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8种微囊藻毒素

来源 :人民珠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zan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囊藻毒素主要是由水中蓝绿藻凋亡后产生的一类常见的环肽肝脏毒素,对水生生物及人体健康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建立准确、快速检测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对中国民众饮水安全非常重要。对固相萃取、色谱和质谱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水中8种微囊藻毒素(LR、RR、YR、WR、LW、LA、LF、LY)的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002~0.006μg/L,定量限为0.006~0.018μg/L,加标回收率为85.3%~107.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该方法可为地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日常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六盘水市耕地土壤存在重金属Cd污染问题。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安全利用受污染耕地,本研究选取典型Cd污染耕地,采用品种调整、原位钝化、叶面调控与微生物修复4项农艺调控措施开展试验,对治理后土壤中Cd含量和玉米籽实中Cd含量进行测定并综合评价治理效果,筛选适宜六盘水市Cd污染耕地的治理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各项措施实施后,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标,其中原位钝化措施降低土壤中Cd含量效果最好,最大降幅约2
肾脏疾病已成为全球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迫切需要开发针对各种肾脏相关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者提出的肾脏类器官是研究正常和病变肾脏相关疾病的重要工具,可用于疾病模型构建、治疗药物筛选和药物肾毒性检测,甚至未来有可能完成人类肾脏移植。本文将对哺乳动物胚胎肾发育过程、肾脏类器官构建、临床应用及目前存在挑战进行综述。
目的:观察电针对荨麻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荨麻疹的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阳性药物组,每组8只。采用皮肤被动过敏反应制备荨麻疹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双侧"曲池""血海""足三里",疏密波,频率2 Hz/15 Hz,电流强度1 mA,1次/d,每次20 min
1,4-丁二醇(BDO)因可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高分子聚合物原料和可降解塑料原料而备受关注。甲醛乙炔化反应由铜基催化剂催化进行,首先原位生成乙炔亚铜,然后与甲醛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1,4-丁炔二醇,1,4-丁炔二醇可被催化氢化还原为BDO。铜基催化剂能够催化甲醛乙炔化反应合成1,4-丁炔二醇,且其结构影响该反应的活性与稳定性。综述了甲醛乙炔化反应铜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结合甲醛乙炔化反应机理,重
巡察工作是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的重要内容。在国有企业内,强化企业的巡察工作,是推动企业政治生态良好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以及改革。本文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提出要准确把握国企巡察工作的内涵以及要求,并指出巡察工作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促进国有企业巡察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及策略,希望能够为国有企业巡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教育部持续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纷纷向服务于地方产业的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但科研力量在教师发展和硕士点建设等方面仍占着重要作用。文章以贺州学院为例,提出了基于“专—产—创—人”四链融合的人才分流式“科—教—产”协同育人模式。该模式采取“1分流—2协同—3培养—4+5输出”的方式,强调产教和科教融合两手抓,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学术科研型人才培养为辅,实现人才的最优配置,助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养殖废水、居民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乱堆乱放以及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等问题,导致农村部分沟渠、河道水质较差,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在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治理中,微生物修复治理技术具有明显优势。文章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农村水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创新性地运用微生物治理水环境技术,以期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好转。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和5G通信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新兴可交互式应用(诸如AR、自动驾驶、图像识别等),而这些新兴应用服务往往具备时延敏感型和计算密集型的特征。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作为云计算范式在边缘网络的延伸,通过部署服务资源在邻近移动用户的边缘端,使得移动设备只需通过移动设备——基站这一跳无线网络连接
柔性铰链是指根据材料的变形特性来传递位移、力和能量等实现特定运动的一种新型结构。相比传统刚性铰链,柔性铰链具有磨损小、精度高、可减振等优点。其中,大行程柔性铰链在提升精密装备的加工行程、扩展仿生关节的运动范围等方面优势显著,因而成为柔性铰链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本文针对传统等厚度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精度低、缺口型柔性铰链转角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厚度交叉簧片柔性铰链。该新型柔性铰链由两条变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