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xun3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烧伤后出现创面及全身感染较为多见,而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报道较少.该病多见于出生后1~5周的婴儿;成人罕见发病,且预后差,死亡率超过 50%[1].现将笔者单位2002年5月收治的1例该类患者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男,22岁,不慎被浓度约为800 g/L、温度约200℃的氢氧化钠溶液烧伤.用清水简单冲洗后,在当地医院输液6500 ml,伤后5 h转入笔者单位.查体:体温37℃,脉搏118 次/min,呼吸 23 次/min,意识清楚,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除右面部、右头顶、胸、腹等少数区域未烧伤外,其余部位均为Ⅲ度烧伤,双上、下肢及左臀部脂肪稍厚部位出现脂肪暴裂.诊断:Ⅲ度碱烧伤,总面积80%TBSA
目的观察腱糖蛋白C(Tn-C)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取瘢痕患者的瘢痕疙瘩和6~10个月增生性瘢痕组织各10例,并取部分患者距瘢痕边缘1 cm的正常皮肤;另取手术剩余的正常成人皮肤组织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n-C在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成人皮肤中的表达. 结果正常成人皮肤中Tn-C表达稀少,局限在真皮-表皮交界的乳头真皮,部分靠近基底膜血管和皮肤附件.Tn-C在瘢痕
治疗大面积烧伤时常移植点状游离皮片,皮片成活后,周边的表皮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向外扩展,而皮片中心的表皮细胞并不增殖.因此,皮片周边的表皮细胞数(简单理解为皮片的周长)决定了皮片的扩展程度.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弹药爆炸致全身多处烧伤,伤后2 h在当地医院进行抗休克、抗感染、气管切开、胸腹部焦痂切开减张、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等治疗.伤后4 d转入笔者单位,查体:体温:37.4℃,心率140次/min,呼吸24次/min,意识清楚,口渴明显,烦躁不安.除下腹、会阴、后腰部及双足底约3%为正常皮肤、右肩背部2%TBSA创面为深Ⅱ度烧伤外,其余创面包括头部均为Ⅲ度烧伤.实验室检查:白细
例1女,5岁.开水烫伤总面积45%,其中浅Ⅱ度20%、深Ⅱ度18%、Ⅲ度7%TBSA.休克期后输注激化液(葡萄糖、胰岛素比例4 g∶1 U,氯化钾浓度为0.3%[1]),静脉穿刺针留置于未受伤之右足背.输液至第5天,患儿穿刺部位水肿,并有一4.0 cm×5.0 cm水疱.拔除留置针,用注射器抽出暗红色水疱液10 ml,并保留水疱皮.次日见水疱创基呈黑红色.1周后局部皮肤出现4.0 cm×5.0 c
临床资料:1999年6月~2002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烧伤患者7例,其中男6例、女1 例,年龄19~27岁,均有吸毒史.多因快速静脉推注海洛因后失去知觉,跌倒在火源上致伤,与热源接触时间较长,创面较深.入院时患者及家属隐瞒烧伤原因,否认有吸毒或不正常的性行为史.BSA的患者经治疗已重返工作岗位.
患者男,33岁,火焰烧伤全身多处,伤后1 h入院.诊断:烧伤总面积82%,其中浅Ⅱ度15%、深Ⅱ度24%、Ⅲ度43%TBSA.既往无慢性病史.入院后给予补液复苏及抗感染治疗,同时静脉滴注西米替丁0.4 g,3次/d,创面外用磺胺嘧啶银.休克期度过平稳,因家属不同意,未行早期切痂植皮术.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1990~2002年收治热压伤患者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21~42[(28.46±7.36)]岁.烧伤面积1%~5%TBSA,均为Ⅲ度.创面分布:手背及前臂均烧伤13例,仅手背5例,手背并多指3例,手掌并腕前屈侧2例,手背并手掌2例,手指掌背侧中远端1例.合并症:合并指骨骨折6例12指,肌腱缺损4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软组织挫裂伤2例,皮肤撕脱伤1例.损伤程度按田社民
深度烧伤创面通常采用切痂和削痂的方法以去除坏死组织,为自体皮移植提供良好的受皮床.对于深Ⅱ度偏深创面和未伤及皮下组织的Ⅲ度创面,常采用削痂术,但此方法存在削痂平面不易掌握、出血多等缺点.笔者对本单位47例深度烧伤患者创面采用电刀浅筋膜层切痂,取得良好的效果.
烧伤后早期对创面实施冷疗,可以迅速减轻疼痛与热损伤,有效地保存细胞活力,加速创面愈合[1].但目前关于其具体作用机制,尤其是冷疗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淤滞带的作用,并不十分清楚.为此笔者以烫伤家兔为模型,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