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展陈交互方式的新思考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在高新技术领衔的时代背景下,交流与传播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展陈提供了更多的叙事空间和手段, VR/AR技术、三维全景技术、网络云技术、数字化灯光照明技术的运用和交互式的策展理念,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促进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从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来看,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数字化的过度应用和同质化,时刻谨记博物馆及展品本身所肩负的历史与文化使命,用心挖掘、展示藏品信息,传承文化,服务社会。
  关键词:博物馆展陈;交互式设计;数字化;博物馆教育
  在周末或假期,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带领孩子走进博物馆参观学习,学校会经常组织孩子们参加博物馆的各类教育活动,博物馆甚至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这是城市发展、社会进步、民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
  博物馆作为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性建筑,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叙事空间和叙事方式,向世人述说着过去的一切。公众走进博物馆,也同样对博物馆充满美好的期待,或是一场视觉享受,或是知识补充,也可能是思维方式的改变。美国博物馆学学者Stephen Weil说过:“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如今的博物馆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各项研究,挖掘并展示博物馆强大的文化内涵,借助于数字化技术及交互式展陈方式,实现其教育功能。
  1 博物馆与数字化
  我国的博物馆数字化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1998年8月,河南博物院在行业内率先建立自己的互联网网站,民众可以浏览网页观看展品。随后,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都开通了门户网站,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出数字化展品。除了满足展品的数字化以外,各个博物馆开始探索藏品保护管理工作的数字化。1999年,北京市文物局率先开发了藏品管理系统,供当地多家博物馆同时使用。随着各级文物行政部门首次开展的地区性博物馆数字化工作,博物馆数字化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2001年,国家文物局组织“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使博物馆数字化工作逐渐走向规范统一。
  2 博物馆展陈方式的数字化运用
  随着社会发展,VR、直播、手机移动客户端开发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博物馆也将数字化工作提升到工作的核心,这无疑是顺应时代与科技发展潮流的。博物馆充分利用当今社会的新技术、新发现,不断推出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掌上博物馆等新概念,不仅推进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进程,更能让藏品“活起来”,以新颖的形象走进人们的视野,向人们述说历史,让人们感知过去,有效提高博物馆的服务和教育质量。
  交互常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但在博物馆的展陈及参观过程中,则特别强调人与展品之间的交流互动。
  如今的博物馆普遍运用了场景复原、影视、投影等交互式的技术手段,让参观者在原有的观看静物的基础上感受更多元化的信息传递。传统的博物馆一般都是采用展品与展品柜的方式来展示文物,展陈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感官冲击力,很容易造成参观者疲劳厌倦。对于文物背后蕴含信息的传递,则多是依赖于参观者的主观意愿和兴趣,根本没办法调动绝大多数参观者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这就使很多观众很难再次走进博物馆。相比之下,数字化交互性的陈列方式基于人的参观需求和参观过程的考虑,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介入,保持观众的参观热情,关注观众的参观体验和情感表达。
  2.1 AR、VR技术
  A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感官刺激和体验手段,通过一系列科技力量的叠加,将原本在现实空间中很难感受、接触到的信息或感知进行模拟、强化,刺激人的主观感知,从而实现接近现实甚至是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VR则是完全虚拟的一种电脑仿真技术,通过三维立体动态场景的虚拟设置,使参与其中的用户能与原本并不存在的景物产生交流互动,实现沉浸式的参观体验。目前,很多博物馆都已经尝试将AR、VR技术引进展厅,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有效缓解了参观疲劳,并带来了全新的观展体验和收获。例如,2017年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的“看见‘圆明园’”数字体验展,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圆明园,该馆引入AR、VR数字化技术,尝试虚拟与现实结合,从多角度复原展示圆明园的恢宏气势,觀众通过沉浸式体验,全面真实感知到了展品所带来的文化环境。未来,AR、VR技术将会越来越受欢迎,与博物馆的结合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甚至还可以将这些技术运用于虚拟讲解、古今对话、场景塑造、角色扮演等游戏互动环节。随着越来越先进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及介入,博物馆事业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博物馆教育也将结合时代开发出更受欢迎的叙事语境。
  2.2 三维全景技术(微信公众号)
  三维全景技术作为一种日趋成熟的虚拟现实的新媒体手段,主要是利用三维全景技术,通过录音解说、文字注解、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系统展示。目前这种基于客户端或微信公众号开发的三维全景技术已经在多个博物馆面对公众进行展示,这给观众带来了新奇的视觉体验。例如:故宫博物院不仅在网上提供了故宫的全景,还提供了藏品的高清图片及其详细介绍;在成都博物馆的网上解说中,不仅有语音导览和VR漫游,还有讲座的直播视频回顾和深度解读。在展示藏品方面,相较于普通博物馆在橱窗内展示的方法,网上的三维全景技术存在以下几个优势:一是技术路线较为简单,成本投入不高,博物馆作为展出方易于接受,尤其是部分形状规则的文物,利用普通相机和通用性的数据处理软件就可以生成器物的全景三维图形;二是形式新颖,观看文物便捷全面,观众喜闻乐见,尤其是可以充分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可以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观察,还可以仔细研读文物细节,可以帮助观众进一步走近藏品、走进藏品;三是在做好文物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对大量文物进行三维数据采集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利用各地特色文物符号,进行文创产品研发,促进文旅融合。
  2.3 网络云展览
  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陈展的方式扩展到了数字网络领域,各式各样的展览可以在网上进行,观众可以足不出户实现“云游览”,省去了车马劳顿,也拓宽了博物馆的观众群体。这种数字化的展陈给广大的观赏者带来新的视觉体验,视频、音频、图像等各种展览方式的交互运用使公众在虚拟的环境中感受到展品所带来的真实性和震撼力。同时,云观展势必衍生出数字博物馆的云教育,这也将惠及国人。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博物馆的网络云展览提供了新的契机。例如,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就趁机推出了全新的线上云观展,它将改造后的三星堆博物馆的综合馆整体向观众推送,一般观众只用通过网上签到就可以参观博物馆的VR展、收听综合馆的精彩讲解。一方面可以观看三星堆博物馆自己制作的引导篇章“一眼千年”,从策展人和设计师的角度来深度解读改造后的综合馆全新的陈展理念,另外还有观展彩蛋相送;另一方面,一般观众还可以作为云展览的参与者,参加一系列诸如给三星堆金面人头像“贴金”、给三星堆综合馆云展厅揭幕、同三星堆国宝合影等互动方式深度参与云展览。一般的网上观众,不仅是网上云展览的受众,同时也是网上云展览的内容创作人。通过这种云展览的方式,三星堆博物馆成功地将观众变成了演员,使观众深入了解古蜀文明以及三星堆古人在多个领域创造的辉煌成就,加深对三星堆古蜀文明历史地位的认知,尤其是古蜀文明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2.4 数字化灯光技术
  光是视觉传达的媒介之一。光照的作用使观赏者的视觉功能得到了更好的体验:光照可以构成一个崭新的空间,又能改变空间所在的状态与环境,既能使空间得到视觉上的升华,又能使空间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各类博物馆陈展的灯光与设计中,灯光的设计与分布同展览的布局紧密结合、融为一体,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处理展陈形式,使交互式的展陈营造出各种环境空间,从而让博物馆符合使用功用,在具备美观效果的同时,又能满足公众的心理需求。
  灯光的互动式设计可以提高陈展时的效果以及文物所呈现的方式。从观赏者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很多博物馆在交互展陈中使用灯光都是相当考究的,尤其注重趣味性和科学性的有机融合。例如,传统的陈展在灯光效果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很多展厅可能出于保护展品的考虑,或者为了打造神秘的观展效果,灯光一般比较暗,在昏暗的灯光下,观众往往很难看清楚展品信息,直接影响观展体验。
  3 数字化交互技术对博物馆实现其教育功能的一些思考
  博物馆展陈方式从传统的单一形式到现在的多元化互动模式,以特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展示理念成为当今博物馆展陈中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多数博物馆在陈列展示中对于交互建构模式的运用更为广泛,通过利用多元化和重体验的设计方式,结合观众自身的文化背景,使用开放式叙述与观众产生共鸣。而数字化作为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提升博物馆的教育方法和叙事方式,为博物馆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3.1 适当的游戏开发,可以帮助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
  博物馆可以利用数字化交互技术加强对青少年心理的研究,利用青少年教育的资源优势,通过探索一系列新颖的教育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向青少年进行传播教育,并力促他们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基于VR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教育为目的,尝试开发与展品有关的游戏。游戏在如今这个社会背景下有着很大的推动力,而游戏的参与者一般都是青少年。从游戏的发展趋势来看,以往的纯交互界面很难吸引到新的玩家,于是越来越多新兴的移动游戏开始尝试以情景代入的方式,让游戏玩家在沉浸式的游戏世界中塑造自己的世界观。参与游戏的过程,可以使人对外界环境做出自发性的反馈行为,并可能被激发出较强的情感。因此,在设计游戏时可以考虑运用时空交错,通过参观路径与藏品故事发生时期的巧妙设计,使玩家能够实现时空的无缝对接和情境的转换还原,置身虚假又真实的时空中,催生强烈的怀古幽思。
  通过参与游戏,青少年群体可以更好地认知与了解文物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博物馆的教育目的,至少对青少年认识文物、走近文物、了解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例如,故宫博物院出品的手机游戏《虚拟紫禁城》和《皇帝的一天》,以及与腾讯游戏联合出品的故宫版《天天爱消除》。已年满600岁的故宫博物院,通过旅游和文创以及针对青少年的手机游戏,在让社会大众感受博物馆服务意识的同时,利用其打造的年轻态的文化意象,让观众在无形中接受到了历史知识的熏陶。
  3.2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能“喧宾夺主”
  数字化是博物馆发展的辅助工具,数字化交互设计通过帮助文物说话,进一步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的数字化技术利用虚拟技术提供的自由度和张力,使一件文物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穿梭,进行不同形態的多维度展示。我们可以充分合理地运用高新技术为我们带来的便捷,将博物馆及其展品更全方位、更具体地展现到公众的面前。然而,不能完全以数字化取代文物,只是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帮助观众更深度地去了解文物,不能忽略文物本体,文物本体才是灵魂,是真正牵动观众心结的物质载体。因此,要追求真实存在的文物资源,数字化技术是将文物信息完整、准确、真实传承和记录下去的不二法则。
  3.3 数字化技术应用要“因馆制宜”
  目前,数字化技术在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提高全民素质、刺激文旅消费中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带来了博物馆的参观高潮。然而,不同博物馆在数字技术应用中逐渐出现了同质化问题,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出于吸引观众的目的,痴迷于博物馆数字化的技术包装,忽略了博物馆和展品本身的特色。每座博物馆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因此一定要依托馆藏文物的特点,紧紧围绕其宗旨和任务,精心策划展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服务社会大众。
  参考文献
  [1]李文昌.发展中的中国数字化博物馆[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 2008(Z1):61-69.
  [2]张如嫣.数字化趋势下公众与博物馆的沟通—以陈列展览为例[J].常州文博论丛,2018(00):94-96.
  [3]严迪.数字时代博物馆展陈空间中交互设计的应用与发展探析[J].大众文艺,2020(8):117-118.
  [4]罗丹.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光照环境设计研究[J].博物馆研究,2019(1):37-43.
  [5]熊鹃.博物馆教育的建构转向与交互性展示研究[J].学习与思考,2019(5):77-80.
  [6]韩晓.浅谈新媒体对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作用—以首都博物馆为例[J].首都博物馆论丛,2018(00):127-132.
  [7]陈林烽.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艺术[J].东南文化,2016(4):106-111.
  [8]陈晓鑫.新时代博物馆展陈的交互性设计研究[J].中国地名,2020(4):41.
其他文献
1998年8月~2002年4月,我院应用黄芪、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28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报告如下.
探究式教学即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将探究式教学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满足了新课改对教
【摘 要】C2C电子商务模式由于虚拟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交易欺诈现象频发,其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论文通过构建具有一定分类精度的随机森林分类器模型,探索从C2C交易商家数据中发掘和识别出异常信息并分析评判的方法,帮助电子商务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决策,对C2C交易欺诈风险防范具有现实意义。  【Abstract】Due to the virtual nature and asymmetric in
教育一直是社会谈论的热点话题,研学是这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以实践的方式参与学习,成为教育部、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呼声。白鹤梁题刻具有重要水文科学、文
过敏性紫癜又称许兰-亨诺血管炎,无菌性血管炎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本病主要累及皮肤、关节、消化道、肾脏.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若以消化道症状首发,则临床上易误诊为其他疾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处方;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痛风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因此,我们在干部体检时特增加了此项检查.现就在中老年体检时测定的血尿酸含量,并结合血脂情况进行分析.
1 1 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是 A 丙酮酸羧化酶 B 磷酸果糖激酶 1 C 果糖二磷酸酶 D 磷酸已糖异构酶 E 磷酸果糖激酶 21 2 糖酶解过程中催化ATP生成的酶是 A 丙酮
期刊
【摘 要】岩体破碎前常产生微小破裂,有时还会发出响声和产生微震,因此可用集中动载荷监测预报冲击地压。微震监测技术配合地音监测技术,不仅在时间上对冲击危险起到了即时预测,而且在空间上对冲击危险起到了从局部预测到区域预测的分级预测效果。  【Abstract】Small breakage often occurs before rock breaking, sometimes it makes noi
广西彩调剧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音乐是在“花灯”、“采茶歌”等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并将广西山歌融入其中,还吸取了花鼓戏、采茶戏、花灯戏等戏种的融合特点,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