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关键作用。但初中英语阅读的评价方式还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终结性评估,这种评估方法不利于学生阅读潜能的激发,也会导致学生的阅读成绩提高得较为缓慢。因此,本文通过介绍动态评估特点、主要模式和与静态评估的不同之处,分析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和阅读教学现状,将动态评估与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的结合,为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带来一些启示,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阅读策略的使用,激发阅读潜能。
【关键词】动态评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周晶(1996.04-),女,汉族,辽宁大连人,沈阳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应避免以终结性评估为主的评价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不同阶段教学评价的目的,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选用如教师和同伴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等更加合理的评估方式。合理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以终结性评估为主的静态评估关注的是学生的测试成绩,却往往被用来评估学习者未来的学习潜能。即使是成绩相同的学生其学习潜能也不相同,因此静态评估不能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动态评估旨在评估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着重考查学习者潜在发展能力,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加详细的个性化指导,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阅读潜能。
一、动态评估的简介
动态评估又称学习潜能评价,主要目的是评估学习者的最佳水平,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评估中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和费厄斯坦的中介经验学习理论是动态评估的理论基础: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完成任务能力之间的差距;中介经验学习理论指的是教师作为“中介人”,探索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环境中,促进学习的发展。静态评估以评估者为中心,测量的结果代表学习者目前达到的水平,动态评估通过诊断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任务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潜能。动态评估认为学生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因此可以在不同时间段考查学生的进步情况及学习能力的发展,强调教评一体,认为评估有利于教学;反过来教学促进评估。
而传统静态测验有许多的缺陷,其结果代表学生已有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但往往被用来预测个人的未来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只是学习者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在实际情况中许多测验成绩相同的学生发展潜力却并不相同。传统静态测验的主要特点是主试者依照标准化的程序组织测验,受试者立刻或者在规定时间对所测试的问题进行回答。在进行评估时,教师和学生没有任何互动性的活动,测试的结果以最终的评分为主。首先,静态评估认为学生的能力是可以被准确测量出来的,指的是学生个人独立完成测试任务的能力。其次,教育的目的已从筛选转化为促进学习者学习潜能的提升,并为其成长提供更加详细的、动态变化的信息,因此传统的静态评估不能适应新的教育理念。
动态评估的主要特点有:
1.过程式成长取向。动态评估以“过程取向”为主,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强调被试者能力的可塑性。它不仅要评估学习者目前达到的水平,还要诊断出那些可以成功地促进学习者认知能力发生改变的干预措施的活动。
2.强调师生之间交互性。在测验的过程中根据所需提供适当的反馈,在评估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的互动是动态评估最鲜明的特点。教师是评估过程的“指导者”,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3.整体性评估。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办法,对社会文化、环境和个体认知风格等因素予以综合的考察。同时,教师在中介干预活动中,不断给予学生指导,不断缩小学习者背景知识之间的差异。
4.诊断矫治取向。动态评估通过诊断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现在和未来學习能力的质化,为其后来的指导计划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Poehner和Lantolf认为,干预式和互动式是动态评估的主要模式。干预式动态评估是指教师在进行前测和后测时以介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干预的介入形式是提前设计好的,以此来有效地提高评估的可信性。互动式动态评估提倡教中有评、评中带教。该模型的形式与介入式动态评估最大的不同是介入的形式和活动不是提前设计好的,而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观察,及时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反应提供更加精确的服务。这种介入方式的目的在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初中英语阅读要求和现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基本要求如下:能理解文章中的主要大意、预测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者的不同观点和态度;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并能运用上下文结构、词汇推导等相关阅读技巧猜测新单词的含义;能够对文中图表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简单的说明。对于学生来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英语成绩的基础。阅读能力作为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完成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英语阅读被普遍认为是学习者综合语言形成能力的体现,同时也在学习者的日常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然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作为被动的语言知识接收者,缺乏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解读和主动阅读、积极思考的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方法,重视对文章中语法知识、句子结构等基础语言知识的讲授而不是阅读的过程,毫无疑问,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估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潜能的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是迫切的。
动态评估注重学生个体潜能的发展,是对标准化考试一项有利的补充。它包括有计划的教学中介和不断地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将动态评估和阅读教学进行结合,应重视以下几个阅读教学策略: 1.教师应该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花费更多时间。大多数英语课堂强调学习结果,因此,教师应该多注重阅读学习的过程性,多设计出相关阅读活动。
2.教师应该在学生进行阅读时,对具体的阅读问题提供相应的阅读策略指导,并将阅读策略的指导分解成具体的步骤。
3.教师要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地给予学生帮助,不断预测学生的阅读潜能。
三、动态评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设想
本文以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和Feuerstein的中介学习理论为基础,将动态评估应用到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在已有的静态评估的基础上,使动态评估和静态评估进行有效的结合,既发挥了静态评估的即时考核功效,又有利于发挥动态评估的能力评估优势。在此期间,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也能为学生提供适当的介入帮助。
动态评估下的阅读教学过程主要为以下几个阶段:
1. 阅读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好每节课阅读教学的任务,并布置相关材料的阅读等。同时,在平台上上传必读的阅读材料、选读的阅读材料作为补充。
2. 读前阶段:教师创设情境,在相关阅读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以幽默式的对话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提前对所学的阅读内容进行输出,并带着兴趣来阅读。
3. 读中阶段:教师进行系统阅读策略的训练,向学生解释并展示阅读策略。如略读、词义猜测、寻读等。具体做法是指:首先,教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默读文章并回答文中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略读策略快速阅读文章的起始段及总结段,以及每段的句首和句尾,识别but、however、because、first、second、at last等语篇标记词来调整相应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策略,学生也可以根据文章的标题对文章的相关内容进行预测。寻读策略指的是在较长的文章中快速找到问题中相关细节的方法,如在文章中查找人名、书名、地名、时间等,可以通过首字母大写、斜体、粗体字来进行搜寻。教师在对难词进行讲解时首先应根据构词法相关的词根、词缀,并通过上下文逻辑推理来推断相关词的词性,其次,应该根据整个语篇猜测该词的含义。教师布置阅读问题的同时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共同处理阅读过程中的相关文本信息。同时,在指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讨论时,提出适当的阅读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任务完成后,进行小组展示并开展组间评价,听取其他小组反馈意见并打分,在整个过程中实施激励制,对于得分较高的小组可奖励额外加分。
4. 读后阶段:分为阶段性评估和期末评估。阶段性单元评估使用静态评估来测试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否有了提高,同时,教师在阅读训练中,不断加强相关阅读策略的指导。期末评估应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测试相结合作为学生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应该由教师和同伴共同进行评估,同时,教师应该提前说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同伴互评的评分标准。同伴互评这种评估形式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缺点,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竞争,从而形成更加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汇报,例如文章的读后感、读后续写等,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评估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然后将优秀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动态评估强调教评一体。同时,在评估和教学中,教师和同伴采取多种介入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评估,不断发现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教师介入提供阅读策略,小组成员之間进行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而不断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逐渐达到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成绩提高的目的。
四、结语
本文先介绍了动态评估的定义和理论基础,和传统的静态评估相比,动态评估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其次,初中英语阅读要求和现状也对动态评估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课堂给予了肯定。最后,对动态评估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些构想。教师介入、同伴介入和网络教学介入使介入的方式多样化,教师介入不断给予学生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的指导,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评价,以及学生不断对所学内容进行语言输出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本文希望通过把动态评估教学模式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来探索动态评估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否提高学生阅读的成绩,为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由于本研究只是提出了应用设想,因此,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实践,使动态评估和阅读教学能更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范兆兰.动态评估的特征及其方法论意义[J].心理科学,2009 (6):1414-1416.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Lantolf J P, Poehner M E. Dynamic assessment of L2 development: Bring thepast into the future[J].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4(1):49-74.
【关键词】动态评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周晶(1996.04-),女,汉族,辽宁大连人,沈阳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应避免以终结性评估为主的评价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不同阶段教学评价的目的,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选用如教师和同伴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等更加合理的评估方式。合理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以终结性评估为主的静态评估关注的是学生的测试成绩,却往往被用来评估学习者未来的学习潜能。即使是成绩相同的学生其学习潜能也不相同,因此静态评估不能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动态评估旨在评估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着重考查学习者潜在发展能力,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加详细的个性化指导,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阅读潜能。
一、动态评估的简介
动态评估又称学习潜能评价,主要目的是评估学习者的最佳水平,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评估中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和费厄斯坦的中介经验学习理论是动态评估的理论基础: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完成任务能力之间的差距;中介经验学习理论指的是教师作为“中介人”,探索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环境中,促进学习的发展。静态评估以评估者为中心,测量的结果代表学习者目前达到的水平,动态评估通过诊断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任务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潜能。动态评估认为学生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因此可以在不同时间段考查学生的进步情况及学习能力的发展,强调教评一体,认为评估有利于教学;反过来教学促进评估。
而传统静态测验有许多的缺陷,其结果代表学生已有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但往往被用来预测个人的未来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只是学习者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在实际情况中许多测验成绩相同的学生发展潜力却并不相同。传统静态测验的主要特点是主试者依照标准化的程序组织测验,受试者立刻或者在规定时间对所测试的问题进行回答。在进行评估时,教师和学生没有任何互动性的活动,测试的结果以最终的评分为主。首先,静态评估认为学生的能力是可以被准确测量出来的,指的是学生个人独立完成测试任务的能力。其次,教育的目的已从筛选转化为促进学习者学习潜能的提升,并为其成长提供更加详细的、动态变化的信息,因此传统的静态评估不能适应新的教育理念。
动态评估的主要特点有:
1.过程式成长取向。动态评估以“过程取向”为主,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强调被试者能力的可塑性。它不仅要评估学习者目前达到的水平,还要诊断出那些可以成功地促进学习者认知能力发生改变的干预措施的活动。
2.强调师生之间交互性。在测验的过程中根据所需提供适当的反馈,在评估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的互动是动态评估最鲜明的特点。教师是评估过程的“指导者”,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3.整体性评估。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办法,对社会文化、环境和个体认知风格等因素予以综合的考察。同时,教师在中介干预活动中,不断给予学生指导,不断缩小学习者背景知识之间的差异。
4.诊断矫治取向。动态评估通过诊断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现在和未来學习能力的质化,为其后来的指导计划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Poehner和Lantolf认为,干预式和互动式是动态评估的主要模式。干预式动态评估是指教师在进行前测和后测时以介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干预的介入形式是提前设计好的,以此来有效地提高评估的可信性。互动式动态评估提倡教中有评、评中带教。该模型的形式与介入式动态评估最大的不同是介入的形式和活动不是提前设计好的,而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观察,及时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反应提供更加精确的服务。这种介入方式的目的在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初中英语阅读要求和现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基本要求如下:能理解文章中的主要大意、预测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者的不同观点和态度;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并能运用上下文结构、词汇推导等相关阅读技巧猜测新单词的含义;能够对文中图表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简单的说明。对于学生来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英语成绩的基础。阅读能力作为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完成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英语阅读被普遍认为是学习者综合语言形成能力的体现,同时也在学习者的日常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然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作为被动的语言知识接收者,缺乏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解读和主动阅读、积极思考的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方法,重视对文章中语法知识、句子结构等基础语言知识的讲授而不是阅读的过程,毫无疑问,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估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潜能的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是迫切的。
动态评估注重学生个体潜能的发展,是对标准化考试一项有利的补充。它包括有计划的教学中介和不断地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将动态评估和阅读教学进行结合,应重视以下几个阅读教学策略: 1.教师应该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花费更多时间。大多数英语课堂强调学习结果,因此,教师应该多注重阅读学习的过程性,多设计出相关阅读活动。
2.教师应该在学生进行阅读时,对具体的阅读问题提供相应的阅读策略指导,并将阅读策略的指导分解成具体的步骤。
3.教师要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地给予学生帮助,不断预测学生的阅读潜能。
三、动态评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设想
本文以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和Feuerstein的中介学习理论为基础,将动态评估应用到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在已有的静态评估的基础上,使动态评估和静态评估进行有效的结合,既发挥了静态评估的即时考核功效,又有利于发挥动态评估的能力评估优势。在此期间,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也能为学生提供适当的介入帮助。
动态评估下的阅读教学过程主要为以下几个阶段:
1. 阅读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好每节课阅读教学的任务,并布置相关材料的阅读等。同时,在平台上上传必读的阅读材料、选读的阅读材料作为补充。
2. 读前阶段:教师创设情境,在相关阅读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以幽默式的对话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提前对所学的阅读内容进行输出,并带着兴趣来阅读。
3. 读中阶段:教师进行系统阅读策略的训练,向学生解释并展示阅读策略。如略读、词义猜测、寻读等。具体做法是指:首先,教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默读文章并回答文中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略读策略快速阅读文章的起始段及总结段,以及每段的句首和句尾,识别but、however、because、first、second、at last等语篇标记词来调整相应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策略,学生也可以根据文章的标题对文章的相关内容进行预测。寻读策略指的是在较长的文章中快速找到问题中相关细节的方法,如在文章中查找人名、书名、地名、时间等,可以通过首字母大写、斜体、粗体字来进行搜寻。教师在对难词进行讲解时首先应根据构词法相关的词根、词缀,并通过上下文逻辑推理来推断相关词的词性,其次,应该根据整个语篇猜测该词的含义。教师布置阅读问题的同时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共同处理阅读过程中的相关文本信息。同时,在指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讨论时,提出适当的阅读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任务完成后,进行小组展示并开展组间评价,听取其他小组反馈意见并打分,在整个过程中实施激励制,对于得分较高的小组可奖励额外加分。
4. 读后阶段:分为阶段性评估和期末评估。阶段性单元评估使用静态评估来测试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否有了提高,同时,教师在阅读训练中,不断加强相关阅读策略的指导。期末评估应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测试相结合作为学生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应该由教师和同伴共同进行评估,同时,教师应该提前说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同伴互评的评分标准。同伴互评这种评估形式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缺点,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竞争,从而形成更加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汇报,例如文章的读后感、读后续写等,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评估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然后将优秀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动态评估强调教评一体。同时,在评估和教学中,教师和同伴采取多种介入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评估,不断发现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教师介入提供阅读策略,小组成员之間进行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而不断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逐渐达到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成绩提高的目的。
四、结语
本文先介绍了动态评估的定义和理论基础,和传统的静态评估相比,动态评估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其次,初中英语阅读要求和现状也对动态评估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课堂给予了肯定。最后,对动态评估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些构想。教师介入、同伴介入和网络教学介入使介入的方式多样化,教师介入不断给予学生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的指导,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评价,以及学生不断对所学内容进行语言输出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本文希望通过把动态评估教学模式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来探索动态评估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否提高学生阅读的成绩,为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由于本研究只是提出了应用设想,因此,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实践,使动态评估和阅读教学能更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范兆兰.动态评估的特征及其方法论意义[J].心理科学,2009 (6):1414-1416.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Lantolf J P, Poehner M E. Dynamic assessment of L2 development: Bring thepast into the future[J].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4(1):4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