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西极端秋雨的季风环流异常特征及机理

来源 :高原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1gwe52r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NOAA OLR、海温距平等资料,分析华西秋雨极端偏强年2017年季风环流的异常特征及其影响,并探讨季风环流异常机制.结果 表明:(1)2017年,南亚高压偏强偏北偏东,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偏西,东南亚西南季风和南海东南季风均偏强,与干空气共同作用形成极端偏强秋雨.(2)赤道西太平洋和中东太平洋海温正负距平对比鲜明,从而形成偏强Walker环流,使得赤道西太平洋和南海台风活跃,并形成强热源;热源中心上升气流与10°S以南热带下沉气流形成强大次级环流圈;多种因素共同加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东南季风,并引导赤道西太平洋和南海水汽进入华西地区.(3)青藏高原冷空气势力弱,感热强,其东部到华西地区对流凝结潜热强,因而热源明显偏强,大气中高层温度显著偏高,有利于南亚高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南季风偏强,是该年华西极端秋雨的另一重要因素.(4)本个例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变化发生在盛夏后期,超前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由弱变强一个月左右,海温过程性变化对于短期气候预测和延伸期预报具有特别重要的指示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建筑形式和施工技术应用建筑工程建设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可以大大缩短工程施工周期,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
使用Noah-MP陆面模式,在GLDAS数据的驱动下,对青藏高原不同区域6个观测站点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进行了模拟,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默认参数化方案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