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采取激励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表扬和友善的批评都是积极有效的教育手段,是一种催化剂,使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努力,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如果把表扬和批评变成一种动力,让学生们时刻感受得到,促使自己去做好每一件事,这便是鼓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批评法。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美术课堂中也经常出现“你真棒”“你一定行”这类鼓励的话,不能说不对,但对于初中生来说,总显得空洞、笼统、力度不够,效果难免要打折扣。其实,鼓励是一门艺术,只有针对不同的学生和情境,善于鼓励,才能收到最为理想的效果。
一、“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赞同式鼓励
在儿子的语文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学校美术课上,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台上,要同学们画。杨桃的一端正对着小多,他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角星。他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当他把画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小多一下脸通红的,不好意思地把头埋在桌上。老师看了看画,到小多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台上杨桃,然后回到讲台前:“小多,你为什么会画得像五角星呢?”小多摸摸脑袋很快地回答:“因为从我这个角度看,它就像个五角星。”老师又请几个同学轮流坐到小多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到的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好,下一个。”结果这几个同学看到的杨桃都像五角星。老师举起小多的画,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同,我很赞同小多的说法,从他的角度看杨桃还真像个五角星。因此我们应该相信的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听了老师的话,小多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也是老师这几句鼓励的话使小多一生受用。
所谓“赞同式鼓励”,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观点、行为的肯定和赞许,表达对学生的声援和鼓励。这种鼓励方式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得到老师的认同而备受鼓舞,树立对学习的自信。上例故事中,面对同学对小多的嘲笑,老师并没有马上责备同学们,而是让他们亲自从小多的角度去看,去体验,对小多“从我这个角度看,它就像个五角星”的画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老师的话安慰了小多沮丧的心,使他深受鼓舞,同时还伴随他一生的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是多么重要啊!
二、“你的长处越长,你的短处就越短”——辨证式鼓励
一位美术教师曾经这样鼓励班上一个因脚有点瘸而自卑,从不敢大胆用画笔表现自我的学生。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直线,问学生:“你有什么方法把它变短?”学生想了下,用手在线尾一抹,说:“这不短了吗?”老师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弄住了。这时老师在旁边画了条长线:“你看它与长线比较,是不是变短了?”老师接着又画了条更长的线:“它是不是越来越短了?”学生点点头,疑惑地望望老师。老师笑了笑说:“这条短线好比是人的短处,长线好比人的长处。人的短处无论怎么掩饰它仍是短处。但是如果人的长处越长,他的短处不就越短吗?其实你有很多优点,你的思维非常活跃,每次作业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色彩感觉也很好,多想想自己的优点,你一定行的。”学生听了,恍然大悟,非常感动,从此他不再自卑,而且充分发挥自己的美术天赋,后来还考上了美术学院。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取长补短,全成英才。“辨证式鼓励”是通过对学生优缺点的辨证分析,表达对学生的鼓励之意。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过这样一句话:“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太阳的光线会给全世界带来光明。少许鼓励性话语会给学生一生的激励。上叙故事中的老师并没有空谈一些大道理,而是借助线的长短对比变化,生动形象地把人的长处和短处之间的关系辨证地演示出来。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人的长处越长,短处就显得越短。老师这段富有哲理的话鼓励了学生,让他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发光点,同时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三、“换上这套神笔,你会画得更好!”——开脱式鼓励
鲁睿是学校美术兴趣班的学生,在最近的色彩学习阶段中,她总是色调把握不准确,色彩不丰富。于是,大家都议论纷纷,说她是不是有色盲,不是学美术的料。鲁睿听了非常失落,向老师提出退出兴趣班。老师立刻拿出自己的一套水粉笔:“不是你画不好,是这笔不行。来,换上这套神笔,你肯定能画得更好的。”老师短短几句鼓励的话,使鲁睿倍受鼓舞,她不再理会别人的嘲笑,认真地练习色彩。果然不出老师所料,鲁睿的色彩越画越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员。
“皮格马利翁效应”指出:“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对他们的信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学生出现“短路”时,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当然不对。但如果老师借此去鼓励学生,又何尝不可呢? “开脱式鼓励”正是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其他客观原因或客观因素,帮助其心理上得以开脱,从而激发出奋发前进的力量—自信,使其不断走向成功。上例中老师的笔真的是“神笔”吗?当然不是,是老师开脱式的鼓励产生了神奇的力量,让鲁睿重新拾起自信,发挥了“神笔”的独特功效,色彩学习才会取得成功。
鼓励不是一句空话。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进行,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老师在鼓励他。而在美术教学中,注意巧妙地鼓励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鼓励的话,巧妙地对学生说吧!只有这样,老师的鼓励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力量。
(责任编辑:李之宣)
一、“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赞同式鼓励
在儿子的语文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学校美术课上,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台上,要同学们画。杨桃的一端正对着小多,他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角星。他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当他把画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小多一下脸通红的,不好意思地把头埋在桌上。老师看了看画,到小多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台上杨桃,然后回到讲台前:“小多,你为什么会画得像五角星呢?”小多摸摸脑袋很快地回答:“因为从我这个角度看,它就像个五角星。”老师又请几个同学轮流坐到小多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到的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好,下一个。”结果这几个同学看到的杨桃都像五角星。老师举起小多的画,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同,我很赞同小多的说法,从他的角度看杨桃还真像个五角星。因此我们应该相信的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听了老师的话,小多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也是老师这几句鼓励的话使小多一生受用。
所谓“赞同式鼓励”,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观点、行为的肯定和赞许,表达对学生的声援和鼓励。这种鼓励方式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得到老师的认同而备受鼓舞,树立对学习的自信。上例故事中,面对同学对小多的嘲笑,老师并没有马上责备同学们,而是让他们亲自从小多的角度去看,去体验,对小多“从我这个角度看,它就像个五角星”的画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老师的话安慰了小多沮丧的心,使他深受鼓舞,同时还伴随他一生的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是多么重要啊!
二、“你的长处越长,你的短处就越短”——辨证式鼓励
一位美术教师曾经这样鼓励班上一个因脚有点瘸而自卑,从不敢大胆用画笔表现自我的学生。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直线,问学生:“你有什么方法把它变短?”学生想了下,用手在线尾一抹,说:“这不短了吗?”老师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弄住了。这时老师在旁边画了条长线:“你看它与长线比较,是不是变短了?”老师接着又画了条更长的线:“它是不是越来越短了?”学生点点头,疑惑地望望老师。老师笑了笑说:“这条短线好比是人的短处,长线好比人的长处。人的短处无论怎么掩饰它仍是短处。但是如果人的长处越长,他的短处不就越短吗?其实你有很多优点,你的思维非常活跃,每次作业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色彩感觉也很好,多想想自己的优点,你一定行的。”学生听了,恍然大悟,非常感动,从此他不再自卑,而且充分发挥自己的美术天赋,后来还考上了美术学院。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取长补短,全成英才。“辨证式鼓励”是通过对学生优缺点的辨证分析,表达对学生的鼓励之意。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过这样一句话:“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太阳的光线会给全世界带来光明。少许鼓励性话语会给学生一生的激励。上叙故事中的老师并没有空谈一些大道理,而是借助线的长短对比变化,生动形象地把人的长处和短处之间的关系辨证地演示出来。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人的长处越长,短处就显得越短。老师这段富有哲理的话鼓励了学生,让他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发光点,同时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三、“换上这套神笔,你会画得更好!”——开脱式鼓励
鲁睿是学校美术兴趣班的学生,在最近的色彩学习阶段中,她总是色调把握不准确,色彩不丰富。于是,大家都议论纷纷,说她是不是有色盲,不是学美术的料。鲁睿听了非常失落,向老师提出退出兴趣班。老师立刻拿出自己的一套水粉笔:“不是你画不好,是这笔不行。来,换上这套神笔,你肯定能画得更好的。”老师短短几句鼓励的话,使鲁睿倍受鼓舞,她不再理会别人的嘲笑,认真地练习色彩。果然不出老师所料,鲁睿的色彩越画越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员。
“皮格马利翁效应”指出:“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对他们的信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学生出现“短路”时,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当然不对。但如果老师借此去鼓励学生,又何尝不可呢? “开脱式鼓励”正是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其他客观原因或客观因素,帮助其心理上得以开脱,从而激发出奋发前进的力量—自信,使其不断走向成功。上例中老师的笔真的是“神笔”吗?当然不是,是老师开脱式的鼓励产生了神奇的力量,让鲁睿重新拾起自信,发挥了“神笔”的独特功效,色彩学习才会取得成功。
鼓励不是一句空话。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进行,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老师在鼓励他。而在美术教学中,注意巧妙地鼓励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鼓励的话,巧妙地对学生说吧!只有这样,老师的鼓励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力量。
(责任编辑:李之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