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专业队伍建设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PV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推进,其工作任务将持续加重,这就对社区矫正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专业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通过对河北省B市A区的调查与访谈,发现社区矫正队伍总体情况较好,但存在专职工作人员数量较少、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专业背景单一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社区矫正;矫正专业队伍;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175-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从2003年开始进行社区矫正试点,2005年扩大试点,2009年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23.8万人,累计解除150.5万人,现有73.3万人[1]。2015年新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6.4万人,解除矫正49.8万人,全国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一直处于0.2%左右的较低水平[2]。2005年,河北省成为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省份,2006年B市的社区矫正工作也随之展开。据B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平台显示,截止至2014年10月底,B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3 869人,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为0.03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社区矫正把社区服刑人员的再犯罪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重大。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是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治、帮困扶助、指引示范的有生力量,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能力大小及素质高低都会影响到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程度,是社区矫正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打造高素质的社区矫正专业队伍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其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社区矫正专业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二、河北省B市A区社区矫正专业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河北省B市A区为例进行调查和访谈,以期结合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情况,发现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中的经验及不足之处,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截至2015年5月,河北省B市A区司法局共有在编人员31人,其中3人负责社区矫正,10人在基层司法所工作。A区一共有8个司法所,其中2个司法所有2人,其余6个司法所各1人。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负责本辖区内的社区矫正工作,构成了社区矫正专业队伍的中坚力量。据调查与访谈, A区社区矫正专业队伍总体情况较好,3名负责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及1名被仿的司法所工作人员均是党员,思想过硬,政治觉悟较高。4人均是本科学历,法学专业,专业素养较好,保证了社区矫正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A区的社区矫正专业队伍也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一)专职工作人员数量较少
  以A区Z街道司法所为例。A区Z街道司法所成立于1998年,由于编制等问题,只有1名工作人员,管辖9个社区,1个村。截至2015年底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51人,解除矫正36人,在册15人。B市A区2012—2014年的数据显示,A区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保持现有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数量不变,工作量必将持续增大,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数量较少的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
  (二)工作人员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
  A区司法局专职负责社区矫正的3人需要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调查,做好接收前、矫正中、解除前三个阶段的风险评估,负责入矫后社区服刑人员的档案管理,对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监督等。司法所工作人员负责管理所在辖区内的社区服刑人员。除此之外,司法所工作人员还承担安置帮教、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工作,日常还要分担乡、街道办事处的信访维稳、综合治理等工作,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很大。
  (三)工作人员学历层次较高,但专业背景单一
  A区司法局3名负责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及1名被访的A区Z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均是本科学历、法律专业。社区矫正工作不仅仅只涉及执法,还需要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治、心理矫治、帮困扶助等。伴随着社区服刑人员数量的增多,其构成必将日益复杂,其需求亦多样化,这就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法学背景强势,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领域空白,不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四)缺乏针对性强的深度培训
  被访的A区Z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谈到其经常会参加一些培训,如去听“司法行政大讲堂”,这些培训大都是对最新司法条文的解读,是常规的法律培训。专门针对社区矫正开展的培训比较少,尤其是深度培训还是空白,不利于了解、学习社区矫正领域最新的指导思想及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些好的工作经验也得不到交流和传播。因此,专门针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度培训有待加强。
  (五)考核规范有待细化
  A区司法所工作人员2015年之前在所在乡、街道办事处进行考核,2015年5月B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这些工作人员在区司法局考核。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考核只是一些常规化、表面化的考核,激励、奖惩机制不健全,不利于调动工作人员进行社区矫正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考核规范有待细化。
  三、加强社区矫正专业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增加编制,吸收专业人才
  吸收新鲜的血液是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努力增加人员编制,夯实基层工作力量。在招录新人的过程中,要做到公正透明,严格招录程序,配齐基层执法力量,以体现刑罚的严肃性,提高社区群众的安全感。社区服刑人员更需要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所以进行心理矫治尤为重要,对心理学专业的人才有所需求。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细致的分类,建立个人求职档案,管理学专业的人才更适合。与社区服刑人员直接接触,帮助其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困难,社会学及社工专业的人才更有优势。因此,应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吸收与现有工作人员专业背景具有互补性的人才。   (二)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以便矫正工作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快速投入到应急行动中。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必须热爱社区矫正工作,有爱心,有责任感,具有奉献精神,忠于职守,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尊重社区服刑人员的人格尊严,使其树立重返社会的信心。因此,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职业道德观等综合素质十分关键,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3]。
  (三)加强科学管理与科技引进,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管理是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性别、年龄、犯罪原因、犯罪类型、主观恶性等进行细致的分类,并制订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在此基础上,还要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适时调整分类,修改矫正方案。这些工作一旦做好,接下来的矫正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矫正效果。此外,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如手机定位、全球眼、电子围墙的应用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4]。在今后的社区矫正工作中,要注重先进科技的引进,以此节约人力资源,实现矫正效率最大化。
  (四)加强针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度网络培训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如果不参加培训,知识储备得不到更新,就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区矫正工作。鉴于B市A区司法局实际情况,将负责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专门抽调出来进行长期的集中学习不具有可行性,短期的表面化培训又达不到提高工作能力的效果。鉴于此,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深度培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通过网络视频深度学习社区矫正理论、前沿动态、社区矫正工作的先进方法和经验、典型案例分析。网络培训具有可重复性,可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观看,巩固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网络视频培训涉及案例,需要对外保密,相关工作人员只有输入工作代码、密码方能观看。
  (五)制定精细的考核规范
  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有利于贯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激发创新意识,激励工作人员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考核不应流于形式,应精细可行。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考核应客观、公正、透明。对社区矫正工作中钻研业务、有理论突破和改进方法、对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成功就业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对社区矫正工作中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贪污受贿,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工作人员给予惩处。考核结果可细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类,对优秀层次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对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充分发挥考核的作用,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姜爱东.狠抓落实 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J].中国司法,2015,(3):17.
  [2] 我国深化社区矫正改革取得重要成果,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间再犯罪率0.2%[EB/OL].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官网. [2016-02-15].http://www.moj.gov.cn/sqjzbgs/content/2016-02/15/content_6482088.htm?node=30092.
  [3] 天津市司法局课题组.关于创建社区矫正专业队伍的研究——以天津市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发展为视角[J].中国司法, 2014,(4):69.
  [4] 张凯,朱晓杰.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河北省的调查[J].学理论,2015,(6):65.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硕士生扩招以及经济发展等原因,我国经管类研究生尤其是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日益增多。我国在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依然存在一些欠缺。因此,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梳理当前我国高校关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育质量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探索与实践
期刊
摘 要: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凭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把乡村环境保护与整治、发展绿色产业、注重文化传承、创新管理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抓手,积极构建“产业优、生态美、机制活、百姓富”美丽乡村建设格局,是对“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成功探索,其实践经验富有创造性、体现系统性,反映规律性,具有示范性。  关键词:“大陆阿里山”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思考;永福镇  中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经济条件和出游观念的不断提升,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伴随着人们旅游次数增加,传统的旅游形式、记录形式逐渐被人们放弃,开始寻求一种彰显个性时尚的旅游体验。于是“边走边拍”成为人们记录旅行美好时刻的一种选择。因此,个性化的定制版“边走边拍”旅游模式将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也将会是市场的主流。  关键词:定制旅游;微电影;记录旅行  中图
期刊
摘 要:以中部省份为研究区,选取2000年、2006年、2012年的各省、市(州)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各市经济增长情况,将中部6省87市划分为4种经济类型区,并构建了5个指标体系对整个中部地区各经济类型区、各省内部各经济类型区和省域层面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进行阶段性分析。研究发现:(1)各市呈现出多数发达市发展较快而落后市发展相对缓慢的特征,市域经济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发展态势。(2)
期刊
摘 要:在转变政府职能,创建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紧密贴合“四个创新”举措,加强项目管理,规范资金核拨流程,努力探索、不断总结,利用高新技术搭建起一套结构严谨、内控逻辑严密的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平台,实践总结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实用、高效、接地气的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之路。  关键词:深圳光明区;科技化管理;财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2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形势下市场竞争的加剧,高校校办企业既要保证资产安全,又要提高竞争优势,为实现这两大目标,加强内部控制势在必行。借鉴H高校的案例,分析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校企业;校办企业;内部控制;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017-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校办企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境游自由行已经悄然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时尚。通过研究中国居民“日本自由行”这一旅游消费行为特点,可以学习和借鉴他国发展旅游的经验,以期改善我国相关旅游设施及服务,使之更好地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 旅游消费行为;自由行;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113-02  伴随着
期刊
摘 要: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从三者产生入手,分析区别和联系,为企业制定和实施有关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规范和措施提供依据,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整合框架。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016-02  导论  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山东盖世国际物流集团三个物流园区的调查研究发现,该公司的发展在日益激烈的物流市场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物流园区现有基础设施落后、竞争力弱;第二,物流园区缺少交通规范化管理,安全隐患高;第三,物流园区内个别投资成本高的仓库利用率不高;第四,物流园区盈利模式单一,利润空间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第五,物流园区内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政策扶持体系有待完善。就此展开论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期刊
摘 要:保护建筑遗产的核心是保护建筑遗产的原真性,因而对建筑遗产进行改动、重建、损毁以及小型工程的控制和处罚是建筑遗产法的核心。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建筑遗产一旦被非法改造、拆毁,其本身的历史意义就会丧失,而且无法补救。应借鉴《纽约城市地标法》,严格对建筑遗产建造、改动、拆毁的控制,从资格审查向行为审查转变。  关键词:城市地标;建筑遗产;资格审查;审查转变  中图分类号:DF36 文献标志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