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乙胺盐酸盐危废的资源化利用初探

来源 :山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r9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乙胺作为有机缚酸剂应用时,会产生相应的三乙胺盐酸盐危废,本文采用碱中和、分液的方法,从哌拉西林酸副产三乙胺盐酸盐危废中回收三乙胺,经蒸馏提纯后,重新应用于哌拉西林酸合成,实现该危废的资源化利用。详细考察了碱的种类、pH值、反应温度和溶剂量等条件对三乙胺回收率的影响,在用氢氧化钙作为碱、pH值=12、温度30℃和溶剂量1 mL/g的条件下,三乙胺的回收率可达到90.4%,纯度可达到97%。该方法对此类危废的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水是万物之源,淡水资源匮乏和污染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也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苦咸水/海水淡化、纯水提炼和污水处理工程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由于反渗透技术具备低能耗、高效率等优点,反渗透膜已在水处理工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简单介绍了反渗透膜的发展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反渗透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范围和污染问题,期望给相关学者带来借鉴价值。
本文针对某生活污水处理站出水总氮(TN)严重超标,碳源不足导致反硝化不彻底的问题,探究了以高碳氮比(COD/TN,C/N)废水作为补充碳源的可行性。结果显示,高碳氮比废水作为补充碳源,当C/N=9,系统运行7 d时,COD、TN去除效果基本稳定,出水COD、TN浓度分别为16.10 mg/L和13.20 mg/L,COD、TN去除率分别达到97.9%、85.7%。此条件下AAO-MBR工艺连续运行3个月,结果显示,出水指标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中B标准,即
采用“微电解/Fenton+EGSB+A/O”联合工艺处理合成香料废水,实现其稳定达标排放。实验表明:yi微电解催化剂最优投加量为1.5‰,Fenton双氧水最优投加量为2%,反应2 h条件下,此时微电解/Fenton对COD的去除率达67%。EGSB厌氧最优水力停留时间2 d,回流比300%,去除率稳定在60.9%,生化效果得到改善。A最优水力停留时间1.5 d,好氧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1 d,经过A/O反应器处理,COD去除效果稳定在64.01%。
通过借鉴国家有关规范及其他省市地方标准,调研分析湖南省日用玻璃生产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能耗情况,湖南省地方标准《日用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规定了日用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该标准的实施填补了湖南省日用玻璃能耗限额标准空白,约束与指导日用玻璃制品生产企业对综合能耗的控制与管理,推进节能降耗和绿色制造。本文为对该标准制订的分析和总结。
本文以湖南龙山县为研究区域,利用2010—2018年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动态度等方法,分析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再结合相关驱动因子分析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以期为龙山县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