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磨砺,点滴进步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nnnn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一节公开课为主线,讲述了笔者在几次磨课中不断改进教学环节和策略,提高课堂效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以“发散性思维”“任务型教学”为中心展开了课例分析。
  【关键词】磨课 发散性思维 任务型教学
  所有老师在执教生涯中都会经历准备公开课、观摩课的过程,有人觉得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有人觉得这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课,我认为公开课是历练的过程,而不是演技的比拼,与其绞尽脑汁的包装一节貌似完美的课,不如把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疑惑呈现出来,在更多老师的帮助下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让讲课和听课的老师都有所收获,让自己的课成为一节有意义,有价值的研讨课。
  一个月前,拿到准备校级观摩课的通知后,我多次翻阅和研究教材,最终将教学内容锁定为人教版PEP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B部分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以一周七天为主线,用讨论学校课程和周末生活安排为两个分支练习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We have …和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Sundays? I often...这两组重点句型。而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讨论的是周末生活的安排和计划。
  在第一次完成教案后,我进行了第一次试讲,也就此拉开了磨课的序幕,下面我将对课程中的教学片段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次试讲。在课程开始,课前问候和每日汇报结束后我直接要求学生背诵了上一课时中的chant,由于小诗的最后一句话是Friday,Friday,my favorite day.我便由此提问:那么星期五之后是星期几呢?学生回答Saturday and Sunday,我抓住时机问道:Then,what do you have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在学生回答到“We have no class”以后由此引出本课的重点句型:Then,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学生反应:
  学生在回答出Saturday和Sunday后对于What do you do have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的意思不是很理解,还有学生将本节课的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和第一课时的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 混为一谈。甚至有学生当场为星期六和星期天设计了课表。等慢慢启发他们说出“没课“后,我才继续我的课程进度。
  听课老师点评:
  这个环节节奏不紧凑,不连贯,有断层,学生不理解老师的用意,答案总是徘徊在老师想要的线索以外,很不自然。
  个人反思:
  这种设计过于局限和僵化,课程的推进过于依赖某个答案,而这个答案在不同的学生身上的反应是不同的,多样的,这样一来就造成课程环节不流畅,拖延课程进度的问题。到底怎样启发学生才能水到渠成的呈现出本课的重点句型呢?
  “磨”后的课堂片段。课程开始,我进行了日常问候和每日报告。Daily Report中的What day is it today? 是本单元第一课时的重点知识。在课前复习既能温故又能为“知新”打下基础。热身运动中的daily English是我每节课必做的口语练习,内容一般由上节课的重点确立。本课中的what do you have on…? We have…是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内容,能够起到良好的过渡作用。最后我用第一节课中的chant对热身运动和复习做了总结。
  Chant中的最后一句话Friday,Friday,my favourite day成为向新课过渡的桥梁。我紧接着问What day is your favourite? 有学生很自然的说出Saturday Sunday。既然学生们说他们最喜欢Saturday 和Sunday,那么Why do you like Saturday and Sunday ?就成了水到渠成的问题。
  组内老师点评:
  这种导入方法收放自如,而且是在复习上节课知识基础之上开展的,“温故而知新”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这次教学设计中chant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既活跃了气氛,又总结了复习内容是用得很好的chant。
  个人反思:
  在授课过程中感觉自然而然的过渡,学生也没有上节课的压抑情绪,重点句型的呈现基本是在师生的谈话间慢慢展开的,不生硬;没有了对某个特定答案的依赖,因此课程进行的很流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蜕变和磨砺都是痛苦的,但之后的收获让人充实喜悦,将每次历练沉淀下来铸成一台台阶梯,站在上面就可以发现更多等待我们探索和钻研的课题。
  点滴磨砺,点滴进步;点滴积累,点滴成长。对每次磨砺心怀感激吧,正因如此,我们的思路才能更宽广,更活跃;我们的教学才能更成熟,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1版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戴俊霞,陈宗伦.当代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3]蒋丽珠.小学英语教材教法[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当一种生物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成为野生状态,并对后者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时,将这种现象在称为“生物入侵”.我国已成为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入侵
【摘要】衔接是英语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把衔接理论有效地运用到写作当中,可以提高写作质量。本文从衔接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衔接理论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启示,并就如何将衔接理论融入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所有帮助。  【关键词】衔接 连贯 大学英语 写作  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备受外语老师和语言学家的关注。英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小学阶段的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课堂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将评价贯穿整个课堂,落实课堂评价作用的最大化,笔者将结合译林版《英语》三下 Unit5 How old ar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我国又是农业第一生产大国.面对新农业发展的一系列难题,他跟随时代需求、立足科研、创新科研,为现代农业文明的发展注入活力,他为人
雪被誉为“冬之精灵”.它在微观世界的繁华与绮丽之美,委实令世人惊叹!伴随着近代微观摄影技术的出现,雪的绝世芳华逐渐展露在我们眼前.rn每一场雪都是“唯一”rn如果下雪时
【摘要】在初中英语学习中,枯燥的,以升学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方式是造成英语两级分化和厌学情绪等现象的主要原因。因而,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注重情感渗透是十分必要的,情感教育是英语教学的手段,同时也是目的,对学生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本文结合新人教版英语教材,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并给出一些教学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树立英语学习信心,使初中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得以形成。  【关键词】情感渗透
一、问题的提出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
【摘要】听力能有助于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在外交、经济、贸易、文化、旅游、科学技术等方面都与别国有着广泛的交往。而听在交际中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听力技巧 听力理解能力 听读相关性 精听与泛听  听力是英语学习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是考察学生从有声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中考和高考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建一步深入,在外交、经济、
【摘要】江苏省试点的注册入学在普通高职院校内开展,其中英语教育教学依然是注重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本文在这个大背景下,探讨注册入学背景下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方法,希望能够为注册入学的试点高职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注册入学 听说能力 培养  注册入学是和非注册入学相应的一种入学方式,主要的适用对象是那些高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学生,通过双向选择实现注册入学,继续完成学业的一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