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政权危机与其“欧洲梦”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3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克兰的反政府骚乱抗议持续了两个多月,并造成双方超过82人死亡和1000余人受伤。然而就在总统亚努科维奇和主要反对党代表在2月21号签署了解决危机协议未超过24小时,形势却急转直下。议会突然倒向反对党,罢免了亚努科维奇,并释放了反对党领袖季莫申科。亚努科维奇匆忙出逃,亲西方政党完全控制了国家局势。
  忽视民意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首先,欧洲一体化政策在乌克兰社会有着广泛的支持。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社会实行了西方宪政民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放松了国家对于公民在政治领域的控制,西方民主制度中对公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影响通过选举、大众媒体不断影响到乌克兰人。伴随着西方政治制度建立的是西方文化在原苏联地区的广泛传播。西方电视电影、摇滚音乐和文化交流让乌克兰人认识了不同的世界,更增强了对美国欧盟社会的憧憬。
  由于乌克兰国内经济不景气,许多年轻人选择了出国打工。在苏联解体的最初十年,乌克兰劳工主要选择去俄罗斯就业,每年在俄罗斯的短期劳工数量在150万人。进入21世纪后,随着欧盟东扩和签证制度便利化,大量的乌克兰劳动力开始涌向欧盟国家。根据欧盟劳工组织数据显示,现在欧盟的乌克兰劳工数量已经超过了120万。选择去华沙和柏林学习就业已经成为乌克兰大学生就业的潮流。人员交流的增多增强了乌克兰人对欧盟民主制度的吸引。与当权的政治家和垄断国家经济的寡头不同,处于中下层的乌克兰人更在意欧洲一体化给他们带来的自由权利。目前乌克兰社会的欧洲认同已逐渐超越地域、民族和文化的界限,不仅有传统亲欧的西部居民,还包括大量的新生代乌克兰人。这批在乌克兰独立以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选民,他们一方面在价值观上强烈西化,对欧洲一体化有着强烈的经济预期。另一方面,他们在国内政治生活中处于边缘地位,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需求。
  其次,民族主义者是抗议民众中的急先锋。独立的乌克兰人纠结于俄罗斯在一些历史问题上的态度。独立后的乌克兰教育体系迅速“去俄罗斯化”。在一些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注重突出乌克兰本国传授,特别是在颜色革命之后,乌克兰历史教科书对20世纪的几个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修订。在乌克兰独立后的中学新历史课本上,大量详细介绍了20世纪共产党政权的政治迫害和镇压、乌克兰民族起义军,以及持不同政见运动反抗共产党统治和乌克兰大饥荒的情况。乌克兰教育部门说,通过使用新的历史教学计划,乌克兰的孩子们能够详细了解苏联政权针对乌克兰人进行的民族灭绝犯罪行为,以及乌克兰民族解放运动反抗共产党极权制度的历史。语言和历史教育对于新乌克兰社会的政治人格塑造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亚努科维奇总统暂停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俄罗斯因素。俄罗斯为了阻止乌克兰与欧盟签署经济一体化协议,不得不向乌克兰提供巨额贷款和天然气降价等经济措施。虽然这些经济援助对于濒临崩溃的乌克兰经济是雪中送炭,但对于乌克兰社会亲欧洲的民众来说无疑是一种“强加的恩惠”。俄罗斯的经济帮助非但没有赢得民众的感激,反倒使民族主义情绪被激发出来。不满的民族主义者在亲欧洲政党的鼓动下走上街头,最终改变了国家政权。
  第三,这是一场乌克兰政权的信任危机。在代议制框架下,选民一般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代为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但这种制度也存在着一个缺陷,即一旦选举结束后,政府行为就有可能不受选民控制。当政府行为严重违背选民意愿,选民无法临时终止授权,这时就有可能爆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由于乌克兰的经济实力有限,并且对俄罗斯存在着严重的能源依赖,历届政府在处理与俄罗斯经济关系时都缺乏有效的博弈砝码。2008年,乌克兰季莫申科政府曾与俄罗斯达成天然气销售长期合约,该合同的价格计算公式是绑定石油价格。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天然气现货价格大幅下跌,而石油价格坚挺。对价格的错误估计导致乌克兰近年来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价格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亚努科维奇总统曾试图与俄罗斯协商降价,但是都遭到了俄罗斯拒绝。俄罗斯坚持把加入关税联盟作为降价条件,遭到乌克兰的拒绝。于是,亚努科维奇把欧洲一体化作为与俄罗斯博弈的砝码,借此迫使俄罗斯同意降价。
  在与欧盟联系国地位协议签署前夕,乌克兰社会的“欧洲梦”也快达到沸腾的临界点。民众对于与欧盟协议基本内容缺乏足够的了解,只是简单地把协议等同于欧洲生活。亚努科维奇总统政策的突然转向,可能考虑更多的是深处危机之中的乌克兰经济,而忽略了亲欧民众的感受。如同把熟睡的孩子扔到冰窟一般,巨大的情绪落差导致民众情绪失控。他们等不及下次投票,而是选择通过抗议示威,甚至是暴力手段来表达不满。
  大国竞争助长冲突升级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乌克兰的国内政治分歧一定会引发周边大国的介入,他们通过扶植代言人的手段来实现自身地缘安全利益最大化,企图把乌克兰纳入自己的国际政治体系。苏联解体后,西方与俄罗斯并没有摆脱地缘政治的魔咒,西方社会不仅继续在意识形态上敌视俄罗斯,还通过北约东扩和东方伙伴关系计划来挤压俄罗斯的地缘安全空间。由于乌克兰正处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地缘政治夹缝地带,因此不幸地沦为大国博弈游戏中的“玩偶”。
  首先,俄罗斯过度依赖政府外交遭致乌克兰社会的极度反弹。俄罗斯在乌克兰与欧盟签约的前夕,过度依靠政府外交虽然逆转了地缘政治局势,但是遭致乌克兰社会反俄情绪的大爆发。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国家控制信息的难度加大,从而导致民众参与外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为传统外交形式带来很大的冲击力,并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外交的规则和方式。在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单靠政府外交已不足以保障国家利益,公众外交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外交样式,需要更加重视对本国民众和他国民众的影响。
  其次,欧盟和美国的一边倒政策助长了反政府示威活动失控。欧盟和美国从自身地缘政治利益出发,公开支持反政府示威活动,单方面向总统和军队施压,要求不得使用强制手段制止暴力活动。欧美的一边倒政策不仅鼓励反对党不断提高政治要价,还导致极端主义者使用暴力活动更加肆无忌惮,最终引发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事件。   乌克兰政治危机的影响
  随着乌克兰政权的更迭,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政治危机已经进入尾声,但暴力冲突造成的社会危害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新政权将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要避免出现亲俄的东部地区分裂。亲西方政党通过街头政治手段推翻民选总统,此举将直接削弱新政权的合法性,并直接影响到亲俄的东部地区居民对统一国家的信心,避免分裂将是新政权首先面临的最大考验。虽然欧洲一体化获得乌克兰社会的多数支持,仍然不排除在俄罗斯族占多数的东部地区,如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哈尔科夫州存在闹独立的可能。俄罗斯的态度将是短期内影响乌克兰国家稳定和领土完整的首要因素。此次政权更迭打乱了俄罗斯拉拢乌克兰的计划,也将冲击普京精心打造的欧亚联盟构想。如何让俄罗斯理性地接受在乌克兰遭遇的地缘政治挫折,不仅考验新政权的能力,更考验美国和欧盟的外交智慧。
  其次,如何应对已经破产的国家经济。促使亚努科维奇在2013年末暂停签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乌克兰经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全球经济危机让依赖原材料出口的乌克兰经济难以为继,财政危机和债务危机叠加让乌克兰难以承受签署欧洲自贸区的外部冲突和俄罗斯的制裁。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政治骚乱后,乌克兰经济已经几乎破产。自独立以来的乌克兰经济转型较为波折,在经历了20余年之后,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没有恢复到1990年水平。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乌克兰经济更是陷入困境,乌克兰2013年预算赤字已经逼近国内生产总值的5%、经常账户赤字则逼近国内生产总值的8%之际,乌克兰亟需更多实质性的外援。新政府的欧洲一体化取向将很难继续获得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供给,与欧盟自贸区协议也必将导致俄罗斯的贸易制裁。在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危机之中的背景下,欧盟和美国是否拿出巨额贷款还有待观察,乌克兰经济在短期内都将困难重重。
  第三,亲西方政党阵营内部关系亟待理顺。长期以来,乌克兰的亲西方政党就存在着各自为战、群龙无首的状态。政党之间缺乏合作和妥协的政治文化有可能导致未来的新政权不稳定。2004年的颜色革命之后,亲西方的总统尤先科和总理季莫申科在执政不久就爆发了严重的冲突,被迫提前举行议会选举,政府在短短三年间出现过四次改组。这次在乌克兰政治危机中获胜的亲西方政党同样存在着这种不合作和不妥协传统。参与示威的不仅有季莫申科领导的祖国党,同时还有新生代政党——打击党和极端民族主义的自由党,如何分享胜利成果对季莫申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此外,如何安抚极端政治组织也是新政权面临的棘手问题。诸如“右翼军”、“百人团”和“乌克兰反抗军”这些极端民族主义和新纳粹主义军事组织实际上是不受反对党领导人控制的。如何处置这些组织也是个不小的难题。
  小 结
  造成今天乌克兰政治动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总统亚努科维奇在政策运用上的失误,忽视了民众在国家重大战略上的意见。其次,也不能否认民众在国家发展和民主政治上的不成熟。最后,西方大国在处理乌克兰危机时也难辞其咎。他们过多地考虑的是地缘政治利益,而忽略了极端主义组织对民主政治发展的长期危害。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娟娟)
其他文献
横县茉莉花种植有资料记载的历史已有400多年.据不完全统计,横县目前种植茉莉花的农户有8万多户,花农33万人,茉莉花种植面积7.5万亩,年产鲜花6万多吨,茉莉花销售年收入近3亿
期刊
文章强调了对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重在实践。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文章列举了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所出现的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数学教育逐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因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而科学素质的培养就是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同时要用
当今时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制度在互相较量、互相斗争中存在和发展。斗争的结局,必然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这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
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海军政治部创作室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2012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大背景下,全球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出现了新的进展。继美国在2011年高调推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并诱导日本加入TPP谈判后,日本与欧盟启动了自贸区谈判,中日韩、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1])谈判也宣布启动。而美欧自贸区谈判在停滞十年后旧事重提,重新启动谈判,不仅对美欧双方的经济,而且对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全
一、齐聚博鳌共襄盛举,迈向命运共同体3月26—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在中国海南省博鳌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 '联系'起点说; '矛盾'起点说: '个别和一般'说。笔者认为此三说均有其内在的根本缺陷;从
自从应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心力衰竭以来,其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有些难治性心衰,虽经一般疗法,如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等治疗效果仍不令人满意。自1993年以来,我科对心衰患者采
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懂技能的劳动者,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议:加强宣传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保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