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的秘密墓室

来源 :红领巾(3-6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iq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罗河西岸的荒凉山谷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大将军”木乃伊究竟是谁?请跟随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法老的“居所”
  从吉萨金字塔沿尼罗河南行1000多公里,在埃及古都底比斯城的对面,一座金字塔形山的下面,有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凉山谷,这就是著名的国王谷——埃及法老们为自己死后选择的栖息之所。
  法老们修建金字塔作为自己的坟墓,这个习惯在古埃及持续了大约1000年。但是,到公元前16世纪,法老们不再建金字塔了,转而开始在国王谷开凿自己的陵墓。
  在之后大约500年的时间里,一共有三个王朝将他们的法老葬在国王谷中,这就是第18、19和20王朝,它们一起构成了新王国时期,时间从公元前155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1069年。
  经过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规模发掘后,迄今已有超过62座王陵和许多王室成员的墓室在国王谷被发现。2006年,又有一座新的墓室被美国考古学家“意外”发
  现。
  法老们为什么会把他们的墓室选在这样一个荒凉之地呢?主要原因是法老们的随葬品吸引了盗墓者,以至于在一些王陵附近出现了盗墓专业村。为了对付猖狂的盗墓者,新王国的统治者就开始在尼罗河西岸的这个隐秘的山谷中修建自己的陵墓。
  
  藏匿的木乃伊
  19世纪70年代,在国王谷又有了惊人的发现,那就是一座集中埋葬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国王木乃伊以及其他几十具王室成员木乃伊的“法老集成墓”。
  1871年,一个名叫阿卜杜·拉苏尔的盗墓家族在国王谷发现了一座藏有大量木乃伊和随葬品的秘密墓室。此后,整个家族就一直靠零敲碎打地出卖这些文物为生,他们将这个秘密保持达10年之久。直到1881年,当局才发现了这座王陵。
  一到现场,就连专家也惊得目瞪口呆。墓穴中摆满棺椁,上面刻着一些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最显赫的法老名字,包括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和图特摩斯三世等。在这些棺椁中,一共长眠着9位古埃及法老的遗体——木乃伊。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法老木乃伊聚集在一座没有标识、不加修饰,从外表看很不显眼的陵墓中呢?这是因为在新王国初期,当国王谷的一座座王陵纷纷遭到盗墓贼的劫掠后,埃及统治者不得不做出决定:不再把法老木乃伊单独放置在其原先所在的墓室中,而是将众多的法老木乃伊集中起来,移往其他几个隐匿处集中安葬。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不引起盗墓者的注意,同时也便于管理这些木乃伊。
  
  一桩历史疑案
  在新王国时期,埃及一共经历了三个王朝,其间出现了30多位法老。不过,其中大约有12具法老木乃伊迄今仍未找到,而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拉美西斯一世的木乃伊。
  19世纪,当拉美西斯一世的墓穴被人发现并打开时,人们没有找到他的木乃伊。拉美西斯一世的木乃伊不翼而飞,成为一桩悬而未决的历史疑案。
  大约在1860年前后,加拿大的詹姆斯·道格拉斯博士为尼亚加拉瀑布博物馆代购了许多木乃伊,其中保存最完好、最精美的木乃伊被称为“奥西普夫勒菲儒大将军”,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1966年,一位名叫梅因哈德·霍夫曼的德国工程师参观了尼亚加拉瀑布博物馆。在此后的十年时间,他花费了大量时间来研究“大将军”。他推断,“大将军”应该是一位法老。
  1998年,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卡洛斯博物馆买下了包括“大将军”在内的全套木乃伊。研究人员运用DNA测试、碳-14测年法、CT扫描等科技手段,并结合考古发现的新线索,最终证明“大将军”就是拉美西斯一世。
  2003年10月,“大将军”木乃伊回到埃及,受到埃及人民的热烈欢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CHB-LF)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CHB-LF患者为CHB-LF组,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CHB组,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CHI3L1水平。比较各组血清CHI3L1水平;比较不同分期CHB-LF患者血清CHI3L1水平;分析血清CHI3L1诊断CHB-LF的效能。结果CHB-LF组血清CHI3L1水平明显高于CHB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4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该院DLBCL患者71例作为DLBCL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比较不同DLBCL分期、化疗前后和不同化疗效果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DLBCL分期、化疗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变化情况及与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经病理活检或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的患者509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217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209例及CSCC组83例。同时选取未发生宫颈病变的健康育龄女性272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4组的阴道微生态各项指标[包括加德纳菌、滴虫、孢子、乳酸杆菌、pH值、白细胞酯酶(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以及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在病因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初诊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07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检查结果。结果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病因为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分别为37.2%、26.1%和14.1%。肝脏疾病组脾大、出血发生率高于血液系统疾病组和感染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系统疾病组皮肤瘀斑发生率高于感染性疾病组、肝脏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防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及骨髓抑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取持续6周的放疗,研究组在放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放疗期间放射性肺损伤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期与晚