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碰撞波形与约束系统耦合的汽车安全性改进

来源 :汽车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epuw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车体结构和约束系统的耦合作用对乘员伤害有直接影响.利用理论与经验结合的方式,通过碰撞波形和约束系统耦合关系评价方法,对某B级乘用车进行车体结构和约束系统耦合关系分析,并对车体吸能结构和乘员约束系统提出改进.最终结果表明,将该车型的正面碰撞评价星级从三星提高到了五星,有效提高了整车安全性.
其他文献
摩擦片沟槽面积和润滑油温度的变化都会影响摩擦副的接触状态,从而对离合器的摩擦磨损特性产生显著影响.本文中建立了摩擦副微凸体接触数值模型,研究了润滑油温度对摩擦副局部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的影响;应用离合器台架实验,揭示了摩擦片沟槽面积在不同润滑油温度下对湿式离合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滑油温度的增加促进了局部接触面积和最高接触压力的增加;随着润滑油温度的升高,不同沟槽面积工况下的摩擦转矩和摩擦因数差异越来越显著;沟槽面积越大,摩擦元件磨损越严重,吸附的炭黑越少.
针对车辆能耗评价用城市行驶循环缺少弯道工况的问题,制定出了基于短行程分析的城市弯道行驶工况构建方法.采取优化后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准确的弯道工况数据并进行弯道片段分割;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压缩降维;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所有的弯道片段分类以获得代表性弯道工况,依据相似度将代表性弯道片段添加进传统典型城市综合工况,从而获得带有弯道信息的城市复合行驶工况.结果表明,具有弯道工况信息的复合行驶工况比传统车辆循环工况更能体现车辆在城市中的实际行驶特征.
电动汽车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包括电机制动和液压制动.电机制动的执行机构为驱动电机,技术较完备;传统液压制动系统无法实现实时可调,故需要开发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因此,文章基于实验室电机台架的参数,搭建了液压制动子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且设计了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搭建的液压制动子系统AMESim仿真模型对期望压力的跟随性较好,所设计的PID控制器能有效地改善液压压力的控制过程.整个模型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为电液复合制动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路侧传感器由于视野角度高,探测范围广,有利于观察目标间的时空位置关系和运动趋势,成为支撑车路云一体化融合系统的重要感知手段。然而当前路侧传感器存在着跨感知域的目标难以被连续跟踪的挑战,为了解决车辆目标在摄像机交叉视角间的目标交接问题,针对路侧感知重叠视野提出了双向匹配目标交接方法:建立摄像机间变换关系对重叠域内车辆目标进行投影,设计匹配约束机制解决匹配冲突难题,基于目标双向投影设计双向匹配策略,根
网联汽车车载终端系统与外界网络连通特性引入了大量的信息安全隐患.文章系统地分析了网联汽车车载终端的外部威胁面,并抽象出五种基本的外部攻击向量,建立了车载终端系统的威胁模型;同时综合考虑攻击者的效用问题和实际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框架,在具有代表性的某款网联汽车上进行相关攻击和测试实验后,发现其车载终端存在着一些可被利用的攻击面,最后利用该威胁模型和风险评估框架有效地对车载终端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
针对无线充电系统在接收端电路复杂和发射端补偿电感占据体积较大的问题,本文中提出了在近距离条件下采用LCC/N磁集成补偿网络的强耦合无线充电系统.LCC/N磁集成拓扑兼备了接收端无补偿和发射端补偿电感磁集成的优点,使得无线充电系统更加紧凑,并可以改善系统的偏移性能.首先考虑LCC/N磁集成拓扑与接收线圈交叉耦合的关系对WCS系统进行建模.然后分析了在不同负载和偏移的工况下采用LCC/N磁集成拓扑系统的输出功率、传输效率和软开关等特性.最后,搭建了500 W的实验样机对上述的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线
针对装有五连杆后悬架的后副车架零部件级台架疲劳试验由于液压作动器相互干涉,难以布置而无法进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应力张量分析的疲劳试验方法.它根据危险点应力状态,识别出关键载荷通道,对于两个潜在风险点,分别定义了简单可实施的块谱载荷.设计的试验方案,危险点主应力方向基本不变,损伤与原始路谱接近,试验结论与后悬架系统试验一致,降低了试验成本和开发风险.
文章通过研究电动汽车的常温(25℃±5℃)交流充电能量流,对交流充电过程的能量损耗进行分解.借助功率分析仪等外部辅助设备,通过实验获得常温交流充电过程中各高压部件能量损耗.并根据测试结果、高压零部件特性及低压能量管理方面提出优化方案,提出改进常温交流充电控制策略.再采用实验验证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实现了常温交流充电效率的提升,这对于降低车辆电耗有较大帮助.
本文中对不同类型隔热层对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隔热层具有延长电池模组热蔓延时间、防止电池喷阀后起火和降低模组热蔓延最高温度的作用;其中预氧化丝气凝胶隔热层热蔓延抑制效果最优,其模组完全热蔓延时长是使用陶瓷气凝胶隔热层模组的138%,是使用纳米玻璃纤维隔热层模组的279%.
针对某纯电动汽车后桥主减速器轴承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响、旋转卡滞及散架问题,通过对轴承失效机理进行研究,结合故障件外观、关键尺寸、硬度及金相检测,分析了某纯电动汽车后桥轴承失效原因,为解决后桥轴承故障提供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