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措施对土壤中酞酸酯消减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来源 :土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c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酞酸酯是邻苯二甲酸的酯化衍生物,作为增塑剂或塑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活用品及塑料制品中,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面积最广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但近年来研究表明,酞酸酯是一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人和其他动物体内有着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影响生殖系统功能,并且具有“三致”效应.我国设施土壤中酞酸酯污染较为普遍,不仅对土壤生态系统存在潜在危害,并且能够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从而危及人体健康.因此,如何加速农田土壤中酞酸酯的消减已成为国家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水分调控、温度调控、施用外源添加物、耕作模式管理等方面综述了农艺措施调控酞酸酯消减的国内外研究,并从系统揭示农艺措施对土壤中酞酸酯消减的化学–微生物学调控机制、建立土壤中酞酸酯消减的农艺措施综合调控技术、充分考虑多种酞酸酯复合污染及其与中间代谢产物复合存在时农艺措施对土壤中酞酸酯消减的调控作用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艺措施强化污染土壤中酞酸酯的消减研究提供借鉴并拓展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维持适宜的土壤有效磷水平对保障蔬菜产量和水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前蔬菜种植体系磷肥投入的显著特征是高量、高频次,导致大量磷素累积在土壤中会增加磷素移动性从而引发高环境风险.一般认为菜地磷的环境阈值高于农田,但菜地的灌水和磷肥投入均远高于农田,因此磷流失程度仍高于农田.综合文献调研结果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菜地土壤Olsen-P的环境阈值存在较大差异,集中在P 60.0~80.0 mg/kg.菜地有效磷水平通常高于环境阈值,而农田有效磷水平普遍低于环境阈值,表明菜地磷损失风险更大.同时蔬菜磷的农学阈值
为挖掘参与大豆胁迫应答的调控基因,研究聚焦大豆转录因子WAX INDUCER1(WIN1/SHN1)家族成员的鉴定和功能分析,以拟南芥AtWIN1编码序列为索引,在大豆转录组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鉴定获得1条编码大豆GmWIN1-1转录因子的cD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qRT-PCR技术分析GmWIN1-1转录因子的序列特征及其在大豆各组织中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570 bp,编码189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21.2 ku,理论等电点为8.45,为亲水性蛋白.GmWIN
为了探究蓖麻节水高产、节本增效的生产实用技术,试验以矮秆蓖麻杂交种通蓖16号、通蓖18号为材料,采用浅埋滴灌深度为主区、品种为副区、种植密度为裂区的再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浅埋滴灌深度和种植密度对矮秆蓖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深度的浅埋滴灌种植方式间、品种间、种植密度间、品种与种植密度间的籽粒产量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滴灌管埋在土壤中的籽粒产量比裸露地表的高,埋深浅一点的籽粒产量比深埋的产量高,滴灌管埋深为3 cm的蓖麻籽粒产量最高.在浅埋滴灌管埋深为3 cm时、行距为75 cm下,通蓖16号、通蓖1
莱阳市五龙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省级畜禽保种单位,负责五龙鹅(又称豁眼鹅)的繁育推广和开发保护.公司孵化场采用机器孵化种蛋,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孵化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孵化效果.本人从技术原则及工艺流程、种蛋管理、孵化准备、入孵前处理、孵化、重视的问题等六个方面论述机器孵化五龙鹅种蛋的技术要点,提出经实践验证的适合五龙鹅种蛋特点的具体孵化条件指标,为小型鹅种蛋的机器孵化提供借鉴.
期刊
果树腐烂病复发率高、治愈难度大,是制约林果业发展的重要病害.为了寻找高效抑制果树腐烂病的方法,为开发防治果树腐烂病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潜在的资源,试验用无菌水溶解十大功劳叶、雷公藤、白芍药、苍耳子和冬青叶5种中草药浸提物配制成体积分数为2.0μL/mL的含药平板,同时以不含药PDA平板作为对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这5种中草药浸提物对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优选出最佳中草药配伍组合,并进行了中草药复合制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2.0μL/mL时,与对照相比,十大功劳叶
微藻能够合成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为作物提供丰富的矿物质营养,促进农作物代谢生长.试验以固氮蓝藻为原料制备微藻生物肥,设置纯水、纯水+培养基、纯水+微藻生物肥、河沙、河沙+培养基、河沙+微藻生物肥、土壤、土壤+培养基、土壤+微藻生物肥共9个处理,通过在纯化水、河沙和土壤的不同基质上进行种植,研究微藻生物肥对稻花香2号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化水、河沙和土壤基质上,施用微藻生物肥的处理总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12.4%、19.2%和23.3%,可见微藻能够促进稻苗叶绿素合成,且更适宜在水培
为探索细沟侵蚀的空间分异特性,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下的坡面细沟侵蚀过程,探讨细沟侵蚀强度及形态在坡面尺度的沿程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随着坡度和雨强增加,细沟侵蚀量不断增大;在特定处理下,细沟侵蚀强度沿坡长方向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规律;沟宽、沟深和细沟割裂度等细沟形态参数也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峰值出现在坡面中部.沟宽和沟深与细沟侵蚀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细沟侵蚀强度与形态之间的演变具有一致性;径流汇集导致坡面中部径流侵蚀动力增强,沟壁崩塌和下切侵蚀严重,沟宽和沟深扩大,而坡下位
单细胞光自养雨生红球藻富集虾青素(AST)和三酰甘油(TAG)的合成调控机制目前还未得到解析.以雨生红球藻-797株系为试验材料,克隆编码磷脂-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HpPDAT)的基因、鉴定酶蛋白理化特征和分析不同光质下的表达谱.结果显示,基于雨生红球藻转录组数据,鉴定获得一条编码HpPDAT的cDNA序列,全长3138 bp,编码978个氨基酸,蛋白的分子式为C4437H6997O1396N1289S38,分子质量为101.95 ku,理论等电点为6.15.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HpPDAT具有LCAT家
大白桩菇(Leucopaxillus giganteus)生长周期长、人工栽培难度较大.为更好地利用大白桩菇这一珍贵的野生菌资源,获得更高产量的菌丝体及活性物质,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大白桩菇液体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在碳源、氮源、碳氮比、pH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大白桩菇液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海藻糖和牛肉浸膏为最佳碳源和氮源;最佳碳氮比、pH值分别为10:1和5.葡萄糖、硫酸铵有利于菌丝体多酚物质的积累;蔗糖、蛋白胨有利于菌丝体黄酮、粗多糖的积累;pH值为5时有利于菌丝体多酚物质的积累,pH值
为了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对低钙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津优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椰糠盆栽,通过减少Hoagland营养液中钙的用量来模拟低钙胁迫,测定了黄瓜幼苗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光合色素含量,研究了不同处理下黄瓜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低钙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显著减少,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叶片受到伤害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细胞膜受到损伤相对电解质渗透率显著升高,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引起光合作用的降低,Pn、Tr、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