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兰科植物重点保护与优先监测策略

来源 :热带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greess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摸清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的兰科植物种质资源概况,制定合理的保育策略,笔者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的野生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全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兰科植物保护紧迫性综合评价体系,分析致濒危原因,并筛选出重点保护物种。结果表明:在调查到的81属230种兰科植物中,需优先监测保护的物种共98种,筛选出排名前10物种共12种(其中3种并列第10);狭域物种共14种,占已调查种数的6.09%;极危种7种、濒危种26种、易危种48种,合计占已调查种数的35.22%;受威胁兰科植物148种,占已调查种数的64.35%;共筛选出17个兰科植物热点分布区。研究区域内的兰科物种多样性较早年研究数量增多,生境破坏对兰科植物影响最大。本研究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野生兰科植物建立了优先保护监测区域,利用较少的资源保护更多的物种,对制定合理、科学和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了本底资料和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硅凝胶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单链通过乙烯基键桥相互交联及长链之间的相互缠绕而构成的网状结构化合物.硅凝胶干燥后在瘢痕表面形成的保护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散热作用,极大降低了瘢痕因闷湿引发感染的风险.文章阐述了硅凝胶及硅凝胶联合疗法治疗瘢痕的临床案例,总结了目前硅凝胶防治瘢痕的机制,并对将来硅凝胶治疗瘢痕的应用方向提出了展望.
为克服经典测量理论存在的测量依赖性和样本依赖性,本研究将Rasch模型应用于小学六年级学生科学素养评测的质量分析中,从整体质量检验、单维性检验、怀特图、单题质量分析、气泡图等方面介绍了Rasch模型在质量分析中的应用。同时指出该评测设计的题目信效度高、区分度合理,绝大多数题目达到了测量预期。Rasch模型在评测设计中的应用,为评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测量质量数据的参考。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衰弱现状,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制订社区老年人衰弱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3—6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老年人衰弱评估量表、查尔森共病指数问卷,对长沙市望城区6个社区的232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232名老年人中衰弱的有70人,衰弱发生率为30.2%。共病的有106人,其中衰弱的有45人,共病老年人衰弱发生率为4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子
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民歌传承发展工作成效不容乐观,缺少民族文化认同的民歌演绎,渐渐成了市场过度产业化发展的商品,为提升对中国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力度,需要从民族文化认同角度出发,切实加强对民歌的保护,实现新时代民歌艺术的传承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民歌文化特征,研究民族文化认同视角下中国民歌传承发展的意义,总结当前民歌传承发展中的问题,最后从更新民歌形式、加强民歌传承发展的全局规划指导、构建复合化
报道了中国兰科盆距兰属一新记录种:刚毛盆距兰(Gastrochilus setosus Aver.&Vuong),并提供彩色照片及详细特征描述。该种形态上与红松盆距兰(G.raraensis Fukuuama)近似,但前者植株小,唇瓣具短刚毛,距为圆筒状等特征极易与红松盆距兰区分开。该种原仅分布于越南,现首次在中国西藏发现其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农牧学院标本馆。
网络教育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是检验成人考生英语水平的过关性测试,对该测评工具进行质量分析将为提高学位英语考试的试题质量提供量化依据。以北京地区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试题为例,运用Rasch模型进行分析,从单维性检验、项目拟合度分析、气泡图等方面评估试题质量。结果表明:试题总体上能够反映学生真实英语水平,难度编排偏向简单,试题拟合情况较好,能够获得预期的过关性测验效果。学位英语考试不应
报道了重庆市兰科新记录种——药山虾脊兰(Calanthe yaoshanensis Z.-X.Ren&H.Wang),对其进行详细的形态描述,并提供照片。药山虾脊兰主要特征为:合蕊柱光滑无毛,中裂片椭圆形,中央具3枚三角形褶片。
党内法规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实现“中国之治”的百年征程相伴相随,并不断发挥国家法律无法取代或容纳的治理伟力,超越域外法治思辨的制度想象。如何定位党内法规,更应是呈现而非定论的过程,故而在观念上无需追求以既有理论直接实现充分解释,在方法上则要开拓理路、多向为功。结合党内法规学理论体系可以作出四重定位,其逻辑理路在于:以属性定位结合本体论,先行纵览党内法规如何存在及其表征;以功
为了研究附生兰的物种组成、分布及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的鹦哥岭地区的附生兰进行了调查,采用CCA探索了环境因子对物种组成的影响,计算了各环境因子对物种组成的总效应和净效应,并分析了附生兰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在不同环境梯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所选9个环境因子共解释了物种组成变异的7.8%,其净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植被类型、树皮类型、年平均气温、每月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平均值
该文报道了西藏的2个野生兰科植物,分别为绿春阔蕊兰(Peristylus biermannianus(King et Pantl.) X. H. Jin, Schuit.&W. T. Jin)和先骕兰(Hsenhsua chrysea(W.W.Sm.) X.H.Jin, Schuit., W.T.Jin&L.Q.Huang),绿春阔蕊兰首次在西藏定结县被发现,海拔2 450 m,生于林下草丛,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