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ERCP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意义

来源 :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y2673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3例临床表现为单纯胆囊良性疾患的病人行术前ERCP检查,成功率为93.5%。其中发现胆道变异5例(5.7%),合并胆总管结石6例(8.5%),并在术前行内镜乳头切开取石术,88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对其ERCP影像特点与术中难易程度关系的分析,提出ERCP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选择病例,判断术中操作的难易程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内镜乳头切开取石与腹腔镜胆囊切除相结合是目前处理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从1983年至1993年共对22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进行了手术切除治疗。根据肿瘤的不同情况(如大小、位置以及与肝脏大血管的关系等)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肿瘤的膜外剥除、肝段切除、肝
经胆道镜定向等离子体冲击波碎胆石30例报告陈炯,谷新珠,徐洪顺,徐瑶(安徽省立医院外科合肥230001)我院自1992年4月以来经胆道镜用定向等离子体冲击波碎胆石30例获得成功,结石取净治愈,无并发症。现
“T”型管拔除后胆漏9例分析陈宜亭,陈土根(皖南医学院弋矾山医院普外科芜湖241000)适时拔除“T”型管是总胆管探查术后的常规操作,虽然目前对拔除“T”管的时机已有较统一的认识,但由于病情
在42例成人肝脏标本上,研究了肝尾状叶的形态、动脉分布、静脉和肝管的引流途径以及门和蒂。尾状叶间跨于肝左、右叶之间,是相对独立的部分,常有三个突起即尾状突、乳头突和下腔静
经皮肝穿置管引流硬化剂治疗肝囊肿21例孙学军,徐学汇,黄凤瑞,潘龙文,王宏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潍坊261200)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4年4月,对21例肝囊肿采用B超引导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注入10%四环素利多卡因溶
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赵振蒙,胡梅,王宝明)(解放军第四六七医院石家庄05008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病人有近半数并发感染性休克,老年人AOSC并感染性
体外分离,扩增培养10例肝癌TIL细胞,用MTTI地检测8例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8例TIL显示对自体肿瘤细胞,ASMMC-7721和K562细胞株的明显杀伤活性,并在培养30d内抗瘤活性呈现逐渐增强
933例胆道残余结石患者,采用经T管瘘道非手术取石,效果满意,无并发症,本方法操作简单易行,适应证广,痛苦少,安全可靠,一次性取石成功率高。对不同情况的胆道残石,可采用多种措施取石。
为了探讨结石对胆囊粘膜的病理影响,观察107例胆囊结石患者结石的性状、大小.对新鲜胆囊粘膜上皮用单克隆抗体癌胚抗原(CEA)标记,观察CEA的存在、程度、分布,分析了胆囊粘膜的病理改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