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16的周燊是吉林省实验中学初中部的一名毕业生,初中毕业了,大多数的同学都利用难得的假期在忙着放松,周燊却在家里“闭门谢客”,从早上四五点钟就开始伏案写作一直到晚上十点多钟,期间除了吃饭、上厕所,她几乎“与世隔绝”,原来她正忙于自己的第二部小说的疯狂写作中。我几次打电话约她见个面,都被她妈妈婉言谢绝了,说周燊的创作正到高潮处,千万不能打扰。
6岁作诗歌的天才少女
有人说周燊是个天才少女,这一点儿也不过分。她6岁写诗,10岁时就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彩色的孩子》,并有7首诗歌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和配套读本。
周燊的母亲汪平说,周燊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很强的创作欲望,尤其对诗歌特别感兴趣。“孩子两岁时,在一次带她出去玩时,她看到天空中有一架飞机飞过,张嘴就说了三句话:‘飞机领着太阳跑,我给飞机讲故事,飞机不听就走了。’仔细品味一下这三句带着童趣的语言,还真有点诗歌的味道。”母亲说道,“后来为了开发她这方面的潜能,我就给她买了好多书,有漫画也有童话。”
一头扎进安徒生、格林童话世界里的周燊就像一条快乐的鱼儿,畅游在那个充满童真、奇幻的世界,再也不想出来了。家里的那些书都被她翻烂了。 “从6岁起,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她进行创作,不管写得好不好,都留作纪念。”谈及当年的做法,汪平很庆幸。她说,当时也没想太多,只是后来孩子越写越好、越写越多以后,才萌发出了发表和出版的想法。
小学三年级时,周燊的第一本诗集《彩色的孩子》问世了,诗集共包含66首诗歌,是从她6岁到10岁四年间创作的全部400多首诗歌中精选出来的。周燊的诗歌充满灵性,创作的过程也颇为有趣。一次母亲汪平领着周燊出去玩,那天天很热,汪平就给周燊买了一瓶矿泉水。周燊咕噜咕噜就喝起来,谁知喝着喝着,周燊看着瓶子里的水发起呆来,原来,瓶子里的水瞬间给她带来了灵感,一首清新雅致的小诗《读海》诞生了:
大海很静很静
可以看见里边的鱼儿
如果鱼儿身上带着字
就让礁石读写
大海很蓝很蓝
蓝得让我产生一个问题
如果海浪上带着字
就让海鸥读写
大海很美很美
美得让我无法想像
如果沙滩身上带着字
就让海风读写
是的
我知道大海是一本
永远读写不完的书
天知道,周燊是从没见过大海的啊。后来这首《读海》连同另外两首诗被选入了小学《语文》教材,其他四首被编入同步课堂读本。
第一本诗集出版后,极大地鼓舞了周燊的创作热情,她的诗歌先后在《诗刊》、上海的《小朋友》、香港德《大公报》、《语文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其诗歌、童话等文学作品多次获全国、省、市文学奖。2004年,13岁的周燊被吉林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成为该协会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一位会员。
急速创作《多麦家族》
13岁,周燊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她又利用两个月的暑假时间让人称奇地创作出一本14万字的小说。
周燊说,她平时非常喜欢看一些带有奇幻色彩的童话故事,看得多了,自己也便有点跃跃欲试的想法。她最开始创作小说《多麦家族》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写成一个多少万字的长篇,但写着写着就有点欲罢不能了,一个又一个的灵感在她头脑中不停地闪现。
那一年的夏天非常热,小周燊安静地坐在写字台前,一坐就是一天。“对于那么小的一个孩子来
说,这样的意志力是非常惊人的。”母亲回忆说,她经常能够看到小周燊的T恤、裤子都被汗水浸透。有时父母不在家时,周燊就拿出半个西瓜用勺剜着吃,又当饭又当水。每当母亲看到女儿这样,真是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女儿让她看到了希望,担心的是怕女儿的身体熬不住。
仅仅一个多月过后,一部14万字的小说就一气呵成了,算起来每天周燊都要写至少四五千字,写作速度惊人。由于小周燊还不习惯用电脑打字,所有的文稿都是手写的,一共写了5大厚本。谈到《多麦家族》的创作灵感,周燊说:“创作前我并没有刻意去构思什么写作提纲,当然写作前已确定了人与自然的主题和主人公,伴随着当时的灵感一鼓作气将故事写完。在写作过程中大脑里面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个个画面,那些画面感觉就像在演电影一样,到了后来动漫感觉越来越强烈,我就又给画面配上了音乐,边放音乐边写这个小说。”
《多麦家族》是一部长篇奇幻小说。小说营造了一个充满童真想像的奇异的梦想世界——女孩尼尔3岁时,偶然在梦中被豹族的一个侦察兵偷走。她被森林中最强大的豹类多麦家族收留,并结识了另一个女孩西典。在身经百战的老豹菲其格的精心教导下,尼尔和西典学习到了很多奇异的本领,她们与森林中的豹子休戚与共,被多麦家族认同,成为其合格的一员。在这其间,菲其格带领她们参加了多次战斗,并与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和谐相处,结交了不少动物朋友。为了维护地球秩序与和平,她们开始了一段充满艰辛历程的奇妙之旅。 谈到《多麦家族》写作动机周燊说,她看到现在很多人都不爱护小动物,自然界在遭受着人类的巨大破坏,写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想呼吁人类同自然界和平相处。
《多麦家族》书稿完成之后,很快被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相中,并于2006年5月将该书正式出版发行,同年8月,该书在台湾被再版上市,畅销一时。2006年湖北出版社评选出一套“百年百部儿童文学经典系列”,《多麦家族》荣列其中。同年,周燊成为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签约作家。
不学韩客、郭敬明开创“90后”的新局面
《多麦家族》出版后的第三年,正是周燊初三后的暑假,面对难有的闲暇,她又着了魔一样投入第二部长篇小说《风在左我在右》的创作中去,如今小说已完成大半,内容是描写一群中学生的真实校园生活。
16岁,已到了“90后”最叛逆、最张扬的时候了,但周燊却以青春和阳光取代了叛逆和张扬。她说她写的小说不会像郭敬明的小说那样,散发着“明媚的忧伤”,她要走前人所未走过的路,让人们看到“90后”最真实、可贵的一面。不是很健谈的她说到这里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她说她的小说会以情节取胜。确实,写作需要不断创新,我们期待周燊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90后”。
当谈及新书出来后是否还想创作的时候,周燊说,这要看读者是否喜欢,如果读者喜欢我的风格,我就会继续写下去。但是写作可真的很累啊,我真的很羡慕那种自由自在闲云野鹤一样的生活。嘴上虽这么说,可她从未停下手中的笔。
当谈及是否掌握了什么写作秘诀时,周燊沉吟了一阵笑着说,哪有什么写作秘诀,我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头脑里就是一个一个的画面,我只不过是把这些画面记录下来了而已。据母亲汪平介绍,周燊的语言文字功底非常扎实,编辑在编辑《多麦家族》的时候跟她说,他们几乎没有对周燊的文字进行改动,只是偶尔改动了几个错别字。
乐观向上,真实自然的商燊
燊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周燊对这个还未真正变成“素质教育”的教育不太适应。就拿考场作文来说,这样一个有写作天赋的女孩却很少能得到高分。
问她平时都读谁的书时,周燊说自己读的书并不多,也没有固定喜欢的作家,要看书的内容好不好。平时自己还爱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这类电视节目,当然,美国大片也不放过。问她有没有最喜欢的艺人时,她一脸兴奋地说,有啊,周杰伦,他的歌太好听了,他的《蜗牛》太棒了!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周燊还喜欢照相,喜欢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美丽的青春。
这样的周燊,我们有理由相信,她的路会越走越好。
6岁作诗歌的天才少女
有人说周燊是个天才少女,这一点儿也不过分。她6岁写诗,10岁时就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彩色的孩子》,并有7首诗歌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和配套读本。
周燊的母亲汪平说,周燊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很强的创作欲望,尤其对诗歌特别感兴趣。“孩子两岁时,在一次带她出去玩时,她看到天空中有一架飞机飞过,张嘴就说了三句话:‘飞机领着太阳跑,我给飞机讲故事,飞机不听就走了。’仔细品味一下这三句带着童趣的语言,还真有点诗歌的味道。”母亲说道,“后来为了开发她这方面的潜能,我就给她买了好多书,有漫画也有童话。”
一头扎进安徒生、格林童话世界里的周燊就像一条快乐的鱼儿,畅游在那个充满童真、奇幻的世界,再也不想出来了。家里的那些书都被她翻烂了。 “从6岁起,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她进行创作,不管写得好不好,都留作纪念。”谈及当年的做法,汪平很庆幸。她说,当时也没想太多,只是后来孩子越写越好、越写越多以后,才萌发出了发表和出版的想法。
小学三年级时,周燊的第一本诗集《彩色的孩子》问世了,诗集共包含66首诗歌,是从她6岁到10岁四年间创作的全部400多首诗歌中精选出来的。周燊的诗歌充满灵性,创作的过程也颇为有趣。一次母亲汪平领着周燊出去玩,那天天很热,汪平就给周燊买了一瓶矿泉水。周燊咕噜咕噜就喝起来,谁知喝着喝着,周燊看着瓶子里的水发起呆来,原来,瓶子里的水瞬间给她带来了灵感,一首清新雅致的小诗《读海》诞生了:
大海很静很静
可以看见里边的鱼儿
如果鱼儿身上带着字
就让礁石读写
大海很蓝很蓝
蓝得让我产生一个问题
如果海浪上带着字
就让海鸥读写
大海很美很美
美得让我无法想像
如果沙滩身上带着字
就让海风读写
是的
我知道大海是一本
永远读写不完的书
天知道,周燊是从没见过大海的啊。后来这首《读海》连同另外两首诗被选入了小学《语文》教材,其他四首被编入同步课堂读本。
第一本诗集出版后,极大地鼓舞了周燊的创作热情,她的诗歌先后在《诗刊》、上海的《小朋友》、香港德《大公报》、《语文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其诗歌、童话等文学作品多次获全国、省、市文学奖。2004年,13岁的周燊被吉林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成为该协会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一位会员。
急速创作《多麦家族》
13岁,周燊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她又利用两个月的暑假时间让人称奇地创作出一本14万字的小说。
周燊说,她平时非常喜欢看一些带有奇幻色彩的童话故事,看得多了,自己也便有点跃跃欲试的想法。她最开始创作小说《多麦家族》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写成一个多少万字的长篇,但写着写着就有点欲罢不能了,一个又一个的灵感在她头脑中不停地闪现。
那一年的夏天非常热,小周燊安静地坐在写字台前,一坐就是一天。“对于那么小的一个孩子来
说,这样的意志力是非常惊人的。”母亲回忆说,她经常能够看到小周燊的T恤、裤子都被汗水浸透。有时父母不在家时,周燊就拿出半个西瓜用勺剜着吃,又当饭又当水。每当母亲看到女儿这样,真是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女儿让她看到了希望,担心的是怕女儿的身体熬不住。
仅仅一个多月过后,一部14万字的小说就一气呵成了,算起来每天周燊都要写至少四五千字,写作速度惊人。由于小周燊还不习惯用电脑打字,所有的文稿都是手写的,一共写了5大厚本。谈到《多麦家族》的创作灵感,周燊说:“创作前我并没有刻意去构思什么写作提纲,当然写作前已确定了人与自然的主题和主人公,伴随着当时的灵感一鼓作气将故事写完。在写作过程中大脑里面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个个画面,那些画面感觉就像在演电影一样,到了后来动漫感觉越来越强烈,我就又给画面配上了音乐,边放音乐边写这个小说。”
《多麦家族》是一部长篇奇幻小说。小说营造了一个充满童真想像的奇异的梦想世界——女孩尼尔3岁时,偶然在梦中被豹族的一个侦察兵偷走。她被森林中最强大的豹类多麦家族收留,并结识了另一个女孩西典。在身经百战的老豹菲其格的精心教导下,尼尔和西典学习到了很多奇异的本领,她们与森林中的豹子休戚与共,被多麦家族认同,成为其合格的一员。在这其间,菲其格带领她们参加了多次战斗,并与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和谐相处,结交了不少动物朋友。为了维护地球秩序与和平,她们开始了一段充满艰辛历程的奇妙之旅。 谈到《多麦家族》写作动机周燊说,她看到现在很多人都不爱护小动物,自然界在遭受着人类的巨大破坏,写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想呼吁人类同自然界和平相处。
《多麦家族》书稿完成之后,很快被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相中,并于2006年5月将该书正式出版发行,同年8月,该书在台湾被再版上市,畅销一时。2006年湖北出版社评选出一套“百年百部儿童文学经典系列”,《多麦家族》荣列其中。同年,周燊成为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签约作家。
不学韩客、郭敬明开创“90后”的新局面
《多麦家族》出版后的第三年,正是周燊初三后的暑假,面对难有的闲暇,她又着了魔一样投入第二部长篇小说《风在左我在右》的创作中去,如今小说已完成大半,内容是描写一群中学生的真实校园生活。
16岁,已到了“90后”最叛逆、最张扬的时候了,但周燊却以青春和阳光取代了叛逆和张扬。她说她写的小说不会像郭敬明的小说那样,散发着“明媚的忧伤”,她要走前人所未走过的路,让人们看到“90后”最真实、可贵的一面。不是很健谈的她说到这里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她说她的小说会以情节取胜。确实,写作需要不断创新,我们期待周燊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90后”。
当谈及新书出来后是否还想创作的时候,周燊说,这要看读者是否喜欢,如果读者喜欢我的风格,我就会继续写下去。但是写作可真的很累啊,我真的很羡慕那种自由自在闲云野鹤一样的生活。嘴上虽这么说,可她从未停下手中的笔。
当谈及是否掌握了什么写作秘诀时,周燊沉吟了一阵笑着说,哪有什么写作秘诀,我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头脑里就是一个一个的画面,我只不过是把这些画面记录下来了而已。据母亲汪平介绍,周燊的语言文字功底非常扎实,编辑在编辑《多麦家族》的时候跟她说,他们几乎没有对周燊的文字进行改动,只是偶尔改动了几个错别字。
乐观向上,真实自然的商燊
燊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周燊对这个还未真正变成“素质教育”的教育不太适应。就拿考场作文来说,这样一个有写作天赋的女孩却很少能得到高分。
问她平时都读谁的书时,周燊说自己读的书并不多,也没有固定喜欢的作家,要看书的内容好不好。平时自己还爱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这类电视节目,当然,美国大片也不放过。问她有没有最喜欢的艺人时,她一脸兴奋地说,有啊,周杰伦,他的歌太好听了,他的《蜗牛》太棒了!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周燊还喜欢照相,喜欢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美丽的青春。
这样的周燊,我们有理由相信,她的路会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