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周围再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术后有45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周围再骨折现象纳为研究组,其余75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分析老年患者经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内固定周围再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
【机 构】
:
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 骨科,河南郑州450052;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 骨病一科,河南郑州450052;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 骨病二科,河南郑州45005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周围再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术后有45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周围再骨折现象纳为研究组,其余75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分析老年患者经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内固定周围再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中年龄>75岁、未进行术后功能锻炼、主钉因素、骨质疏松分级为4~6级(严重)、未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r=0.239,P=0.009),未进行术后功能锻炼(r=0.246,P=0.007),主钉因素(r=0.217,P=0.017),骨质疏松分级(r=0.355,P75岁(OR=2.737,95%CI=1.278~5.836)、未进行术后功能锻炼(OR=3.187,95%CI=1.345~7.553)和抗骨质疏松治疗(OR=2.630,95%CI=1.210~5.720)、主钉因素(OR=2.667,95%CI=1.172~6.067)、骨质疏松分级为4~6级(严重)(OR=4.669,95%CI=2.054~10.404)是导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内固定周围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PFNA术后发生内固定周围再骨折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内固定周围再骨折的发生.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討Supercapsular Percutanously-Assisted Total Hip(SuperPATH)入路和直接外侧入路(direct lateral approach, DLA)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20年1月至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行THA治疗的95
【摘要】 目的 探討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水平与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120例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评分,将其分为NRS2002≥3分组、NRS2002<3分组,选择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研
【摘要】 目的 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用揿针联合加巴喷丁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甲钴胺、维生素B1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揿针治疗,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并记下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 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摘要】 目的 探究術后早期被动康复运动对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镜下手术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8月接受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肩袖撕裂患者76例,使用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手术后进行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被动康复运动干预。在干预前(手术结束后)及干预2周、干预6个月后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对患者进行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討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量化评估脑卒中后下肢痉挛偏瘫患者跟腱(AT)硬度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0月接受康复治疗的3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偏瘫患者,患侧为病例组,健侧为对照组。利用灰阶超声及SWE技术分别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健患两侧及治疗3周后患侧AT的厚度及最大杨氏模量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前患侧AT的最大杨氏模量值高于健侧,
【摘要】 目的 比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神经内科入住的100例有抑郁症状的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n=51)和阿托伐他汀组(n=49),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