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铎当了一天皇帝 引得郑和来长乐设船厂

来源 :福建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me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州历史上不少名人都有过跟番薯打交道的故事。最奇葩的要数马铎,他曾经让永乐皇帝吃番薯(民间故事是这么说的)。
  小时候经常听到一句俗语说:“你这马铎一日君。”意思是做事没长性子,做一回就不做了;或者是形容人家偶然撞大运,不会有长久的福气。要问典故,只知道是福州曾经有个叫马铎的当过一天皇帝。
  这当然太不靠谱了。后来看到一本蛮有分量的书《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其中居然有几则马铎的故事,也有几则马乐的故事。“铎”和“乐”这两个字福州方言发音差不多,说的都是明朝永乐年间—个状元的故事。
  其中一则说,皇帝见马铎吃东西很香,这东西皇帝没见过,就也御口亲开吃一回,结果难吃得永乐帝舌头发麻。马铎解释说,这东西叫薯榔,很好吃的。番薯在福建沿海和台湾也称薯榔。明朝时期刚从海外引进,有的品种吃起来确实有点麻。这民间故事很有史料价值,记述了当年番薯刚引进时大家口感反应不一样的情况。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也收录了马铎当皇帝的故事,跟以前民间传说的大体是一回事:
  有一年,祭拜天地社稷的前一天,永乐帝生病了,感冒或肚子痛之类,觉得起不来了,就悄悄叫来心腹臣子马铎,让他第二天扮成皇帝去天坛地坛祭拜。第二天,马铎就打扮一番……后来,被其他大臣发现……各种故事,反正马铎只当了一天皇帝。当年说故事的,言之凿凿,还指称马铎的状元牌坊就在福州东街口附近。
  这些故事,一听就知道是哪个民间文人酒喝多了或者药吃错了,才能编出来的。状元坊各市各地都有,东街口那个状元坊可能要算福州最早的一座状元坊,是北宋嘉祜八年立的,经历了很长时间。马铎确有其人,确也中过状元,据说状元坊是在长乐。一些书上还记载,长乐民间早先传唱一首民谣说“十洋成市状元来”,到明朝马铎中了状元,应了这民间歌谣之谶言。
  后来,郑和听说了这事,觉得是个好兆头,就在长乐设船厂,造大船下西洋。这是史书上记载的,不是民间文人喝酒或吃药后的创作。
  (摘自《海峡都市报》)
其他文献
读初中时,我和林蔓都是县一中的住校生。学校里铺位紧缺,一张窄小的床安排两个学生合住,费用仅收一半,这对来自农村的我们,自然是划算而合理的。  我和林蔓同班同寝室同床,关系好得胜过了亲姐妹。我们长相相似,穿相同的校服,同样爱笑,往往让人有种错觉,以为我们是姐妹花。我们笑着,异口同声说:“是呀,要不哪能形影不离呢?”  我们真的是形影不离,每天进进出出都是一块儿,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一起锻炼,一起睡觉
30年前那个寒冷冬天的午后,彤云密布,北风凛冽。我和同村的山子、二柱,背著书包,背着锅巴、馒头等干粮,迎着寒风,向十里之外的学校艰难地进发。  那一年,我们三个都在镇上的中学读初三。因为家离学校太远,上学途中要翻山过河,眼看学校要进行第一轮预选考试,预选考试通不过,就不能参加中考,时间紧迫,学习任务繁重,所以班主任黄老师让我们几个路远的学生住校。说是住校,其实是住在教室里。那天是星期天,但我们必须
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海岸线,你的足迹随时会被涌上岸的海浪抹去。但你不会忘记,你看过的这片海的模样,那吹过耳边的风,记下了你的足迹。  初遇你时,我不过无知稚子,而你却正值青春,如同路边对着春天开放的浅黄色小花,浓密的黑发中插着一支闪闪发光的花。  你弯下身把它插到我头上,你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你说:“人生苦短,要做的事情比我们所拥有的时间还要多,可真正完成的少之
主持人简介: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首批科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佛山市中小学科学、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冯斌科学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底,设立于佛山市禅城区东鄱小学,是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首批科学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主要是本街道公办、民办学校科学教师以及本校其他学科教师。  工作室目标是帮助工作室成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工作室成员在科技比赛中的辅导水平;打造“操
我和她的生活画面    从北京回来,父亲辞掉了工厂的工作,在朋友的介绍下,去上海一间机械厂做钳工。听说,父亲是那间机械厂的骨干钳工,工资比在家中时翻了三倍。  母亲带着我在幼儿园旁边租了一间小屋子,我再也不能和伙伴们一起跳皮筋、一起玩过家家了。她买回了大堆的注音童话书,我只能自己按拼音读故事,她则在巷子口支起一个小小的包子摊。  她经常给北京的主治大夫打二元钱一分钟的长途,一惊一乍,一点琐事就会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