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会议口译的一种主要形式,交替传译广泛用于各类国际会议。本文运用错误分析理论,从非流利性产出、错译和漏译三个方面对译员在交替传译中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发现导致译员口译错误的根本原因以及纠正这些错误的方法。
【关键词】口译 错误分析理论 记者招待会 认知负荷模型
一、 引言
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语言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的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交际方式。口译工作极具挑战性,同笔译相比,口译具有较高的灵活度,其突出特点是速度快、现场性、时限性、独立性较强。在进行口译时,译员没有反复推敲的时间,更没有时间去查阅词典或工具书,虽然有时译员可根据现场等情况预测到口译的相关内容,但却无法预测到具体的细节,因此,口译员在原语与目的语的双向转换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失误,本文试以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以《广东咨询会》为案例,探讨交替传译中译员所出现的失误及克服这些口译错误的策略。
二、 错误分析理论的理论基础
错误分析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许多语言学家在“对比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理论,在美国曾一度流行继而备受冷落,然而在欧洲学者的长期应用和补充下,错误分析在波折中前进,冲破了二语习得的樊篱,发展成为有效的语料处理手段。
错误分析指的是对语言中不成功部分的出现,性质,原因和后果作研究的过程,它既有语言学理论基础,也有心理学理论基础。根据错误产生的心理学因素,戴维把错误划分为错误(mistake)和失误(error),错误是系统型的,失误则缺乏系统性;Corder从错误的形成先后将语言错误分为:形成系统前错误、系统语言错误、形成系统后的语言错误; Dulay
【关键词】口译 错误分析理论 记者招待会 认知负荷模型
一、 引言
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语言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的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交际方式。口译工作极具挑战性,同笔译相比,口译具有较高的灵活度,其突出特点是速度快、现场性、时限性、独立性较强。在进行口译时,译员没有反复推敲的时间,更没有时间去查阅词典或工具书,虽然有时译员可根据现场等情况预测到口译的相关内容,但却无法预测到具体的细节,因此,口译员在原语与目的语的双向转换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失误,本文试以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以《广东咨询会》为案例,探讨交替传译中译员所出现的失误及克服这些口译错误的策略。
二、 错误分析理论的理论基础
错误分析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许多语言学家在“对比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理论,在美国曾一度流行继而备受冷落,然而在欧洲学者的长期应用和补充下,错误分析在波折中前进,冲破了二语习得的樊篱,发展成为有效的语料处理手段。
错误分析指的是对语言中不成功部分的出现,性质,原因和后果作研究的过程,它既有语言学理论基础,也有心理学理论基础。根据错误产生的心理学因素,戴维把错误划分为错误(mistake)和失误(error),错误是系统型的,失误则缺乏系统性;Corder从错误的形成先后将语言错误分为:形成系统前错误、系统语言错误、形成系统后的语言错误; Du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