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设计中培养软件人才工程素质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如何缩短学校教育和社会需要的差距,培养满足软件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在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综合素质。并给出了在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综合素质的方案,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课程设计 工程素质 “3+1”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a)-0033-02
  软件行业是典型的高科技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作为软件工程人才,应能承受较大的竞争力和工作压力;软件行业是一个剧烈变化的行业,工作地点、工作项目、开发环境和开发技术等会经常发生变化,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人才,必须对这些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编写程序的时候,面对大量代码、复杂的数据会觉得比较枯燥和辛苦,在软件开发的连续工作中,软件开发人员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现在的学生逐渐以90后的学生为主,其成长环境比较优越,学校的学习环境也比较宽松,学生在毕业前未能具备软件行业所要求的上述基本工程素质。现今,开始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学生到软件公司实习一段时间后,对软件行业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拒绝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合同后几个月就毁约、跳槽,甚至跳离软件行业。这种现象在软件外包公司较为严重。如何解决这些相关矛盾已成为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对于“如何缩短学校教育和社会需要的差距,培养满足软件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问题的研究,大多数的高校所采用的做法为:加大实践课时量;采用“3+1”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去软件公司实践锻炼一年;学生毕业后,经过培训机构的项目实训,然后再去软件公司工作。“在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综合素质,缩短学校教育和社会需要的差距”这种做法,目前,在国内高校中较罕见。
  目前,我院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具有时间集中、周期长等特点。如何在完成课程设计大纲所要求任务的基础上,在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综合素质,缩短学校教育和社会需要的差距,填平鸿沟,正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1 在课程设计中培养工程素质方式的探讨
  课程设计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学完课程后,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设计实践,一般由教师出题、指导,学生进行设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升华,让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感到困惑的问题,难以深入理解的问题茅塞顿开;让学生明白他们所学的知识相互之间有何关联,可以用来做什么,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实际项目开发能力,与当前公司所需的主流技术“零”距离接轨。完成培养高层次软件人才的目标。
  本人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始终贯彻“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立足软件企业需求,密切关注软件企业主流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加强学习,形成了丰厚的教学底蕴。本人认为利用课程设计来提升学生的软件工程素养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如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编码能力。编码能力直接决定了项目开发的效率。
  (2)如何培养学生自觉的代码规范意识。规范的代码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减少bug处理、降低维护成本以及有助于代码审查。
  (3)如何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日语(或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编写程序开发文档和开发工具帮助文件离不开日语(或英文)。作为软件工程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语言基础对于提升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极有帮助。
  (4)如何培养学生项目开发过程中自觉运用软件工程概念的意识。从项目需求分析开始到安装调试完毕,软件工程人才都必须能清楚地理解和把握这些过程,并能胜任各种环节的具体工作。
  (5)如何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软件开发是团队协作的产物,项目相关人员之间要进行大量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完成一个项目的开发工作,软件工程人才只有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才能达到“1+1>2”的超值效果。
  (6)如何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软件人才只有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在软件开发的连续工作中处理好大量的代码和复杂的数据;由于软件行业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存在,且软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才能获得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2 我们的经验和初步实践
  我校的办学定位是“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面向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中层工程技术人才或者是高层工程技术人才。目前院里的办学方向是培养中高级外包人才。随着软件构架设计、平台研究和实机测试等高端外包业务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公司以后对员工技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为培养满足市场需求,专业课教师应紧密关注当前软件企业主流技术的发展动态,对于在实际项目中经常用到的知识,要着重讲解、练习,直接与公司所需技术接轨。授课教师在讲授理论课和辅导实验课时应主动培养学生的代码规范意识和断点调试跟踪能力。教师在讲解程序例程时,应先看看自己的代码是否有注释、是否符合一般的代码规范等,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代码规范意识;断点调试跟踪能力是程序员的基本能力之一,是读懂代码及解决编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最有利的武器,编程思想可能不同,编程工具也可能不同,但断点调试跟踪方法在任何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却是相通的,也是程序测试的基础。
  作为学院课程设计的主讲教师,为了适应系里的发展要求,于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被派至济南凌佳科技有限公司学习进修,在这近半年的时间里,对软件企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围绕着如何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软件工程综合素质,我们采取了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在学生专业日语(英语)能力培养方面:在公司的这段时间,深深的体会到软件高端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借鉴软件公司管理模式,课程设计上午第一节课前15~20分钟开晨会,学生轮流用日语发表演讲或模拟情景剧;每天课程设计的最后15分钟~20分钟每位学生提交一份日报(日语或英语书写),汇报当天的作业进度及遇到的难点。课程设计的开发环境均使用外文操作系统及开发工具,模拟公司的开发环境,课程设计摘要用日语(或英语)书写。   (2)在学生的编码能力和代码规范意识培养方面:对于大一的学生多进行细节辅导,让其理解程序跟踪调试技术及代码规范的重要性,帮其掌握程序跟踪调试的各种技术和代码编写的一般规范;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着重培养其程序设计过程中代码优化及算法优化的能力。
  (3)在培养学生的自觉运用软件工程概念的意识方面:对于大三上学期的课程设计,引进与我系合作办学的软件外包公司的项目开发流程及文档编写要求,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际的软件开发流程开发程序,理解和掌握软件开发的各个生命周期(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及综合测试)中的概念、方法、技术及文档的规范编写。
  (4)在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方面:对于大三下学期的课程设计,把最新的一些流行软件或公司最近开发完的项目转化为课程设计题目,采用软件公司项目管理模式,把学生分组,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一个大的课程设计任务。
  (5)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方面:在课程设计题目选择上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题目难易度分布适中,题目数量有保障,鼓励学生自选题目。对大二以上的学生进行启发性辅导,提升其自学能力及创新能力,并使其掌握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主流技术及编程技巧;代课程设计教师对学生进行全天候辅导,从课程设计质量、考勤、机房卫生、学生纪律及行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修养及强烈的责任感;适当加大课程设计的工作量,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三年课程设计总的有效代码量每人不少于12000行。
  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作为山东省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我院是山东省高校中最早进行对日软件人才培养的单位,到目前为止,我院累计培养对日软件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一千六百人。齐鲁软件园对日软件企业员工中,我院的毕业生占到30%,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GONZALEZ-MORALES D,DE ANTONIOLMM,GAR-CIA JLR.Teaching “soft” Skill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C].Proc of 2011 IEEE Glob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nference (EDUCON) -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Ecosystem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1:630-637.
  [2] 王云峰.服务外包中企业合作与激励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Centre Europe’en pour le De’veloppement de la Formation Professionnelle (CEDEFOP)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 Coming together: Establishing and developing national lifelong guidance policy forums[M]. 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8.
  [4] Sultana.G.From policy to practice: A systemic Change to lifelong guidance in Europe[M].Thessalonica: CEDEFOP, 2008.
  [5] 刘正良.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徐州市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出生儿童HBsAg携带状况,探讨母婴传播的作用,为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3061名1992~2004年出
体育,应该被上升到一个健康理念的高度,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动作训练和体育的竞技。目前,我国大多数中专的体育教学课程呈现课程结构单一,教育观念落后,教学缺乏创新性等亟待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有关电气自动化技术得以全面革新,尤其是在PC端上的突破成就着实难以清晰计数。因此,笔者主要结合多重角度,进行现阶段我国以PC端为基础的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责任当然重大。“科学、务实、厚德、创新”,学院所有工作将围绕四个点进行,作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也不例外,那么作为职业院校的公共课的青年教师如何把公共基础课上好,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为专业课铺路前行,在了解学生特点之后,这个问题我认为需要教师创新与实践,寻找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方法,并且在摸索中前进。  1
【正】【美国】遗传学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机制;细胞研究让多种细胞互换"身份";再生医学造出多种器官组织。在遗传学研究领域,杜克大学模仿人体细胞内复杂的基因调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