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好”课堂的标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才培养理念不断丰富,课堂做为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其作用及价值日益突出。事实上,在生物教学开展过程中,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衡量课堂价值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知道这些对我们实现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有着重要意义。而想要弄清这些,就需要我们结合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及涉及元素,体系化归纳,系统化总结。本文拟从生物课堂教学的目标出发,结合“好”课堂的各项具体表现,从而归纳出“好”生物课堂的具体标准。
  【关键词】生物教学 优质课堂 评判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75-01
  一、引言
  相对以往过分重视考核,忽视课堂来说,如今关注课堂已经成为教学进步的“新亮点”。但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如何对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评判,这就需要我们深化认知,结合生物教学实际,总结出评价其质量的标准。
  二、生物“好”课堂的各项具体表现
  事实上,想要达到“好”课堂,需要学生喜欢。学生是课堂的支撑点,也是全新课堂关系的重点。以往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导,忽视了对学生需求和兴趣的融入,课堂教学氛围较为冷清。实际上,生物课堂是一门极其有趣的课堂,他是学生们更深入了解与其生活相关的一些知识的重要渠道。比如在讲生物中的植物时,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学生所能想到的植物,进行教学启发。结合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自身生活与生物学习之间的高度融合。生物课堂知识与学生平常生活的“无缝对接”,让整个课堂“灵动”起来,学生也更感觉到有意义,“好的”课堂表现在学生更愿意参与,参与也更有成效[1]。
  同样,想要达到“好”课堂,也需要学生取得较好成绩,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如果课堂上只是看起来热热闹闹,任由学生讨论,那么整个课堂也未必是“好”课堂。教育的最重要作用,就是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这是教学的主要归宿。如果课堂过分注重互动,轻视知识理论教学,那么课堂再“热闹”,也不是好的教学课堂。因此,只有学生掌握了体系化的生物知识,取得了好的成绩,才能说明课堂教学有成效。比如生物课堂上会向学生讲述:动物知识、植物知识等等,学生们不能只知道自己可以在生活中看到的,还要学会掌握相应的生物观察法,通过借助一系列生物实验仪器,掌握自己“肉眼”很难看到的内容。
  此外,想要称为“好”课堂,还要鼓励学生将生物课堂上的知识与课下实践生活紧密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构建全面完善的教学内容,造就高质、全面课堂。可以说,好的课堂不仅仅只是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课下也是课堂上的具体延伸。生物教学作为一门极其生活气息的学科,想要达到教学效果,就必须积极鼓励学生将自己课堂上所学内容,融入到课堂之下,通过教学内容的延展与深化,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讲解植物部分时,为了深化教学效果,积极鼓励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周围所生长的植物,并在结合教育学生掌握制作标本技术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做成体系化的植物标本汇总。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成功构建课堂内外相一致的教学体系[2]。
  三、“好”生物课堂的具体标准
  1.学生说“好”——教学互动性、参与性足
  衡量生物课堂的第一个标准是学生的感受。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是学生,学生说好,课堂才好。生物课堂教学想要达到理想效果,就必须增强教学的整体互动性,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向学生讲述其感兴趣的内容和知识,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性,进而实现学生有效创造。学生认为好,其积极性才会被有效激发,整个课堂讲解才有可能达到理想效果。
  2.成绩证明“好”——学习学到实质、理论学习扎实
  成绩和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状况是衡量课堂教学的客观标准。实际上,中学阶段是学生完善自身理论基础,掌握系统化知识的关键阶段。如果学生未能掌握体系化的理论知识,那么即使其积极性再高,都无法确保其实现长远进步和系统化成长。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掌握实质理论内容的培养,只有培养学生“扎实”的学习习惯,才能称为“好”的教学课堂[3]。
  3.内容全面“好”——重视课外实践与课内学习的融合
  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将其与课外实践有效融合,这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涉及内容全面完善的课堂,实质上不仅包含几十分钟的教学“小课堂”,实际上还包括课外,通过有效延展,从根本上构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生物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实现了学生知识理解的生活化与实践化。
  参考文献:
  [1]窦仁梽.浅谈生物有效教学的一些体会[J].读写算,2012,3:36-39
  [2]刘铭元.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2013,9:44-49
  [3]张奎.生物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4,6:23-2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73-02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老师永远的追求。《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不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摘要】中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一些心理上的障碍,人际关系中的不平衡,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不良因素,影响我们新一代学生的健康发展,拓展训练是近些年来新型的一个体育训练综合项目,是基于心理训练的一种体育体验形式,将其引入学生的学业中,对培养中学生的情感因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实践性。  【关键词】拓展训练 中学生 情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68-02   "双师型"教师是伴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诞生的一个称谓。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提高,"双师型"教师也应运而生。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
【摘要】学习必须讲究方法,教学就应是开放式的,物理学有充足的课程资源,学校物理课程教育虽然先后已列经八次改革,但是现行中学物理教育依然问题和矛盾突出,理念陈旧,过程参与度低,方法单一,评价结果化,所以教师应彻底理解课程改革的方向精髓。  【关键词】学习 创新 矛盾 参与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87-01  改变学生
【摘要】本文指在探讨舞蹈教学情感的人才培养对于幼师、学前教育专业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是实践性、技能性、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作用对于幼师舞蹈的教学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情感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75-02  幼师舞蹈教学和其它各种教学一样,其教学
【摘要】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更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如何破解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是真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关键,解决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与模式问题,职业教育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摘要】由小学跨进中学大门,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学习知识道路中一个新的起点,一个质的飞跃。学生对中学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既因为陌生而紧张恐惧,又因为新鲜而充满好奇与期待,尤其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骤变而急剧发展的阶段,所以班主任在主观上重视、在客观上改善对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这一工作做好了,以后的教育便少、快、好、省,否则,可能就会出现多、慢、劣、费的艰难窘迫局面。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