它们有毒,赶快把它们弄死吧。”妈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