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7年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一百周年,在这百年之际,认真总结其胜利的原因,不仅有理论价值,更有时代意义。文章从正确的理论基础、坚强的领导组织、坚实的革命后盾、合适的时机选择以及软弱的革命对象五个方面浅谈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正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
  在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开始把目光投向世界的东方。他们认为“只要俄国一发生革命,整个欧洲的面貌就要改变”。当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时代的变化引起了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条件的重大变化,革命形势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到了处在帝国主义总链条薄弱环节的国家。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新的历史特点——更加突出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并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科学地分析了国际状况和本国实际,从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一国胜利论”是保证落后国家能够在帝国主义时代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也是俄国十月革命最终得以成功的基本保证。
  2.坚强的领导组织——布尔什维克党
  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处于社会最底层,是最坚定的革命力量,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考验,已经成为坚强的领导组织。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党是十月革命的坚强核心力量,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提供了组织保证。他们在工人、农民、士兵中做了大量工作,提高了他们的觉悟,成了革命的重要力量。列宁以其坚强的意志,带领布尔什维克党走出各种困境,排除各种干扰,使党转危为安、由弱转强,最终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3.坚实的革命后盾——大多数人民的支持
  二月革命虽然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但是,俄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没能得到解决:经济崩溃,政局混乱,战争持续,食品短缺。在当时,广大民众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停止战争,找回和平;战胜饥荒,保证面包供应;农民获得土地。然而临时政府却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因为它代表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对俄国的广大农民和无产阶级实行专政,置民众的要求于不顾。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和平、土地、面包、自由”的口号,很快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革命实践中,布尔什维克更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忠于人民、忠于革命,由此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无比信赖。革命期间,群众情绪普遍高涨,广大贫苦农民更是成为革命的同盟军,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4.合适的时机选择——1917年局势动荡不安
  1917年的俄国,局势动荡不安。俄历2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结束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之后,俄国又经历了4月、6月和7月三次政治危机,人民饱受苦难,冲突和危机始终笼罩着整个国家。七月危机后,俄国内右翼势力出没,克伦斯基任命科尔尼洛夫为俄军总司令,而8月科尔尼洛夫却针对克伦斯基政府发动军事政变。此后,政治舞台上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布尔什维克党占据优势,夺取政权的时机即将来临。10月中旬,临时政府陷于瘫痪,起义队伍开始集结,群情激昂。列宁认为,必须立即准备起义,“放过了时机,那就是犯了滔天的大罪”。从1917年2月到10月的8个月间,各种政党政派斗争不断,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历史赋予布尔什维克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大好时机和良好机遇。
  5.软弱的革命对象——俄国资产阶级
  在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后,俄国资产阶级也就显露出自身经济政治发展的极端不平衡:一方面,它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厂和银行;另一方面,许多地区和许多部门尚处在从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状态。正是由于俄国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同贵族地主等封建势力、沙皇政府以及国外资产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自身的软弱性。在十月革命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不堪一击,且孤立无援,必定会失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朱炳元.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光辉典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3):105.
其他文献
摘 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华夏祖先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如何让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福建省福州市直机关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尝试将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通过观察探究、游戏表演等方式表达对节气特征的认识,让幼儿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品读节气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国智慧。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幼儿园;课程  二十四节气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中国
一、開展“青年突击队”活动的意义  1.营造攻坚氛围的重要载体  纵观企业的各个发展阶段,面对特殊任务攻坚时,企业仍然需要“青年突击队”的组织方式,促进任务攻坚中良好舆论氛围的营造。  2.发挥青年特点的重要载体  “青年突击队”在开展中可以依托这一特点,在攻坚克难中激发青年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调动青年激情,发挥青年的聪明才智,给任务攻坚和科技创新注入热度和活力,实现青年自身成长和企业发展的相辅相成
2001~2003年,笔者对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运用中药治疗,观察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5例皆为本院外科肿瘤根治术后在我科行辅助化疗患者,化疗前有明确的病
历代对三焦形态部位的认识,可概括为七种说法:(1)有名无形说(<难经&#183;三十八难>、<千金方>等);(2)三焦即网膜说(陈无铎、唐容川等);(3)三焦相当于淋巴系统说(章太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