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p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领域改革不断,素质教育被推到改革的最前沿。在广大农村初中教学中,英语一直是被忽视的一门学科。素质教育的春风使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意识到,加强农村初中英语素质教育的进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本文就我是如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大家抛砖引玉。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素质教育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初中英语属于一门薄弱学科,因为学生缺乏说英语的氛围,且英语教师也忽视这一学科,往往导致初中英语教学效果欠佳,农村初中生英语素养难以提升。
  为了使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走出当前困境,我以素质教育改革为契机,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尝试,终于找到些许提高农村初中生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措施,具体如下:
  一、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认识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2)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而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
  (3)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4)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5)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
  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二、教师要优化初中英语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指挥棒。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当其冲。传统的“应试教育”不足之一即在于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表现为“教学内容繁杂,”四会三会“等目标不明确不突出,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自信心、学习策略及习惯的培养都没有具体目标,无的放矢。
  课堂教学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全过程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和完成。
  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学总目标为依据,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大到学年、学期目标,小到一节课目标。建一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情感为核心,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教给学生学法,提高学生能力
  素质教育对学生会学的要求更加高了。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首先应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做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习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习惯等。
  四、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环境
  实际运用是巩固做学知识最好的方式。实践证明学习语言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条最佳捷径,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语言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一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竟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教师还要不断调查研究,掌握交际动态,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克服部分中差生不敢说、害怕说错、羞于启齿的语言心理障碍,尽可能多地为中差生提供交际机会,分层、分组组织他们进行情景会话表演,使转化中差生工作上一个台阶。这样,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和学生实际相联系,通过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组织大量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了初步语感,并内化知识,形成技能,增强了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总之,充分结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实际,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我收了显著效果。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参与教改实验,撰写教研论文,以教研促教学,增强“科研先行”意识,做好使自己由“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工作,使英语教学工作科学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其他文献
期刊
泼釉窑变技法与陶瓷彩绘技法是陶瓷艺术和陶瓷装饰的不同科类,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陶瓷装饰通过推陈出新,不断的探索与追求,泼釉窑变技法与陶瓷彩绘技法完美结合,形成了不同风格的陶瓷艺术装饰,产生不同视觉效果,给人一种新的艺术体验。    一、泼釉窑变技法是中国画泼墨技法的再现    “泼墨”是中国画创作中的技法之一,据历史记载,唐代的王洽作画就特别喜欢以泼墨技法为之,“他饮酒醉后,以头髻取墨抵于绢画”。
即将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强调如何把学科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其中调整课程结构,推进学科融合,打破人为的学科界限,融通各
浙江援青干部已经把高原当成了第二个故乡。他们就像高原上的雪莲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灿然开放。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昆仑文化的发祥地和祖国大西北的“聚宝盆
景德镇陶瓷釉上装饰题材品类繁多,我专攻人物,擅长仕女画。我的仕女画技法是工写结合,以工笔为主,以写意为衬托。我父亲傅尧笙是景德镇著名的陶瓷藝术家,尤其是她的仕女画享誉海内外。我姐姐傅长敏,继承了父亲的遗风,也是江西省工藝美术大师。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使我有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十几年来,在父亲和姐姐的谆谆教导下,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和领悟,我逐步掌握了父亲的技藝,对各种题材的画面,特别是仕
因为冷湖行委人民医院项目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从浙江匆匆赶回青海省海西州冷湖的我,虽然还在经受着高原反应和长途跋涉后的乏力,但还是不由自主地奔向项目建设工地。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信息的传递和获取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处在意识形态最前沿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重大影响日益明显
高温颜色釉是景德镇陶瓷制品中之瑰宝,它以绚丽多彩,晶莹滋润,博得人们的喜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景德镇高温颜色釉历史悠久,在宋代就形成了以铁的氧化物着色的青釉系统。明代又出现了以铜氧化物着色的红釉。到了清代,高温颜色釉更加发展,基本完善了红釉系统,青釉系统,蓝釉系统,花釉系统。解放以后由于党的重视和色釉工作者的努力,采用了许多新的材料,提高了色釉的烧成率,并创造出许多新的色釉品种,如:铁红、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